刘 燕
摘要:随着零售业态之间竞争的加剧以及金华市城市建设与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传统的社区食杂店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金华市区的传统食杂店亟待转型升级。现代连锁便利店更能够满足城市与消费者的需要。
关键词:食杂店;便利店;连锁
中图分类号:F71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090-02
1金华市区市场概况
(1)金华总体人口经济状况。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454.1307万人。比上年增加24355人。其中市区人口92.1617万人。2006年全市商贸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商贸流通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2008年1~9月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99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市区85.74亿元。同比增长16.2%。第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35亿元。同比增长15.19%.。其中市区第三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8亿元。同比增长19.1%。预计全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46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
(2)金华市消费品销售状况。2008年。从实现指标看。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居各县市之首。达16.2%。特别是在商业经营相对淡的第三季度。增幅达到了19.1%。这是多年来所没有过的。这与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区大型商业设施快速增加有直接关联。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有金茂大厦、福华百货建成投入使用。世界商业巨头沃尔玛进驻市区、上海乐购超市金华店开张。还有国内著名的家电连锁企业都相继在市区开设了网点。本土商业第一百货商店、福泰隆、大世界等进行了商场装修改造。特别是江北商业核心区大中型商场的经营面积增加了50000平方米以上。商贸业无论从经营规模、档次、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商业氛围日益浓厚。不仅留住了本地的消费者。还增强了对周边县市的幅射力和吸引力。
吃、穿、用、行全面增长。衣着类、日用品类、家电类、食品类消费全面增长。据对限额以上商贸经营企业统计。前三季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7%。化妆品、金银珠宝、日用品增长21.5%。体育及娱乐用品增长28.1%。汽车类增长28.3%。石油及制品增长38.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18.1%。从不同企业看。经营商品档次相对较高的规模以上商贸业增长更快。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是商品流通市场的主导力量。大型商场、大型连锁超市、大型卖场。以其良好的消费环境、优质商品、优良信誉和有效服务吸引了广大消费者。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潜能。促进了规模企业的销售增长。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01.3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8%。大大高于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零售额11.2%的增幅。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大中型商场大力开展了品牌经营。显现了巨大的优势。名牌加促销刺激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如市区1~9月限额以上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2.38亿元。同比增加204.1%。其中9月份巨增(增幅竟达474.6%)。随着市区大型百货商场经营理念的转变。借助品牌提升档次普遍被经营者认可。引进品牌的种类和知名度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市民不出金华就可以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勿需舍近求远。往年本地消费者每逢节假日前往杭州、上海购物的现象大为减少。
(3)金华市区零售商业设施现状。
直到目前。社区商业中心发展相对迟缓。社区商业功能不完善。业态结构不尽合理。社区周边零星店铺林立。表面虽呈现“繁荣”景象。但却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环境。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网点数量和总面积虽已能够基本满足居民需要.但各级商业中心内核心主力店铺“缺位”。店铺经营档次不高。据对现有89个社区(常住人口47万)的不完全统计。金华市区现有商业网点4157个左右。总建筑面积422597.5平方米左右。按此计算。每千人均拥有商业网点9.1个。每千人拥有商业网点面积899平方米。
2金华市区食杂店现状
金华目前的社区(居住区)商业和街坊商业主要是小卖部、夫妻店。一般将其划归为食杂店。它们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面积不大。一般都在几个或十几个平方。
(2)经营的内容主要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需品为主。如食品、饮料、锅碗瓢盆等日用。
(3)位置一般都在人口聚集的社区、单位、校内或附近。
(4)顾客比较固定。一般都是熟客。即附近的居民、工作人员、学生等。
(5)进货渠道一般为本地的批发市场。也有厂家直接供货的情况;产品质量没有保证。
(6)家族经营。成员为夫妻、子女或亲戚。
(7)店面装潢比较差。有的门面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当然。也有厂家为宣传自己的产品免费为其安装门头的情况。看上去稍好一些。
(8)经营者不注意形象。在夏天有的竟然赤膊上阵。
同时由于这种小的零售业态由于投人较少。容易经营。在同一个社区或街坊有非常多的重复建设。
社区食杂店的现状与金华市浙中商业中心的定位不相符。某种形式的连锁经营可以改变这种现状。3金华市区食杂店连锁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1)食杂店简单的连锁经营存在较多难题。
简单连锁经营。设想如下:
成立xx商业连锁公司。初期选择i00家杂货店纳入旗下。统一门面、统一管理、统一服装、统一进货。每个月各店利润的10%上缴公司;加盟费3000元/店。这个费用主要用于装潢等。
杂货店觉得。3000元的加盟费也不算多。既装修了门面。又能比以前低价进货。而且背靠一棵大树也好乘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以下问题:
培训问题。众所周知。连锁企业的一个核心是“统一”。形象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文化统一、流程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花大力气对加盟店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在思想和为上与总部的要求一致。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仅仅给一份规范管理文件(所谓的操作手册)。进行简单的讲解是不够的。
管理问题。公司要求统一服装。但对于多年习惯于随意的小老板来说。这一点很难做到。年轻一点的还好说。年纪大些的很有抵触。
在财务管理上。公司要求各分店正式建帐。即使公司的财务人员手把手地教。对于习惯了在一个小本子上记流水帐(有些甚至记在烟盒纸上)的小老板来讲。真是赶鸭子上架。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月末结算给公司上缴的利润比例就无从谈起。
统一进货问题。由于刚开始加盟店不多。进货量也不大。实际上进货的价格折扣也没有低多少。更由于各加盟店在进货上众口难调。哪些货好卖自己最清楚。有些货卖完需要补货时公司又没有。最后。加盟店还是自己去批发市场进货。统一配送又成了空谈。
(2)传统夫妻杂货店向便利店转化。
传统夫妻杂货店向便利店的转化可以借助于知名连锁便利店的入驻。一方面可以通过有选择的允许加盟实现社区、街坊食杂店升级换代。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社区、街坊顾客提供更多的便利。增加店铺的盈利能力与空间。
近几年。金华零售业态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以沃尔玛、家乐福、乐购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仓储、量贩超市的抢滩登陆。以及国美、苏宁等专营店落户。传统百货商场“一统天下”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而这三种不同业态间的角逐。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如今。便利店这个零售业态的新锐力量。可能成为金华零售业“第四势力”。
便利店于20世纪20年代已出现在美国。它是指在一个小的商圈范围内。用开架售货的方式。销售日常生活必需品、即需品及提供便民服务。长时间营业(一般为24小时)的小型商店。便利店作为超级市场的补充业态一经出现。就给消费者带来了距离、时间、商品、服务等诸多方面的便利。由于连锁便利店的经营利润高出超级市场2%~3%。所以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零售业态。
卖的是“便利服务”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明便利店和杂货店的不同。那就是:杂货店卖的是商品。而便利店卖的是服务。杂货店和小超市等传统意义上的小型零售业态。商品买进价和售出价的差额就是盈利的唯一途径;但在便利店。除了这条路。还有一条更为重要的路可以走。那就是围绕着“便利”二字大打“服务”牌。便利店出售哪些服务?在日本。便利店所提供的便捷服务可以说包罗万象:
距离的便利性。便利店与超市相比。在距离上更靠近消费者。业内人士认为。一般情况下。便利店的商圈范围在500米左右。其主要顾客只需步行5至7分钟便可到达店面。
购物的便利性。便利店商品突出的是即时性消费、小容量、急需性等特性。品种一般在2000种至3000种左右。与超级市场相比。便利店的卖场面积小(国内一般是50平方米~200平方米左右)、商品种类少。而且商品陈列简单明了。货架比超市的要低。使顾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的商品。同时实行进出口同一的服务台收款方式避免了超级市场结帐大排长龙的现象。据统计。顾客从进入便利店到付款结束平均只需三分钟的时间。
③时间的便利性。一般便利店的营业时间为每天16小时~24小时。全年无休。因此便有学者称便利店为为消费者提供"AnyTime"式的购物方式。
④服务的便利性。很多便利店将其塑造成社区服务中心。努力为顾客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例如:速递、存取款、发传真、复印、代收公用事业费、代售邮票、代订车票和飞机票、代冲胶卷等。对购物便利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就决定了便利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