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实施德育

2009-06-13 05:51高玉梅
成才之路 2009年12期
关键词:潜移默化实施德育

高玉梅

摘要:根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对中、高职教育阶段《德育》课程的教学要求,在当今中、高职学校,班主任或德育老师在班主任工作和教学中应有效实施德育。在日常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身教重于言教,建立良好的家教和学校“行为场”,发挥教师、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做到潜移默化;构建和谐班级,以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推进德育工作;理解学生,用“宽容”之心包容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宽容”,实现德育的具体目标;实施管理的民主化与细致化,形成良好班风、学风,追求德育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德育;实施;行为场;潜移默化

中、高职学校和普通中学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有较大的区别,普通中学的学生主要以学习理论基础知识为目的,以升学为目标;而中、高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专业学习为主,以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是为工作进行准备的历程。对于进入中、高学校的学生呢?有的同学也许是如愿以偿,有的也许是有些无奈,但不管怎样,面对新的校园,新的伙伴,新的环境,学生能否以积极的态度跨入人生发展的新阶段?作为班主任,如何构建和谐的班级?怎样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路子?杜威认为,教育的道德性和教育的社会性是相通的,道德教育应在社会性情景中进行而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说教。“威胁着学校工作的巨大危险,是缺乏养成渗透一切的社会精神的条件,这是有效的道德训练的大敌。”如何创设良好的社会情境,又如何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每个角落?

一、 身教重于言教,建立良好的家教和学校“行为场”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开始。有位德育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德育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又是一门见效最慢的课程。”的确是这样,数学老师只要把解题思路讲清楚,学生就会解题,语文老师只要把课文中的字、词、段落大意、主题思想讲清,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就会记忆,这些都有立竿见影的成效。而德育不是这样,老师辛辛苦苦的一堂德育课,可能会因某一原因而被全盘否定,所以说德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家庭、社会的事。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行为场的作用。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拭桌椅。他的衣服不求考究,只求整洁,他的衣服永远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这些都直接得益于他的母亲。正如他自己所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见,父母给其子女的影响是多么深远。所以作为一名中、高职班主任,更是任重而道远。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一学年也不知能否见家长一面,并且作为高等职业的学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人的社会化在青年期也基本完成,在认识方面他们可能出现两类极端问题,一类是过分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另一类是心理失衡,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在价值观上,青年也存在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想索取,不思奉献,另一种是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学校教育要使青年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又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找到实现个人抱负的现实道路。“家校”不能及时沟通,作为班主任尽快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就尤为重要。

二、 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构建和谐班级

不同环境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赏识教育就尤为重要。

虽然有些学生个头比老师都高,但仍需把他们当做孩子一般呵护,必定有很多学生还是第一次远离家门,他们有很多地方还是需要关照。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的有些学生,他们有些文化成绩的确不好;也有很多学生是抱着破罐破摔、混一天是一天的想法来上学的。也许因为他们的成绩,在初中、小学阶段受过太多的责备,所以只要在他们面前一提学习,他们就感觉跟他们过不去,逆反心理很大。针对这一情况,再结合学校的自身特点,第一次班会就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要从自身做起,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凡是学校要求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让学生监督。这一方法成效很好,学生觉得和老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相互尊重的关系。艾玛逊也曾说过: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

三、 用“宽容”之心包容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宽容”,实现德育的具体目标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前提。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中、高职学生的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而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学生,却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例如学生早恋问题,我以前所带的班就曾出现过这种情况。一名男同学年龄在班里相对较长,所以各个方面也显得相对成熟,又是班级干部,成绩好,篮球打得也不错,所以麻烦事也来了。班里有位女同学喜欢他(听别的学生说他们两个在谈恋爱)。对于中、高职学校的学生,学校是不允许谈恋爱的。因为他们平时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也就没有说他们。可是有天晚上,一位学生给我打电话说,这位女生和校外的一名学生吵了起来,并且越吵越凶,吵因就是这位男生。我放下电话,立刻赶到了学校。两位女孩子仍在吵,并且都说着很难听的话。我了解情况后,问校外的学生是否相信我能处理好这件事?如果相信,请回到自己的学校。等这位女生走后,他们两人来到我的办公室,男生到办公室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请别开除我,我错了,我改。”其实,对于这个阶段学生恋爱,我们不足为奇。记得当时我对他们说:“你们仍然是孩子,还承担不起那份爱,更承担不起所谓‘爱的游戏。我希望你们以后能自尊、自爱、自重,我觉得做好朋友比做所谓恋人轻松多了,不信你们试试。”后来听说,他们三人的关系很好。所以,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还是缺点,都至关重要。

四、 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组织,并不是任何一个班级都是一个班集体,班集体的功能是高度的整合。马卡连柯说过:“集体是活生生的社会有机体,它所以是一个有机体,就因它那里有机构、有权能、有责任、有各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赖。如果这样的因素一点都没有的话,也就没有集体了,所有的只是随随便便的一个人群罢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首先,让学生充分明确自己班级的目标。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只有全班学生参与制定,才是真正的集体目标,才能把集体建设作为与自己休戚相关的事情,他们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他们的个人目标和班集体目标才能很自然地整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其次,发挥班委、团支部和骨干的核心力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个坚强的核心。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家庭,良好班集体能否形成往往取决于能否形成一支为班集体成员所信服、所拥护的班干部和团结在班干部周围的一批积极分子。第三,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但是这种细致入微的管理并不是独断专行,还应该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氛围,使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使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五、 尊重和爱护学生,追求德育的最佳效果

杜威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想找信赖的人一吐为快,指点迷津。作为班主任要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要真心实意地与学生融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切实增强自身道德素质修养。

智利诗人米斯特尔说:“有很多我们需要的东西是可以等待的。孩子却不能等待。他的骨髓在不断形成,他在不断造血,他的大脑在不断发育。对于他,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今天,学校德育不仅仅在于为学生的成长塑造一个理想的理念世界。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日常的道德生活,我们必须理解道德的成长是一种生活的经历,是一种人生态度。

正是从这个定义上,我们可以说,教育学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生活,由此教师应该培养的不是学生,而是学生的生活。当我们从生活质量的角度来看待学校道德教育的时候,我们既要致力于积极地营造一个个体能够有意识地按照自己的愿望主导自己的生活的良好环境,在有限的时空中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主体中的物质、情感以及自我成长的各种需求,也要积极引导教育主体学会在和周围的环境实现妥协和和谐的过程中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丁钢.学生道德生活与优质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5(12).

(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潜移默化实施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