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威 王 瀛 谢媛媛
文章编号:1672-5913(2009)09-0136-03
摘要:针对大学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社会背景,结合IT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教育创新与工程实践并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4+2+1+1”与企业直接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注重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并重的培养目标,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策略。
关键词:人才培养;市场需求;知识结构;项目实训;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引言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日趋增长。虽然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但长期以来,受传统理念中“重理论、轻实际”教学模式的影响,造成了学校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的严重脱节,使得我国计算机人才结构分布与国外标准的金字塔型结构有很大的差别。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教育创新与强化工程实训、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使得高等教育能够直接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更好地把理论课程及实训和企业要求有机地对接,真正培养出一批岗位适应力强、具有就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1],从而达到优化计算机人才结构的整体目标。
1大学在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近几年来,大学计算机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
(1)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不够,教育远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理论教学的比例过高,由此缩小了人才的发展空间。所以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效地结合,以适应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与市场的人才需求,成为高校培养计算机人才成功与否的关键。
(2) 课程讲授脱离实际,课程体系设计不是以职业化为导向,而是以专业学术研究为导向;计算机专业是一门科学性和工程性并重的学科,突显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特征,因此,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际技能的训练是十分重要。
(3) 在计算机人才结构中,国内软件人才结构[2]呈现橄榄形,尖端和低端人才缺乏,大部分集中在软件开发的中间段,高不成低不就。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要严重脱节,“学院派”软件人才知识结构与企业的实际要求存在差异,很难达到学以致用。
(4) 学校的IT方面教育整体上滞后于IT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专业教育师资不足,年轻教师居多,水平与实践经验比较欠缺。学校的教学内容较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难以赶上IT行业应用的需要;教育经费不足,实验设备更新缓慢,教育设施缺乏,学生难以得到较先进的综合型训练。
(5) 培养层次不清。从重点院校到普通高校,教材、教学大纲基本一致,缺乏阶梯性、特色性与实用性;软件人才的培训结构和层次不尽合理,软件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从而造成人才培养机构的失衡。
(6) IT行业更新换代速度迅猛,且软件又以产品主导市场,引领技术发展方向。大学培养出的学生脱离于IT行业的实际需求,每年有大量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但他们所掌握的技能往往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7) 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对大学生的基本创新素质教育不够,致使软件人才流动过快,企业无法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上投入人力物力,造成应届大学生不能及时地就业。
由此可见,大学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对高素质计算机人才的内在需求,致使部分学生面临就业困难,出现了供需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许多大学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上定位不准,模式单一[3],不具特色,缺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双重浪费。如何正视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并有效地调整和改进,是当前急切探讨的重点。
2计算机人才培养需要考虑的问题
(1)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大学计算机人才培养,要注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注重人才市场的需求,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中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实行课程体系全方位的融合,教育内容综合梳理,模块化教学,强化工程实训等策略。
(3) 多种办学模式
采用多种模式进行计算机人才培养。如合作办学:与企业、高新区合作办学;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实习或实训基地,吸收企业专家到学校授课、做兼职教师等不同模式。高校和企业都可以发挥各自的积极性,采取各种方式参与到计算机人才培养的事业中来,以调动社会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
(4) 明确培养目标与人才层次需求关系的定位
大学必须按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明确各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实行分层次培养。根据不同类型的院校,承担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例如高级软件人才,如系统工程师,主要由重点高等学校培养。基础软件人才,如软件工程师和程序设计员等,主要由普通高校培养。而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则是所有高校的培养任务。
(5) 要培养富有创造型的教师
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型教师,而我们在这方面的人才严重缺失。
3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改善现有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条件
为了解决大学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问题,应在培养方案的改进上下功夫。针对计算机行业发展过快,而造成培养计划落后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讨,聘请企业共同参与制定培养计划。
在上述条件下,提出培养人才的目标:面向市场需求,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型、职业型、技术型等特色模式。强调采用最新的开发平台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不同层次、专业基础扎实、学科交叉、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根据前几届毕业生市场调研,学生毕业后直接面临就业问题,但熟练掌握开发过程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和操作平台倍受企业的欢迎。为此,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对相关课程应增加上机环节或加大上机课时数,增强学生的开发设计能力。紧跟市场技术前沿,保证课程设置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对当前市场上的技术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在培养方案设置上,着重强化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的设置上,突出强化本领域新技术的学习与实践。
(2) 人才培养教学方案采用“4+2+1+1”模式
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计是学校教学的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得到实现的有力保障。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要紧跟IT行业发展的市场需求。课程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学采用“4+2+1+1”模式,如图1所示。即本科包括四学年,分成“4+2+1+1”个学期进行模块教学和考察。根据模块化课程设置,采用相对集中方式进行教学,将前四个学期用来进行相对独立模块化教学。这段时间主要进行基础理论教育;接下来的两学期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进行教育,为综合性实训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再经过一学期的实训环节,鼓励和帮助学生去企业或机关进行实习;最后一个学期进行专业实践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巩固和掌握所学到的知识。项目实训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阶段考试采用理论与项目结合方式进行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相应学分。最终实现教学中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将来的就业提供先决条件。
此模式的设置在教学环节中,基于“少而精、新而实、博而通”的原则[2],基础课程避免重复知识的学习及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专业课的内容紧跟IT行业的发展步伐,突出先进性、前沿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在本科教育中形成合理的、适应于行业需要的知识结构。
工程实训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训实习体系,一方面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将高校作为基础训练和科研基地,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即完成基本技能及综合能力的训练; 另一方面走向社会,到企业去实践,参与他们的实际工作、改造项目及科研项目中,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即完成深入企业、完善学习及实践创新的过程。
(3) 教师具有创造性的教育观
为了保证IT专业人才的质量,师资队伍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应该创造条件,使承担专业人才教育[4]的教师,经受严格培训和国内外企业实际工作的训练,从而造就出一批创造型的教师。
现代教师应是一种文化塑造和传播的代称,现代教师更应是具有创造性教育观的创造型的导师。教学不应是一种单纯的教授行为,而应变为一种创新活动和灵魂的工程建设。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善于吸收最新知识,并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一个决策者、创造者,营造出有浓郁创造气氛特有的学习环境。教师的创造性教育观是根据学生的专业选择、课程设置及教学任务进行最优的对接,要改变传统教学惯用的现成知识的传递性,传习性、因袭性的教育方法,依赖于教科书、参考书的机械教学方式,激发教师的某些独立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三者的关系。在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特别要注意使学生成为掌握学习方法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学习方法的人,注意培养学生对基础理论的多种学习方法和灵活运用,如多进行探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等,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创新,启发问题、启发猜想、启发创新。在这样的教育观念的培养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随之提高,高校才能成为培养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基地。
(4) 实现校企合作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机制
传统的计算机教育对行业自身的发展状况缺乏考虑。因而,培养出的学生虽然理论基础很好,架构能力强,但几乎没有什么实际工作能力,有的学生甚至连操作系统都不会安装。而与企业接轨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理念,采用以下目标学习法。
学科教育:课程与实验教学,目标掌握理论知识;针对不同的学期,目标完成实际项目;
工程教育:企业实习与对接:针对不同的学生,目标学生能够实习;针对不同的企业,目标学生成为员工。
项目实训是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培养出适合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学校需要与IT企业合作,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由此提出下列几项措施。
● 建立校企合作链条
高校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企业以人才储备为发展动力[5],依靠各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营造教育、科技和产业的联动机制,推动教育向产业延伸,产业与教育融合,实施产业与教育的有效对接。企业提供实习基地,校企共建公共技术的共享平台,互助互利。
● 校企专家教学实训合作
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实训教师,承担部分实践教学任务,并将企业的实际案例作为实训的教学内容,定期与学生和教师交流。学校与企业共同选定实训项目,并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周期长短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 校企专家科研项目合作
高校在创新型教师的带领下,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互赢互利。校企紧密合作,共同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共同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 建立教师企业的培训机构
共同对青年教师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建立真正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的校企合作关系。
4结论
“产学脱节、学用脱节”是中国计算机教育的普遍问题,本文提出的加大教学中实训力度与企业接轨的“4+2+1+1”的大学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解决传统计算机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崭新思路。通过调整原有的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并将与零就业距离的实训环节逐步引入到大学教育中,更新教学内容,重组并优化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结构,提出了适合于大学计算机人才培养发展的、能与企业就业岗位直接接轨的实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新模式,它将有力地促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产学研紧密合作与创新,培养出大批复合型、适用型的人才,使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和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1] 夏建国,刘文华.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06,(14):106-107.
[2] 胡大威.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设想[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64-65.
[3] 赵一鸣. ACM/IEEE-CS2001与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J]. 高等理科教育,2002,(1):43-47.
[4] 赵致琢.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教育(修订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 汤正华. 新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 教学研究,2006,(6):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