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 彤
摘要 主体参与是在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师采取各种有效教学措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以达到掌握知识、学会学习的目的。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主体参与;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9)12-0108-0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Subjective Participation-based Teaching Strategi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Wu Tong
Abstract Students subjective participation is that teachers adopt various measure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to mobilize the students autonomy,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So that all students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enable students to acquire knowledge, learn how to learn. In this paper, at the basis of teaching practice, the author has put forward a number of subjective participation-based teaching strategies in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subjective participation;teaching strategies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100875
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门基础课程,更是平时学习、娱乐、交流的工具。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创造性地运用信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工作的需要提供有力的保证。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践,将有助于发展完善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体系。
1 主体教育与主体参与策略
主体教育思想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教学认识论等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思想,其实质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边的主体性,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教育思想认为,教师的主体性即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的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教育环境,积极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并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和督促。而学生的主体性则表现为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有意识、有目的地获取各种知识。
与传统的教育思想相比,主体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和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尊重学生,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学生的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也是主体教育最关键的环节。
主体参与教学策略是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通过教师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达到自主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策略。其核心目标就是创设健康和谐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2 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主体参与策略的意义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基础性和发展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能力。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运用,是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全员有效地参与,全程全方位地参与,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的被动、依赖和盲目的状态,有利于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目标。
2.1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信息资源的积累和利用程度存在巨大差距,而信息技术课程又是非高考科目,在很多学校不受重视,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水平的差异比其他学科大得多。传统教学方式可能会使高水平学生没兴趣学,低水平学生不知道怎么学,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由于信息技术课程面向大学新生,他们对大学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还不熟悉,习惯于依赖教师亦步亦趋地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主体参与是一个开放性的过程,它包括教学目标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及教学评价的开放性,运用主体参与教学策略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原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认知风格,自主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资源,全身心地、主动地、有效地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去,在教师积极引导和支持下,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维度、不同层次上共同提高。
2.2 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更新的速度是其它技术无法比拟的。据统计,目前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平均18个月就要更新换代。学生今天使用的设备和学习的内容,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能都已经升级或改版。因此信息技术教学除了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更要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策略,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关注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培养他们主动掌握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他们会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去应对信息技术发展和变化。
2.3 满足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是21世纪新型人才必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不仅要使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将所学信息技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主体参与策略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求异、求变,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贴近专业、贴近生活的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学习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信息技术教学中主体参与策略的实施
主体参与策略的实施主要体现在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创设主动参与的机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3.1 和谐师生关系,营造主动参与的氛围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形成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合作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有效参与的前提。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有在教师允许或要求下才能参与到教师为他们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很难主动参与,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气氛必然沉闷,这样的气氛会压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由于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学生只有敢于质疑、敢于尝试、敢于试错,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才能真正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热情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勇于提出不同意见,让学生有心理安全感。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持宽容态度,即使学生的观点存在错误,也不要一棒子打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寻找问题答案,给予他们自我修正机会。只有和谐的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放松心情,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成功欲和发展欲,也能够进一步活跃学习气氛,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3.2 尊重差异,提供多种参与的机会高校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基础起点差异较其他课程要大的多,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比较广泛,学生学习不同内容也存在着不同的适应性。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思维方式,为各层次的学生提供丰富、有效的学习资源,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资源,鼓励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予以更多鼓励和有针对性的帮助;对学习基础较好的、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学生,则给予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样让每一个学生以平等的身份愉快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进步。
3.3 支持引导,让学生充分参与“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获取知识到掌握方法,对于以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教学内容的信息技术课程尤为重要。在教学设计中精心挑选一些专题,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设计学习目标,收集学习资料,自己选择学习方式,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形成学习成果,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邀请学生一起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一起参加自评、互评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对典型作品进行讲评,以支持鼓励为主,挖掘好创意、好构思和好制作,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
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起指导、帮助作用,包括创设情境,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组织合作学习,学习策略指导等,对于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表现出的独立性和合作精神予以鼓励,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3.4 结合实际,在参与中发展能力信息技术的魅力在于它对现实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渗透。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应该更多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与学生自己的专业相结合,让学生对教学的参与不仅限于课堂。教师设计与学生专业相关或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情景或任务,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展开研究。在这个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研究、确定解决方案、不断修改完善、最终解决一个实际应用问题过程中,把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与专业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加强了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也体现信息技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