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哈利·波特》认知解读

2009-06-08 04:45
关键词:哈利·波特注意力背景

杨 颖

摘要:图形与背景理论是认知文体学中的重要内容。图形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背景则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两者不可同时被感知。认知文体学中,图形与背景理论不仅可以对语法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也可以对语篇的内容进行探究。运用这一理论对近年来颇为畅销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进行认知解读,为赏析该小说开辟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图形;背景;注意力;引起注意者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1—0074—04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英国著名作家J.K.罗琳的魔幻文学作品。小说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为主要舞台,描写主角哈利在魔法世界七年的学习、生活以及与邪恶魔法势力的斗争。该系列小说自推出起便屡屡进入世界各地畅销书排行榜,它在全世界所掀起的阅读风潮,更被誉为文学的披头士狂热。到2007年为止,该系列小说已被译成62种语言,所有版本的总销售量超过3.5亿本,是世界上最畅销的系列小说之一。我国的许多学者都撰文对这系列小说及其文化现象等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在本文中,笔者将运用认知文体学中重要理论“图形与背景”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进行认知解读。

一、图形与背景理论

认知文体学是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许多理论框架如隐喻、原型、概念整合、意象图式等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门学科。图形(figure)与背景(ground)是认知文体学中的重要概念。一个世纪前,丹麦心理学家鲁宾始创这一概念并将其引入心理学。图形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部分;背景即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两者无法同时被感知。决定图形的因素是完形感知,容易被感知为图形的事物一般具有完整的形状、结构、连贯性和移动性。Peter Stockwell在2002年出版的《认知诗学导论》中指出,在视域或文本中能够成为图形的部分通常有以下特征:比背景部分更为详细,集中,鲜明;位于背景的顶部,前方,或大于背景;相对于静态的背景,图形具有移动性;在时间或空间上先于背景;是背景的一部分,因显露出来成为图形。以上所有这些特点确保了图形的突出性,这些特点在视域实验中得到了证实,并且在文本分析中也是相符的。在随后出版的《认知诗学实践》第二章《超现实影像》中Stockwell还运用这一理论对超现实主义诗歌进行了认知分析。

认知文体学中,图形与背景理论不仅可以对语法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也可以对语篇的内容进行探究。在大部分叙事小说中,人物是图形而环境是背景。这是因为人物往往是描写的中心,因其有名字而与背景界线分明,并且还具有独特的心理和个性特征。他们在背景中移动(时间或空间上),因而通常易成为叙事焦点,而其他成分则都退为背景。

在谈及图形与背景理论的时候,另一个必须被提及的概念是注意力(attention)。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动态的经历,是一种不断地根据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来改变注意力,并能由注意力的变换而重新确定图形与背景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注意力是具有选择性和转移性的。在语篇世界里,一个文本靠其文体形式而使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文本某一特点上。文体特色的不断变化,图形与背景关系的变换才能使读者保持注意力。认知心理学研究已识别了阅读过程中影响注意力的一些要素,并用聚光灯这个比喻来解释注意力焦点的问题。在聚光灯下的事物,在一段时间内便会吸引读者或观看者的注意力并成为他们的焦点,而文本中位于最显眼或是占有大部分文本空间,或是被明显反常字眼修饰的事物最容易“走到聚光灯下”。移动性,清楚明了的人物发展,反常的风格都可以弥补图形塑造不足,以吸引读者注意力。能吸引或转移注意力的事物或人即引起注意者(attractor)。从这个角度讲,丑陋或是令人厌恶的事物和美丽的事物一样都能成为引起注意者。文本中,有时会有多个引起注意者同时争取注意力焦点,这时注意力会汇集中在其中最有特点的事物上而使其成为图形,其余的次级引起注意者则最终融于背景。另外注意力倾向于忽略事物的冗余特征,如事物的典型特征。这是因为当引起注意者具有典型特征时,注意力会认为可以预测其发展而忽略它。

二、基于图形与背景理论的《哈利·波特》认知解读

《哈利·波特》小说的主人公哈利自幼父母双亡,被姨妈一家收养。11岁时哈利得知自己的身世并被接到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学习。在学校里哈利结识了好友罗恩和赫敏。七年中,他们经历了种种阴谋,最终战胜了杀害哈利父母的凶手伏地魔。作者在这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和许多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并且总使读者分辨不清谁是哈利真正的朋友和敌人,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谜团。而在《哈利》全系列七本小说中,又以前四本最具这种典型性: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刚进霍格沃茨就和魔药课老师斯内普相处不好。种种迹象表明斯内普仇恨哈利,哈利则认为斯内普想要偷魔法石。事实却是表面看来“结巴”“可怜”的奇洛教授才是想要害死哈利并偷盗魔法石的敌人。

《哈利·波特与密室》:霍格沃茨的密室被人打开,学生二连三被石化。因为会蛇语,同学们怀疑是哈利所为,而哈利和他的朋友们则一度怀疑马尔福和海格。最后大家发现凶手居然是罗恩的妹妹金妮,她被保存在日记本里的汤姆·里德尔(伏地魔)的记忆利用了。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一直以来,所有人都认为小天狼星布莱克是出卖哈利父母的叛徒。当哈利与苦苦追寻他的布莱克相遇时,却发现当年出卖哈利父母的竟然是已借助魔法变成斑斑(哈利好友罗恩的小宠物)的小矮星彼得。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在霍格沃茨第四年,哈利的黑魔法防御术课教师是疯眼汉穆迪,他很受哈利和同学们的欢迎。不料他竟然是伏地魔的手下假装的,也是他陷害哈利参加了危险的三强争霸,并使这场比赛成为让伏地魔复活的巨大阴谋。

以上这几部作品在高潮部分都出现了令人意象不到的情节变化,在文学作品中这种叙述手法被称为“突转”。突转往往给读者带来惊奇感,那么作者是如何实现这种“惊奇”的?从认知角度来看,正是作者对不同人物、事件的巧妙安排引起了读者认知世界中图形与背景的不停变化,从而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了作者希望其形成的认知。如果把故事发生的环境魔法世界看作背景,那么故事中众多的角色、事件无疑是不同的引起注意者。作者通过巧妙构思,会使得某一时期其中一个引起注意者完全吸引读者注意力,并从整个背景中突显而出成为图形,此时其他的角色或事件都会被注意力忽视而融入背景,但这些被忽视的角色或事件却隐含重要信息,是揭示真相的关键。因此当故事发展到高潮,真相被揭露,读者会惊讶的发现原有被忽略的内容成为此时的图形,使其认知世界产生了巨大变化。

以第一部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为例,一般读者都会认为哈利的老师斯内普偷盗魔法石的嫌疑最大,而真正的敌人却是奇洛。为什么读者在阅读中会形成这样一种认知呢?奇洛在故事中首先出场,他“面色苍白,神情紧张,一只眼睛在抽动,结巴,说话含糊不清且神经质,一副被吓坏的样子”,作为第一位与哈利见面的老师,这样的行为举止显然是不正常的,这引起了哈利的注意也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奇洛成为此时的图形,但是海格对奇洛的表现做出解释:因为遇到过麻烦变成这样了。海格随后敲打墙砖打开对角巷(一条魔法街道),哈利和读者立刻被带入到这个更为新鲜有趣的事物上(打开对角巷的方式以及对角巷内林立的各式商铺、银行古灵阁),新的引起注意者迅速替代了旧的并突显成为图形,奇洛融于背景中被完全忽略。与奇洛不同,斯内普初次与哈利见面是在哈利到达学校后,新奇的事物如学校内部的环境,分院仪式等精彩内容都已被描述在先,在读者脑中作为图形轮番上场。随后在一个平和的背景下,斯内普的目光对上了哈利的,斯内普“一头油腻黑发,鹰钩鼻、皮肤蜡黄”,他直视哈利的目光引起了哈利前额伤疤的灼痛。哈利额头的伤疤是伏地魔留下的,哈利的疼痛使斯内普与邪恶的力量搭上了边,这一特点使得读者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注在斯内普身上,并对斯内普的真实身份产生怀疑。反常的特点使斯内普成为图形一跃而出并使读者有理由相信斯内普更可能是伏地魔的助手哈利的敌人。在随后的篇幅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斯内普其人,使该人物个性鲜明:有着极强报复欲还很记仇,说话尖刻,作为老师他的教学建立在胁迫和威吓之上,经常利用老师的身份欺负斯莱特林以外的学生,尤其与哈利作对,他的一些行为经常让人觉得无法饶恕。而对于奇洛,文中的描写很少,由这些不多的信息读者很容易认定他具有懦弱胆小的典型性,因此他在种种场合的表现也就都变得可预测:一个连自己学生都害怕的人怎么可能为伏地魔效力并偷盗魔法石?在这种情况下他很难吸引读者注意力并突显为图形,而他身后隐藏的秘密也就与他一起被读者忽视在背景中。

此外,每当斯内普和奇洛同时出场时,斯内普似乎更具有“移动性”。一次哈利在禁林偷听到了斯内普与奇洛的对话,奇洛结巴地比任何时候都厉害,而斯内普声音冷冰冰。除了对话本身,作者对奇洛几乎没有什么交代,却用了很多词语来描述斯内普的行为:打断,逼近,用斗篷罩住脑袋,大步流星走出空地,留下奇洛像一具泥塑木雕一动不动站着。这里作者采用大量动态动词,使斯内普个性张扬,在同一背景中,显然斯内普更易走到“聚光灯”下。更甚者,有时作者还会作出这样的安排:当两个人同时出现的时候,集中描写斯内普,对奇洛几乎不提。比如在故事的精彩部分魁地奇比赛中,哈利的扫帚要把哈利摔下来。这时,借由赫敏的视线,读者发现了斯内普。斯内普眼睛紧盯着哈利,嘴里不出声地念念有词。赫敏认为是斯内普在施咒害哈利并点着了斯内普的长袍,阻止了他继续念咒语因而救了哈利。斯内普的举止成为混乱背景中的焦点,而奇洛,仅仅在对赫敏的描写中一带而过,根本就没有引起读者注意。虽然事实是奇洛施咒要害哈利,斯内普念咒语保护哈利,但是对奇洛的描写使用了最少的文字,使其基本隐藏在背景中完全被读者注意力忽略。

同样,在小说第二部中,密室的继承人成为最大的悬疑,为什么大家都把视线集中在哈利马尔福等人身上,却对真正被操控的金妮没有关注呢?首先在第一第二部小说中都有大量的篇幅是描写马尔福或是海格的,对金妮的描写,从量上来讲远远少于他们。描写篇幅的充裕使马尔福或是海格具有更为完整的个性发展,马尔福狡猾、傲慢、野心勃勃,整个家庭都和邪恶势力有关;海格近乎疯狂地热衷于神奇生物,就连可怕的巨怪在他眼中也不过是可爱的小宝贝,曾因密室事件被开除。与金妮相比,在密室再次被打开的背景中他们更易突显而出成为图形,成为读者注意力焦点。金妮因对其描写文字不多,个性发展不完整、不鲜明,在读者认知中她仅仅是罗恩的妹妹、崇拜哈利的小女孩,不足以吸引读者注意力。甚至当某次金妮表现出明显的不安,想向哈利等说出实情时,她的哥哥珀西被安排出场。珀西和他的隐私迅速代替金妮成为引起注意者,在关键时刻转移了读者注意力,金妮和隐藏在她身后的真相也就一直无法得到读者的关注。

在第三部小说中,大家都把视线集中在杀害哈利父母并越狱出逃的小天狼星身上,而对真正的凶手一无所知。确实发现真正凶手非常困难,但是作者并非对该人物没有交代。实际上他是哈利父亲的朋友彼得,变形为一只老鼠成了罗恩的宠物斑斑。斑斑在第一部中就已经出场,但是作为一只宠物他得到的关注有限。在第三部小说中斑斑一直受到赫敏的猫克鲁克山的攻击,表现的非常反常。老鼠怕猫是一种常识,具有典型性,这时读者的注意力也会自动选择忽略斑斑的反常,而真相也就随他一起隐于背景中。

第四部小说中读者想要发现真相似乎就更困难了。哈利的老师穆迪其实是个冒牌货,但是作者提供的关于这冒牌货的真实身份信息极少,几乎完全被读者忽略。与此同时,对于魔法界的种种异常,作者同时给出多个平行引起注意者来分散读者注意力,比如克劳奇、巴格曼。他们的的言行举止都有古怪之处,克劳奇过于一板一眼,巴格曼有赌博的恶习,他们在三强争霸赛中的异常表现成功的吸引了读者注意力突显为图形。而假穆迪顶着“穆迪”的头衔,作为一个杰出的傲罗是很难被认为与伏地魔有关联的。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作者对于希望能引起读者注意的人物或事件,会使用大量篇幅进行描述,使人物个性鲜明,事件发展清晰明了;当作者希望某个角色或事件成为读者认知世界中的图形,会有意识的安排其成为众多引起注意者中最重要的一个,完全吸引读者注意力,但他们往往不是解开迷局的关键,相反很可能是最大的认知干扰。当作者希望读者忽略某个特殊角色、事件时,会使用多个平行的引起注意者来转移读者注意力,或者对该人该事件采用最少的语言一带而过,有时则通过描写手法使其具有典型性从而易被读者认知忽略,融入背景,掩藏了其附带的重要信息。

三、结语

本文应用认知文体学中的重要理论图形与背景对《哈利·波特》小说的内容进行分析,并以前四本为例,从认知角度来解释了小说如何实现情节突转并使读者感到惊奇。正是这些巧妙的反映作者智慧的叙事安排使读者不断地调整他们认知世界中的图形与背景,改变注意力,并由注意力的变换而重新确定图形与背景,最终实现了认知世界的逆转。

责任编辑吴晓红

猜你喜欢
哈利·波特注意力背景
让注意力“飞”回来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