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幽默育学生

2009-06-07 10:54吴民益
天津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全班学生同学课堂

吴民益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如今,在美国,评价优秀教师的标准之一就是要求教师具有幽默感。有幽默感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下面笔者介绍自己运用“幽默法”成功进行教育教学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提醒违纪学生,调节课堂气氛

1.运用古诗俗语,启发诱导学生。

同座两个男生,其中一个在课上搞恶作剧,紧紧攥住同座的手,让同座男生动弹不得。被“束缚”的男生听课遭扰,想抽出手而不得。我见状说:“大家看,某某对同学真是情深意切,紧紧执子之手……”全班学生哗然,因为大家很自然地想到了“与子偕老”。这样,既提醒了违纪男生,又让其他学生轻松地体会了古诗的妙用。

一生坐没坐相,斜着身子半躺在座位上,和后面的同学说笑不已,我用眼神制止他,该生却视若无睹。于是,我微笑着,用柔和的语气对他说:“人生难得一知己,高山流水逢知音。要珍惜啊,有什么悄悄话,下课再告诉你的朋友吧。”听罢,该生不好意思再违反课堂纪律了,他和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得到了维护,其他学生也感觉到教师善意的提醒,听课便更认真了。

2.明褒暗贬,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某生在课堂上东张西望,四处找人说话,还放肆地大笑。我仿佛被他“感染”了,笑着说:“有位同学情绪真好,笑靥如花,很有感染力。”(我的话并没有讽刺的意味,而是“就事论事”、“实事求是”)旁人也被引得笑起来,该生不好意思了,于是停止了小动作。

学生小海在课上说话,声音竟然无法控制,扰乱了课堂秩序。我对全班学生说:“我们班谁的声音最亮最美?是小海。如果他从现在开始专攻声乐,将来没准是世界上第四位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不过当他成名之时,我作为名人的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请他买些润喉糖给我,因为我要压过他的‘歌喉实在太困难啦。”该生遂止。

有个学生经常上网、晚睡,上课时便精神恍惚,睁不开眼。我说:“看,某某很有毅力,正在努力‘三打瞌睡虫。”他一笑,精神亦为之一振。

3.虚拟生活情景,让学生意识到课内与课外的区别。

教学进程中,有个学生伏在桌上假寐,我说:“查票查票,这位‘旅客买的是坐票,怎么躺下睡了?补张卧铺票吧!”他在同学们的笑声中,精神振作、全神贯注地听课了。

在课堂上有学生传阅印有某足球明星照片的画册。我正色道:“现在黄牌警告:上课不得传阅,如果再犯,就红牌罚下。”学生自然明白这里是课堂而非球场。

4.大胆自嘲,“夸大”危害。

有个学生在大家专注听课的时候竟然旁若无人地引颈交谈,众人侧目,我不得不停下来,沉默几秒种,然后对学生们说:“大家千万不要在课堂上打断老师,我的思路一被打断,就仿佛提前进入‘老年健忘状态。”该生不好意思地笑了,随后心无旁骛地认真听课。

可见,面对学生的过错、缺点和不足,教师用“幽默隐含批评”的方式予以纠正,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巧妙组织教学,顺势推进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幽默语言,有利于启发学生认真学习,大胆发言,加深对教科书内容和所学知识的理解,利于教师有效地组织和推进教学。

一次,我在课上抽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有几个学生你拉我扯,显然是鼓动某生上台一展才华,但没有人主动举手。于是我说:“你们看,某某和某某争先恐后要上台表演背诵,他们差点打起架来。现在请某某上台背诵!”被点到的学生在笑声中走上讲台,胸有成竹地背诵了课文,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圆满完成任务的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其他学生也纷纷踊跃举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要求全班学生分男女角色朗读课文时,有一些学生不开口朗读,想滥竽充数。我说:“没开口朗读的同学,你到底是男生还是女生啊?”众人皆笑,没投入朗读的学生自然认真起来。

某日课堂上,我给学生讲授观察人物和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方法。“注意!你们看我进教室之后有哪些动作。”说罢,我走出教室掩上门,然后敲敲门,大步走上讲台,眼光扫视教室一周,拿起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表演”完,我让学生口述我的神态动作,大家兴致很高,争先恐后要求口述。这时有个迟到的学生在门口喊“报告”,此时如果当众批评他不守时,挨批评的学生心里一定很难受,也势必会破坏良好的课堂气氛。我灵机一动,对全班学生使个眼色,示意大家保持安静,看我“出招儿”,大家心领神会。我拉开门,门外的学生低头准备往座位上走,我笑着拉住他,小声问了他几句,他很害臊,红着脸敷衍了两句便走到座位上去了。学生们仔细地观察着这一切。我在黑板上写下:“迟到的人”。请大家口述。这样,学生既学会了怎样观察人,又学会了怎样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随后,我微笑着说:“刚才那位同学为大家当了一次‘模特,我也为大家‘表演了一把,我们俩的‘演技不错吧。”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迟到的学生消除了尴尬,师生关系也更加融洽和谐了。

某日课前,几个学生不知什么原因发生了肢体冲突。我用“新闻播报”的语气说:“下面请听一则快讯:今天上午10点05分,镇江市新区实验小学六(三)班教室内发生了一起打架斗殴事件,请各位‘记者前去采访与事件有关的人员,弄清楚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并请各位‘记者就此事赶快写一则新闻。”大家当场快速写出了一篇篇新闻习作,并争先恐后宣读。在一片笑声中,学生们不仅把握了新闻写作的要点,初步学习了新闻写作知识,而且明白了冲动打架的危害,当事人自然也知错了。

三、消除紧张心理,鼓励大胆发言

有个学生性格腼腆,容易紧张,每次上台发言都表现得极不自然,摸耳朵,揉鼻子,拽头发,扭腰,踢腿,无所不用其极,样子有点可笑。我笑着说:“看,某某上台演讲先进行热身运动,精彩的故事在后面呢,请大家竖起耳朵听。”众人大笑,台上的学生自然也笑了,他缓解了紧张情绪,很轻松地讲起故事来(“讲故事”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训练方式)。

某女生回答问题时因为过分紧张,所以声如蚊蚋、“气若游丝”,我就用《茉莉花》的曲子唱道:“好一株美丽的含羞草,好一株美丽的含羞草……”同时走到她身旁,轻拍她的背,鼓励她大胆“发声”。该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爱,也明白了“含羞草”的不足。

四、改变内向性格,塑造健全人格

有个学生个头儿不高,却偏偏表情严肃,不苟言笑,少年老成得让我心疼。这天轮到他课前三分钟演讲,只见他迈着方步走上讲台,依然是面无表情,冷若冰霜。我笑道:“我们班最酷的人是谁?严肃得像个‘总统,现在请他发表就职演说。”他终于咧了咧嘴,露出一丝笑容。“看,‘总统举止就是庄重,笑得恰到好处,不像有些同学,笑得东倒西歪好没风度。”此言一出又引得学生们一阵大笑。他终于露出了这个年龄本该有的天真自然、毫不掩饰的笑。也许感受到了大家的友好,渐渐地,他变得开朗了,能与同学讨论问题了,脸上的笑容也不再是稀罕之物了。

五、幽默育人法应遵循的几大原则

恰当运用“幽默法”为什么能给教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对于教师的教育,学生通常有两种截然相反而又互相交叠的心态:一是渴望教师给予正确引导,以帮助他们判别是非,区别良莠,认识美丑;二是对教师的教导表示抵触,过分看重自己的自主能力和自尊心,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所以听不进直接批评。而采用“幽默的批评”,正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它既不是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也不是生拉硬拽、强迫就范,而是在心理趋向的顺应中达到教育目的。正如德国演讲家海因·雷曼麦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

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幽默”的作用,使教育更富成效呢?我觉得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一切教育只能从爱开始,有了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在实践中不论遇到怎样的偶发事件,教师都要从关爱和教育学生的角度出发,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真爱。运用幽默的语言必须“和颜悦色,心宽气朗”(老舍语),那种冷冰冰的讽刺对教育是有害无益的。也只有爱,才能激发教师的语言机智。

其次,一定要结合具体情景恰当使用。不分场合、不分对象、随意“幽他一默”,反而会弄巧成拙。如“执子之手”一例,如果用在男女学生之间就不恰当。在课堂上运用幽默语言,要密切结合教学内容,而不应随便运用与教学无关的幽默语(偶尔为之倒是无伤大雅),原则是不应干扰教学活动,使学生分心。

再次,要加强幽默语言的修养,学习幽默技巧。可订阅有关口才训练的报刊,研究著名主持人、语言艺术家的语言艺术,掌握幽默语言的基本要领,多在实践中练习和运用。

(责任编辑邓蕙)

猜你喜欢
全班学生同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太阳生病了
My class,My home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