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课程涉及到学校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两个方面。与之相应,高职课程设计也应当保持职业教育这一基本特色。而现在学校教育更多关注学生对核心技术和工作方法的把握,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有针对性地完成部分工作任务,但是尚不足以有能力去完成结构复杂而完整的工作任务。以工作分析为基础来进行课程设计,探讨整体把握工作程序,全面介入工作项目的途径。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学会在工作中学习。
关键词:工作分析: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冀俊平(1980-),女,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71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2-0029-03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表现在学生就业时,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以及企业工作经验都将成为用人单位的考核标准。因此,普通教育重视理论指导,而职业教育强调设计与操作。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与企业工作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就高职课程设计来说,以实时工作现状分析为基础,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整套工作的规划能力,评估能力,以及新技术领域的开拓能力。
杜威认为知识是经验的积累,思想的形成建立在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上。他认为社会即学校,人们通过信息交流来学习知识,强调经验和学习环境对于学习者的重要性。本文以“情境学习”为理论依据,探讨将课堂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模式。其核心是课程设计要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完成完整而复杂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懂得学习的实际意义。
一、“情境学习”的特征
学生在学习之前总会带着一些疑问,如“我准备学到哪些知识”,“我怎样去用这些知识”等,这是学习内容的抽象化和简单化描述,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个体的学习过程是在学习情境中建构意义的过程,离不开学习者的生活环境和经验积累。在学习中,学生是意义建构的主体。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紧紧围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换言之,学习是学生在遇到现实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时发生的。因此,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这样的:遇到实际问题——运用已有知识思考——形成自身理解——习得新知识。
情境学习强调学习意义的建构,表现在高职教育中,具体特征如下:
(一)情境学习具有实践学习的特征
实践学习强调学习不只是掌握学问的手段,更是一种社会生存手段。在实践中学习,学习结果也通过实践来检验。同时,实践学习也承认学习过程即意义建构过程也是一种类型的实践,并且通过实践变得更为熟练。情境学习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学习场景,这能够帮助他们学会并习惯于在实践中学习。
(二)情境学习具有合作学习的特征
合作学习就是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进行知识共享、交流、反馈的过程。是情境学习的一种主要学习手段。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有助于知识共享,使大多数学生学到新的知识,同时,合作学习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就业时,企业更乐意接收那些擅交际、懂得信息共享及团队合作的员工,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这些方面的职业素质。
(三)情境学习表现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
在工作场所学习,工学结合,有助于学生从学校到工厂的过渡。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具有如下特征:
1、与某个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是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来学习的。
2、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工作任务的开展是同时进行的。
3、在工学结合中相同的理论知识可能会被用来指导不同的工作实践。
二、工作分析的方法
以情境学习为理论基础,学习与工作情境相结合,课程设计就要以工作分析为前提和基础,而这里的工作分析不是对部分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而是对整项工作进行分析。
(一)对工作进行整体分析的原因探讨
工作分析包含分析由具体工作环节构成的整项工作,具体包括分析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操作过程,工作重点等。现在教育中对具体工作操作过程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值得肯定,而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本文认为其原因在于没有对整体工作进行分析,只有通过工作分析,才能把握工作整体情况,形成更有效的教学策略。而对工作进行整体分析,离不开对每个工作环节进行分析。
本文引用韩国职业教育培训研究会为多媒体开发而制定的一项教育计划,其目的是将计算机课程设计与多媒体产品开发相结合。(相关工作分析见表1)
表1显示了多媒体产品开发中各个工作环节的工作难度、重要性、频度。由于多媒体是由图像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构成的,因此,多数课堂上,授课内容就集中在学习相关软件的应用技术上。而忽略了诸如表1所显示的工作数据分析。这样,学习过程集中在完成核心任务——即多媒体数据开发,而忽略了表1所显示的计划、设计、整体制作、评估等重要工作环节。通过表1也可以看出,多媒体数据开发在工作中出现频率最高。而难度和重要性都不是最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就有义务在计划、设计、评估、使用等方面也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因此,学习过程关注典型工作任务,忽略整体工作分析,会导致学生重视学习应用技术,忽视解决实际问题:惯于被动接受学习,不擅主动学习思考。因此,课程设计建立在工作分析基础上,学生实践学习涉足整体工作进程,更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仍以表1为例,就多媒体数据开发工作这一环节来看,其工作任务是具体而明确的,学生的理论知识也会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去:如工作计划、工作设计、选择多媒体表现方式以及将作者意图融入产品等工作环节。因此,作为项目开发者,首先,应该具备计划、设计、生产、操作、制作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其次,要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创造力、执行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再次,要有反应敏锐、判断精准、表达有力、懂得审美、计划有效等个人潜质:工作效率高,并能表现出卓越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顽强的忍耐力等。最后,还应该持续学习。尽可能的理解更新更全面的专业概念、专业知识。
三、运用工作分析数据来进行课程设计
以情境学习为理论基础,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学习计划也是建立在对工作分析的前提和基础之上的。
(一)基于工作分析的课程结构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实际上就是一些基于工作分析而制订的实践项目。总的来看。课程结构包含通识课程(如基础理论课);实践规范课程(如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程(如实习实训课)等。具体来
看。每门课程中,任何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目标都是部分工作目标,通过对这种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的运行方式,也更加深了对学习意义的理解。
(二)基于工作分析的课程设计
为提高高职学生对整个工作过程的适应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学习的能力,本研究依据泰勒的课程模式和坎贝尔的课程开发模式,做了基于工作分析的课程设计。(图1)
1、分析
这是通过工作分析来提炼学习内容的阶段。在对整体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将整个工作分成几个项目,然后对学生进行项目分工。由于不同的理论基础支持不同的实际工作,因此通过工作学生也能学到相应的理论知识,工作过程也是学习过程。项目分工之后,学生的工作范围确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就被确定下来了。
2、计划
这一阶段是通过工作分析来确定工作目标和学习目标的阶段。整体工作的流程是:计划——设计——项目开发——多个项目的整合——评估——投产。由于整体工作是被分成几个项目来完成的,因此每个项目目标的达成与否都关系着整体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反映在工作成员中,则表现为一部分成员构成一个项目组,而多个项目组构成了整个工作团队,项目的有效完成不仅体现了项目组成员的合作精神和责任心,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学业成绩的实际展现。
3、生产
这一阶段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围绕教学计划,本阶段学生首先要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学习培训,然后通过团队分工合作来执行项目。完成工作任务。在这一阶段的最后学生要进行项目论证和工作成果展示。
4、评估
这一阶段,不仅要对课程进行一般性评估,而且要探讨提高课程质量以及改进教学的新途径。
在实际工作中,只依靠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不足以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复杂而无序的工作。高职学生应该拥有更宽广的视野来分析整体工作过程,并且通过实践工作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其他职业素养。在本研究中,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只是通过教师知识传递来进行的,更多是学生通过工作过程自己获得的,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适应工作环境,而且对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