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啸
冯友兰,中国著名哲学家,作为中国哲学继往开来的关键性人物,冯老经历了坎坷而漫长的一生。
在当年的历次文化运动中,他都被裹挟其中。面对强大的政治和生活压力,冯老没有神智失常,更没有放弃生命,而是顽强地坚持生存下来,坚持不懈地进行他的学术思考和写作。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他的头脑居然能够始终清醒地坚持着他的哲学思考,并最终渡过难关享有高寿,可以说冯老不但创造了学术上的奇迹,也创造了他生命的奇迹,而这不能不引起世人的关注:冯老的长寿有什么秘密吗?
“要忘却成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如果把成败看得太真,就要感到许多痛苦。譬如,比赛足球,胜利了就愉快,失败了就不高兴,把胜败看得太真,就没有意思了。”
不着急的处世态度
冯友兰先生出生于1895年12月4日(农历十月十八日),河南省河县祁仪镇人,祖籍山西高平县。祖上由高平到唐河经商遂定居下来,不到百年成为当地望族。后来因科举取得名分,又成为书香门第,冯老的处世为人,也因此饱浸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智慧。
在冯老身上,一方面是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担得起,一方面是佛、道、禅的“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看得破。正因为有这样的互补,他才能在艰苦多难的环境中活下去。
当别人问及冯老的长寿秘诀时,对中国传统哲学深有研究的他只有三个字:不……着……急。
这三个字精辟地道出了中国人乐天知命,知足常乐,隐忍安泰的民族特性。叔本华说人的存在原是永无休止地受着意志的支配和奴役。中国人似乎看透了一切,绝不会为一餐美味而奋斗得失去胃口,宁愿把琴棋书画、山水乐趣当作人生要义,视功名利禄如过眼烟云:“千金散尽还复来,莫使金樽空对月。”所以一百多年前,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在其所著的《中国人的性格》里,列举中国人性格特征有:节俭持家、不紧不慢、因循守旧、随遇而安、顽强生存、能忍且韧、知足常乐等,应该说,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性格。
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不擅长也不敢和天做斗争,而一般是和自身的欲望做斗争,尤其是儒学一统天下之时,它深刻地提示了“欲壑无穷”的道理,一方面可能极大地限制了民族创新能力并阻滞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人生哲学中又深藏了一种“无欲是福”的智慧,造就了乐天知命的民族特性。生在黄地上,死回黄土中,看似麻木的生活,也自有一份淡泊安适。
这种从容和安适的处世观念,正是冯老长寿的一大秘诀,任何时候都不慌不忙,即使是生病,面对生死之时。1982年9月,冯老在长子和女儿的陪同下游览新泽西的天然动物园,在返回纽约的路上,车轮坏了,一时找不到地方修车只能向路边的车求救。在等待的一个多小时里,车里没有冷气,太阳直晒,车里热如蒸茏。已经非常疲倦的冯老仍像平时一样,安静地坐在车内,没有催促也不焦躁。结果好容易等车子修好了,冯老却晕倒了。
人生境界四重天
冯友兰一生研究哲学,并打通了中西哲学通道,他明白也体悟到了众多的人生哲理,所以他能够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他的“天地境界”就非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冯老提倡正确的生活方式,主张以正确的生活方法指导人生,以求取人生的幸福。而其幸福的途径就是确立正确的生活方法,这就要发挥人的理性作用,就是冯老所说的对于生活的觉解。觉解使人不是被动地适应生活,而是主动积极地安排人生。而且人借助理性,不但能安排好实际生活,还能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冯老强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取决于人对于宇宙和人生的觉解。尽管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大千世界,同样面临生老病死等人生问题,但是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是有差异的,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境界。
另外,现代人生理论问题,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还有现实生活的矛盾,使冯老更加关注人生,从而形成了他的人生境界理论,诠释了他所理解的人生价值。由于世界上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人生境界,冯老认为对人生境界的区别,只能略其小异,而取其大同,所以他将人生境界区别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类型。
对于冯老来说,天地境界是生命追求的最高层次,也是他一生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所以冯老常说:“人与天地参”,在他的心目中,人是与天地等同的。因而冯老不会去为了一己私利而钻营,而是把万事都看得很开。
不计得失淡泊名利
冯老一生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都很低,他的头脑里除了哲学,还是哲学,所以他不计较也没有多少时间计较物质利禄,个人名利这一类东西。
早在1935年,冯老在北平成达师范给学生讲演“青年的修养问题”时就说:“要忘却成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如果把成败看得太真,就要感到许多痛苦。譬如,比赛足球,胜利了就愉快,失败了就不高兴,把胜败看得太真,就没有意思了。我们在一生中,所想做的事不一定都能成功,而尤其是新兴的事业,那更没有把握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一方面应该忘却成败,另一方面也不要希望太切,往往天分越高的人,希望成功的心也就越切。一旦不成功,就垂头丧气,什么也不要做了……这种代表人物,是汉朝的贾谊,贾谊虽然很有才华,但是缺少修养,所以也是不成的。”
冯老不光鼓励学生注意这方面的修养,他自己也是身体力行。1948年冯老毅然放弃海外的优越条件从美国归来,并带回来一个电冰箱。当时这冰箱是清华大学惟一的,即使北京城估计也很少见。然而冯老知道清华大学校医院急需冰箱时,便毫不犹豫地捐出。
一直到晚年,尽管冯老历经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种风霜,饱受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但是冯老并没有将这些放在心上,而是抛开以前,放眼未来。1983年,同庚的冯老与金岳霖两位老先生在做88岁“米寿”(米字拆开是八十八)时,冯老写下两副对联,一副给自己,一副送金岳霖老先生。他写给自己的是:“何止于米,相期以茶;胸怀四化,意寄三松。”意思是期望自己能活到“茶寿”(茶寿是108岁,“茶”字上面“艹”是二十,下面也可拆为八十八),能够为我国实现四化而努力,意寄陶渊明抚松而徘徊的境界,而不计较现实得失,意境高远。如果人人都有冯老这种不计较的精神,相信不但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也是此意),而且国民的平均寿命也会提高。因为不计较就会少生气,少生气病也自然就少了,身体才会健康。
宽容之心以待人
冯老之所以预见中国哲学将来在世界哲学中会大放光彩,是因为他赞同张载:“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因为他觉得西方哲学强调对立面,而中国哲学则主张“仇必和而解”,两者的结合才是完美的。冯老还将“仇必和而解”贯彻到他的为人处世之中。哲学家的为人处世往往不同于常人,而且往往为人所称道,可见哲学与人生处世关系密切,冯老曾有一篇小文章专门论述《哲学与人生之关系》。冯老指出:哲学除了可以养成清楚的思想和怀疑的精神之外,学哲学可以养成容忍的态度和开阔眼界。
正是本着廓然大公的人生态度,冯老在做人方面做到了宽裕豁达,即使是曾经批斗和伤害过他的人。尽管冯老后半生大部分时间都被人批斗,但是冯老对于批判他的人从来没有记恨过,即使在家里也没有对哪一个批斗他的人发过牢骚;因为他知道那些批斗他的人大多也出于无奈,并且他们心里也不好受。所以冯老常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当年红卫兵曾几次抄冯老的家,并把冯老的衣服都锁起来,任夫人找他们要钥匙,他们总推诿不给,冯老就用一个麻袋披在身上御寒,还觉得可以自由使用很好。冯老根本没有记恨他们,还把借给来北京串联的红卫兵的被褥自己拿回来洗。
另外,冯老诸事都为别人着想,尽量减少麻烦。冯老的女儿,著名作家宗璞女士后来回忆说:“朋友都惊讶于我家饭食的粗糙。而父亲从来没有挑剔,从没有不悦,总是兴致勃勃地进餐,无论做了什么,好吃不好吃,似乎都滋味无穷。这一方面因为他得天独厚,一直胃口好。他常自嘲:‘还有当饭桶的资格。另一方面,我完全能体会,他是以为能做饭出来已经很不容易,再挑剔好坏,岂不让管饭的人为难。”
正是因为有一颗宽容豁达之心,冯老才能在被批得体无完肤,又屡逢死别的险恶环境里生存下来,并且到九十几岁的高龄依旧思维清晰,记忆力超强,没有一般老年人的执拗和怪脾气,如果没有博大包容的胸襟和大度的处世观,是没有办法做到这些的,因而即使到了晚年耳目失聪后,冯老依旧平静自如地生活一点也不烦燥。他成了准盲人后,喜欢背诵韩文杜诗,朗诵诗词使他保持安宁的意境和怡悦的心情。这种宽厚闲适之心对于冯老的长寿无疑帮助很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990年11月26日,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吐尽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根丝,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享年95岁。他用自己漫长而传奇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