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高校全程化职业指导的因素

2009-06-01 07:27阮 敏 屈凯萍 郭 佳
职业·中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全程化职业指导职业

阮 敏 屈凯萍 郭 佳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高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职业指导。

一、全程化职业指导的内涵

全程化职业指导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为主轴,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提升就业竞争力为核心,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为基础,以素质拓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体现尊重人、关爱人、发展人和注重开发人的潜能以及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本主义精神为根本,结合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分年级、分阶段进行指导,并使之贯穿大学生活全过程。做为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系统化、阶段化、模块化和实训化等特点。

二、影响高校全程化职业指导的因素

1.学生

学生既是职业指导的对象,又是职业指导的主体,是全程化职业指导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全程化职业指导更强调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互动,强调个人潜能的发挥,强调积极的探索和创造,强调主动而深入的体验。因此,每一个学生都要积极投身于职业训练之中,配合教师开展各项职业训练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自身体验,理解职业指导的目的、作用和重要意义,了解职业指导训练的目标、形式、程序、内容及基本要求,尤其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深入领会,深入学习,真正做到通过全程化职业指导能使大学生增强信心,转变观念,以积极的心态与科学发展的观点对待就业,提升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提高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为创建成功的职业生涯铺平道路。

2.学校

(1)大力营造以就业为主题的校园。学校要充分利用条幅、报刊、电视、广播、广告、照片、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宣传就业理念和就业政策,让全体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了解职业特征和职业发展趋势,了解各种实现就业的方法和途径,了解最新的就业信息和趋势等,营造一种拥有浓郁就业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让全体教职工、全体学生都行动起来,大家都来讲就业,都去研究就业。

(2)努力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校要构建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积极主动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劳动力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招生规模和内部结构(包括招生数量、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等)。一是高校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教学体系应该与市场需求接轨,按照市场导向原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二是加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使教育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符合各行各业的发展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就业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3)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一是充分发挥职业指导教师的核心作用,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其提供更多、更有效的职业指导,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技巧和市场竞争力,探索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二是发挥专业教师的帮扶作用。学校的专业教师都是本领域和行业的专家,他们除了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比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外,对前几届本专业学生的情况往往也非常了解,熟知专业前景,具有专业应具备的理论知识体系和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培养和就业。

(4)加强大学孵化基地的建设。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产学研的水平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人才培养基础的重要指标。由于历史原因,不少高校只忙于简单的人才培养,而没有关注市场需求,以致不少大学生就业困难。国外办学经验表明,加强学生的创业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通过建立自己的孵化基地,让全程化职业指导能贯穿于学生在基地实践的全过程,这对培养创业、创新型学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3.政府

劳动者的充分就业是政府应当肩负的神圣使命。《就业促进法》明确了政府有促进就业的义务和责任。就业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各级政府能否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加社会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经济学观点来看,就业难主要是因为大学生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数量与结构失衡的矛盾,即就业岗位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只有扩大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与产业结构,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和吸纳更多大学生就业。二是各级政府能否充分用好政策调控手段,出台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到基层、到欠发达地区就业的政策(如从户籍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专业职称评聘、贷款、税费征收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鼓励扶持),激发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欠发达地区建功立业、自主创业热情。三是各级政府能否使各用人单位转变用人观念,营造宽松、公平的用人环境,在全社会营造起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宽容失败、容允个性的文化氛围,共同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这道世界性难题。四是各级政府能否设立相应的培训机构,根据市场信息长期提供基本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免费培训各类人才,增强劳动者的技能。同时,还要通过媒介及时向劳动者发布职场的基本信息,使劳动者能根据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时调整和采取应变措施,有效地避免劳动岗位和技能的简单重复等。这些都会对高校全程化职业指导的顺利开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4.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职业归为八个大类1838个职业,工作岗位更是数以万计。进行全程化职业指导仅仅依靠高校和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民间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来进行职业指导与培训。目前,高校和政府只能提供一般的、最为基本的职业指导服务,对于专业性较强、、要求较高的特殊技能和要求,只能依靠民间组织、行业协会来进行。

5.家长

学生的进步,离不开家长的帮助。要动员家长一起关注全程化职业指导,让他们理解当前就业形势和政策,理解实施职业指导的目的、程序、方式、内容,理解学校将为学生提供永远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援助的理念。当然,要特别注意多和家长共同切磋,共同讨论,他们的生活经验、职业经历都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有了家长的支持,学校的指导会更上一层楼。但应当认识到,由于各种局限,他们毕竟不是职业指导方面的专家。为了使他们的帮助更加有效,应当主动向他们介绍职业指导的内容,求得他们的最大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

6.网络

建立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是在新形势下做好全程化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当充分发挥互联网方便、快捷等特点,在就业网上开通职业测评系统、职前培训系统、就业专家讲坛、网上互动咨询、在线职业指导等指导项目。同时,还可以通过与教育部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网、各地市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著名高校网站以及知名企业网站实现链接,共享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信息。

总之,高校全程化职业指导是一项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工程,它必须得到政府、社会、家长、学生等多方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才能有效开展,实现预期的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全程化职业指导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我爱的职业
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探析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全程化探究
构建全程化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学习资源平台设计与构建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