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就业不稳定因素与对策探析

2009-06-01 07:27高云全唐伶俐
职业·中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中职职业

高云全 唐伶俐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大部分中职学校开始走出了办学低谷。中职学校更是把90%的毕业生送往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但随着毕业生外出就业数量的增加,实习就业的质量、稳定性、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也摆到了各中职学校的面前。从近几年就业安置工作的情况来看,中职生就业现状可以用“中职学生就业率高,但就业稳定性不高”来描述。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服务就业,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已成为中职学校发展中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就业稳定的因素

1.心理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

中职生就业时正处于16~18岁的青年初期,涉世不深,缺少生活经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到新的工作、生活环境后一时无法适应,不能理智、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借想家或身体不适等原因离职,从而直接影响了就业稳定。

2.职业价值观模糊不清

中职生普遍没能清楚地认识自我,对个人的职业生涯缺乏长远的规划,遇事分不清轻重缓急,在需要做出重大决策时往往意气用事,缺乏主见,随波逐流,做事缺乏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一部分学生在择业和就业时经常受社会舆论的影响,歧视一线劳动者。就业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个人的内在素质和发展潜力,找不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就业中仅仅盯着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讲究所谓“专业对口”,而忽视自身的发展潜能,给就业带来局限性,更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3.就业期望值过高

许多中职生在就业时不能给自己合理定位,对自己的前途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幻想。认为自己读了几年中职,就不是普通的打工者了,自以为是有知识、有技术的人,环境好、待遇高、工作轻松的岗位才是自己的理想之地。挑剔用人单位和工作岗位,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想一步登天脱颖而出,缺乏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还没能从学生转变为熟练工人,技能有限、经验缺乏,尚未能独立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甚至还处在企业的培训阶段,就希望马上产生效益,获取优厚的报酬,表现得急功近利。另外再加上就业时,一般都是学校集体组织推荐,他们不了解人才竞争残酷的现实,不懂得脚踏实地的成功之道,这些学生很难在一个岗位上长期稳定地干下去。

4.怕苦怕累,缺乏团队精神与责任心

现在的学生普遍表现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准备。在就业过程中,面对激烈的竞争和艰苦的环境及工作压力,胆小怯懦,怕苦、怕累、怕脏,更甚的是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无视流水线的工作特点,无视企业的利益得失,缺乏应有的责任感,难以在企业立足。

二、提高就业稳定性的对策

从学生到工人,从学校到企业,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有一个角色转换和环境适应的过程。要让每一个学生走好这个“人生的跨越”,保障就业的稳定性,必须从中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加强对中职生的就业指导及就业后跟踪指导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拥有过硬的技能,指导学生正确择业和就业,为中职生量身定制适合他们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1.加强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学生思想品德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的质量,应坚持以德育人的教育原则,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学校的各级组织、全体教职员工齐抓共管,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劳动育人、活动育人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集体主义观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团结协作精神和自尊自强自律的意识,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风尚,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提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中职学校生源质量差,普遍表现为文化基础差和厌学情绪严重,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思想教育,逐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克服厌学情绪,变厌学为乐学、好学、会学。在抓好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要加强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来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教学设施,采用现场教学、社会调查实践、实操训练手段,使学生逐步掌握本专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让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拓宽就业渠道。

3.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指学生将来从事不同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一般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及处理好职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关系和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懂得团结合作的原则,懂得诚信为本,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遇事以大局为重,多考虑别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锻炼宽容与忍耐等品质。

4.做好具体择业指导

现在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虽然比较高,但大多数中职生在择业的紧要关头往往表现出紧张、兴奋、忧虑于一体的矛盾心态,缺乏主见,容易跟风。因此,加强就业指导对中职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知道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要眼睛只盯着轻松体面的工作,要根据自身特点及潜能就业,只要适合自身发展的就是正确的。第二,一开始目标不要定得太高,应知“万丈高楼平地起”,要量身定制,切合实际,千万不能急功近利,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第三,作好吃苦的思想准备,要克服娇气,学会独立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遇事不逃避、不退缩,要想到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别人行自己也一定能行,要有不服输的意志力。第四,加强创业教育,使学生懂得职业生涯规划,学会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通过努力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当然,走向成功的道路是坎坷的,成功的目标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应该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心态对待工作,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地干,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岗位上站稳脚跟,为自己的事业迈向更高层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到达成功的顶点。

5.以生为本,搞好就业后的跟踪指导和管理

(1)与学生保持联系,鼓励适应社会。学校负责就业的老师要经常打电话(或上网QQ聊天)关心他们,有问题及时找他们谈。学生也非常愿意给学校打电话,向学校老师诉苦、抱怨。学校应在心理上安慰他们,用学有所成的优秀毕业生的成功人生经验疏导他们,鼓励他们积极适应社会,这种精神上的安慰和心理上的疏导是提高学生就业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2)走访用人单位,意见双向反馈。学校要选择几个学生就业比较集中的单位去了解他们的工作岗位变化和薪酬、生活状况;了解学生对企业的满意度。与用人单位的基层领导沟通,一方面听取用人单位基层领导对学生就业后工作情况的意见,另一方面向用人单位基层领导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以便他们了解学生。同时,也要把用人单位基层领导对学生工作情况的意见反馈给学生,对表现好的给予鼓励,差的予以批评帮助。这种方式更能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更能促进学生好好工作、适应社会。

(3)派遣驻厂老师。对于学生就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在学生进厂初期(前三个月),可由学校选派老师实行驻厂管理,帮助学生度过从学生到工人从学校到企业这个心理适应期,现场解决学生的问题,做好学生的稳定工作。

(作者单位: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中职职业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