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梅
摘要:课堂心理环境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作用已被众多研究证明。本文试图从讨论其定义及重要性开始,结合教学实例详细论述开放、全面参与、探究合作、以学为主和多样互动等五条原则,探索创建积极的英语课堂心理环境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的定义及重要性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教学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寻求改善教学环境的途径和方法,探讨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的标准和策略,已成为近几年教学改革研究的焦点。
澳大利亚著名的教学环境问题专家弗雷泽(Barry J. Fraser)对教学环境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教学环境是课内各种因素的集合,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社会气氛等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境,认为教学环境就是课堂环境。课堂环境又叫班级环境或课堂气氛,是课堂内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物质和精神因素的总称,分为课堂实物环境和课堂心理环境。后者是指学生或教师对所处的班级或课堂的知觉或感受,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态度、教学策略和课堂活动等。相对于静态的实物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环境。
有学者认为,构成教学心理环境的因素十分复杂,包括:(1)人际环境,如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2)集体气氛,如班风和校风;(3)教学气氛,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心境、态度、情绪和课堂秩序;(4)个体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个体心理发展水平、个性特征、动机和抱负以及焦虑水平等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课堂心理环境是课堂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学活动的成败与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劣息息相关,不同的课堂心理环境会把教学活动导向不同的境界和水平,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认为,人都有优良的潜能,都有成长与发展的天性,只要条件许可,都可以发展成为个性健全,富于创造性的人。教育的作用就是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长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来,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如果学生能处在个人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环境中,就能进行得体的行为和有效的学习。
综观国内外关于课堂心理环境的研究,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课堂心理环境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关系是研究最多的领域。高斯威齐瓦(Goh.Swei Chiew)于1995年研究了小学数学课堂心理环境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课堂的凝聚力越强,学生的成绩就越好;学生感受到的冲突越多,其测验分则越低。李秉德教授在国内教学论研究领域是最先倡导和推动教学环境研究工作的人,他在《教学论》一书中阐述了教学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大学生喜不喜欢上英语课,除了个人因素外,与课堂学习气氛有直接关系。61%的学生认为如果课堂气氛轻松自由,他们会积极参与讨论,愿意使用英语交际;73%的学生希望课堂学习气氛更宽松、更自由,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发言和讨论,不喜欢教师点名回答问题,不喜欢教师照本宣科,进行满堂灌,希望课堂学习方式多样化、现代化、多媒体化,希望通过生动形象有趣的方式学到新知识。调查还表明,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劣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感受,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参与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要创设一个能使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效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消除不良影响因素,创建一个真正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使学生的情感和学习都达到最佳状态。
创建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的五条原则及现实应用
结合调查结果和相关的理论研究,针对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教学资源,我们提出了创建积极英语课堂心理环境的五条教学原则(见图1):
(一)灵活开放原则
开放性教学必须在教与学上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开放。首先要实现教学时空的开放,突破封闭的传统教学,积极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时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活动,有机会表现自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态是轻松自由的、不受拘束、不受压抑的。其次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开放,不断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实施新式的教学方法,如引导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问题探索法等,为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提供土壤和氛围,激发产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把控上要具有灵活性,赋予教材以广阔的现实背景,提高教材的开放度,不拘泥于固定教材,要善于拓展思路,旁征博引,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上要灵活多变,善于根据具体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次要实现在教学评价上的开放,由单纯的知识评价向知能并举的全面素质评价转换,评价方法由形成性评价取代终结性评价,评价主体也由教师向全员评价转化。通过对比发现,积极开放的课堂环境相较传统的课堂环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见表1)。
例如在教授《新编实用英语》第一册第5单元“Weather Forecast(天气预报)”时,教师提前布置任务,把学生分成小组,抽取不同任务,进行课前准备,有的动手做天气预报的图标,有的模仿中央一套天气预报员进行中文播报,有的上网去下载现实中英语天气预报的场景,更有的大胆尝试用英文播报,大大提高了教材的开放度、教学的灵活性以及学习的有效性。
(二)全面参与原则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主体,授课内容偏重于文章结构分析、语法学习和难句理解等,满堂灌的授课形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单一的内容和千篇一律的讲解也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能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改变现状,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学模式、前沿的教学资料和新鲜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学生的全面参与创设一切条件。“全面参与”在内容上包括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参与和行为参与,在方式上包括学生脑、口、手、心等身体的全面参与。要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拓展学习领域,走进生活,或上网、或调查、或讨论,通过自主探索或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总之,学生不再是听众和观众,而是活动的主角,舞台的演员。
例如笔者在教授《Education》章节时,先提供几个热门话题让学生谈论,激发其学习兴趣,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8组,每组6个人,由学生推荐或自荐产生组长,然后分工合作,有人负责朗读课文,有人负责翻译句子,有人教新词难句,还有人专门负责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家各司其职,共同探讨,集思广益,有的写有的说,还有的翻书查字典,更有的通过手机上网查资料,课堂气氛极其活跃,全班学生都融入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三)探究合作原则
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等人的研究,一般认为学生眼中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包括与教师之间积极的人际关系;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单独学习的机会以及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机会。根据艾莫(Emmer)等人的研究,一般认为教师希望的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包括:人身安全的环境、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师生之间的合作。这都与高校教育的目的恰好相符,其中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探究力以及合作精神。所以,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个人探究、合作研究创设条件和途径,鼓励学生参与到创新性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