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斌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备受广大教师青睐,已成为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和提高数学技能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笔者认为,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以下四个误区,值得研究和思考。
误区一:重“过程”无“意义”
当前,很多教师认为课堂上如果没有小组合作学习就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算不上一节好课。因此,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泛滥,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都要学生合作讨论,甚至要好好讨论上几分钟。试问:这样的小组合作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是为教师自己身上“贴金”呢?
误区二:重“形式”无“实效”
当前,很多教师在备课时都想方设法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这充分说明教师的观念在转变,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很多课堂上教师只注重“形式”上的合作,纯粹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没有一点实效。如课堂上,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有的小组刚刚进入角色,教师就喊“停”了。这样的小组合作,学生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误区三:重“讨论”轻“思考”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教学流程:教师出示思考题——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乍一看,流程清楚,学生活跃,参与面广,似乎学生的主体作用真的发挥了。然而再一想:作为具有思维独特性的个体——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得到保证了吗?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开始讨论,只能使讨论停留在肤浅的层次上,这样的讨论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误区四:无分工,放任自流
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小组讨论热热闹闹,但仔细观察,发现有的学生一言不发,小组合作成了优秀生表演的舞台,学困生只能是“陪太子读书”。这是因为分工不明确而导致小组合作效率低的原因之一。而且通常情况下,学生讨论的时间正是教师无事可干的时候,教师要么在讲台前等待学生,要么象征性地到学生中间走上两圈,再则就是做自己的事,如看看教案、准备练习题等等。
对策:
1.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意义的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又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小组内不仅可以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看法,也可以了解和借鉴他人的想法,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能更好地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精选合作学习内容。
恰当的学习内容是保障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前提。一是要选择个体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让学生体验合作的重要性;二是选择意见有分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各抒己见,在争辩中思想与思想、智慧与智慧发生碰撞,进而产生1+1>2的效应。
3.恰当把握合作时机。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要把握好恰当的合作时机,促进小组合作深入进行。
①小组合作学习是以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因此,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②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问题时。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教师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没有让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学生今后再遇到此类问题还是不能独立解决。此时,组织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展开讨论,教师适当指导,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当学生仅靠个人思考不全面时。一个人认识问题往往有局限性,很难将问题考虑全面,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组内的学生相互讨论、相互补充,查缺补漏,从而对数学问题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
4.明确小组个人责任,使学生会合作。
建立学习小组只是为学生的合作提供了可能,要使学生真正合作,必须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一是要选择一名威信高、协调能力强、有责任的学生担任组长,用他的魅力影响组内成员;二是要分工明确,让组内每一个成员都有事情做,特别要让学困生有事可做,让他感到组内缺了他不行;三是组内成员分工要定期轮流,让每一个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便于他们更好地合作。
5.教师灵活参与,为学生思维指明方向。
学生在合作学习,教师此时应干些什么呢?我认为,教师只有深入小组内,才能随时关注和掌握学生合作的进程以及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调控,同时给予巧妙的点拨与导向。事实表明,有时教师短短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简单的手势,就能把学生从思维的误区中拉出来,让学生“顿悟”,使之豁然开朗。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只有积极探索出现的新问题,冷静思考,积极研究,不断调整,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所秉持的各种理念更好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