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双
现在的吸血鬼文化把危险的成分都拿掉了,留下来的是很安全很纯粹的迷恋。
最近一年来在美国兴起了一个吸血鬼文化热。小说作家斯坦佛尼·迈尔的长篇小说系列“暮光之城”取代了来自英国的舶来品《哈利·波特》成为本土青少年最欢迎的畅销书,这部小说以及由此改编而成的电影,是这一吸血鬼文化热的最亮点。其实这个现象遠远不只局限于迈尔的作品。美国有线电视推出了一个题为《真正的血》的电视连续剧,收视率也不俗。还有前一段时间畅销书榜上有名的一本题为《傲慢与偏见以及僵尸》的书,作者塞斯-格兰姆·史米斯一半恶搞地将简·奥斯汀的名字也列了上去,作为合作者,仿佛还要与奥斯汀分稿费的样子。
西方文化中的吸血鬼故事实际上就等同于中国的《聊斋志异》,讲的都是不能为文明社会所接受的欲望。一个穷书生在荒郊僻野里邂逅一位女鬼,产生了一段不了情,这和吸血鬼故事中的那个黑暗人物对于少女不可遏制的吸引力是同样的东西,代表的都是一种越界的快乐。如果要说区别的话,也许西方的吸血鬼大多是发生在城市里的故事,和农业社会的幻想不同。还有,就是性别上的差异。吸血鬼多为有贵族身份的漂亮男子,极其性感,同时也非常黑暗。有的吸血鬼还是双性恋者,比如美国南方作家安·莱斯笔下的莱斯塔特。
西方的吸血鬼从来是一种另类文化的象征,可能是性别上的另类,也可能代表了某种波希米亚式的人格,很有魅力,服饰很讲究,有很多情人等等,比如诗人拜伦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有一些吸血鬼的故事实际上是以拜伦做原型的。
但是美国这次的吸血鬼热有点异常的变化。“暮光之城”讲的是一个有钱的吸血鬼家庭来到一个小镇上定居,他们的儿子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青年,英俊,富有,而且对女人非常好。女主角反而是个貌不惊人的女孩子,没有什么出众之处。男孩子一开始对于女主角表现得非常冷淡,实际上是压抑自己的欲望,最后终于讲穿了,两个人开始相爱。
“暮光之城”对于吸血鬼原型的修改,主要在于在这部小说里,吸血鬼非常懂得自律,决不会滥杀无辜。这部小说中的吸血鬼自称是“素食者”,也就是说他们只吃动物的血,不吃人血。男孩子对于女孩子一开始十分排斥,也是因为她的味道对他十分具有吸引力,几乎使他越界杀人。他成功地战胜了自己的欲望后,还非常自律地不和她做爱,为了避免一时激动伤害到她。而且他对于感情非常专一,决不像拜伦那样四处留情。这个吸血鬼非但不是黑暗势力的化身,简直就是文明社会中的道德楷模了。
结果很多女孩子对他都喜欢得不得了。小说的女主角是一个毫无性格的人,据作者说这恰恰是有意设计的。因为她平凡,任何一个女孩子都可以“钻到她的身体里”,任何人都可以认同她对于吸血鬼的美男子的迷恋,因此爱上这本书,成为这个系列的忠实读者。也就是说,现在的吸血鬼文化把危险的成分都拿掉了,留下来的是很安全很纯粹的迷恋。
电视剧《真实的血》也是同样的路数。里面的吸血鬼好像就是社会上的一个另类社群。他们和普通人生活在一起,尽量减少和主流社会的冲突。实在需要满足自己的饥渴时还会说一句“对不起”。这样的生活实际上是没有阴暗面的。
这和早几年的吸血鬼文化可真的不同。比如前几年有一个电视连续剧叫做《巴菲吸血鬼杀手》,讲的是一个很有个性的金发女孩儿巴菲,十分勇敢地与吸血鬼开战的故事。巴菲很流行,是因为很多女孩儿都觉得这个电视剧表现了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所要面对的恐惧和困难。巴菲给了她们勇气。很多文化研究者对于这个电视剧都比较认可,认为它改变了以前流行文化中性感的金发少女所惯以扮演的受害者的形象。
还有著名作家安·莱斯的吸血鬼系列也是承继经典的吸血鬼叙述,把吸血鬼描述成我们生活中不能抑制的那种危险的吸引力。她创造出来的吸血鬼和她所居住的城市新奥尔良的巫术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她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夜访吸血鬼》,正是由好莱坞的两大美男子汤姆·克鲁斯和布莱特·皮特来扮演的吸血鬼。
现在的吸血鬼文化具有试图把另类文化收编的倾向。它越来越成为少女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很能为少女的妈妈们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