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慢些走好吗?

2009-05-30 17:37马红漫
新民周刊 2009年31期
关键词:太阳能新能源发展

马红漫

在股票二级市场,每次调控部门的声音都会成为新能源板块整体拉抬的动力。

新能源产业被各方寄予了厚望。在近日召开的“促进新能源发展工作会议”上,国家电网做了一个大胆的预测,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2.9亿千瓦,约占总装机的17%,远超此前《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设定的目标。

事实上,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正式颁布后,政策层面已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多次规划。而随着金融危机的阴影蔓延至今,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提振经济的新引擎,新能源也因此被赋予了扭转金融危机的历史使命。当然,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能源需求量一直十分巨大,发展新能源的确是保障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

恰恰因此,新能源行业受到调控部门的重视实乃在情理之中,同时也成为了资本最敏锐的“神经末梢”。在股票二级市场,每次调控部门的声音都会成为新能源板块整体拉抬的动力。今年3月26日,财政部等部门“加快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的声音甫一发出,新能源板块立即闻风而动,甚至让多只股票涨停。在实体产业领域,嗅觉敏锐的民营资本同样也对新能源“磨刀霍霍”。在陕西,一些民间投资本资联合掷出70亿元巨资,准备打造一个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园。

应当看到,的确只有这些手握重金的投资者,才具备涉足新能源产业的基本资质,但是仅仅拥有重金却未必能够保证产业投资的回报。强大的资金实力只是第一道门槛,对核心技术的掌控才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遗憾的是,我国目前的产业资本还难以逾越技术上的短板困境:风力发电机兆瓦级以上的生产主要依靠技术转让;光伏电池生产的关键设备和原材料大都需要进口;生物液体燃料的关键技术尚未掌握。核心要素的缺失,导致该产业低层次的重复投资泛滥,资源浪费严重。如今,浙江60家规模以上的光伏企业,正常生产的仅30家左右,另一半则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的状态。2008年,有几家企业已经花巨资购买了国外光伏生产线,但遲迟不敢上马。

新能源虽然贵为新兴产业,但是仍然要遵循基本的市场规律,这一点与传统产业并没有差别。具体来说,即便新能源项目发展得如火如荼,如果没有下游产业市场的消化,则极有可能演变为一场自娱自乐的“秀”,而国内掣肘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正在于此。典型的例子便是,西北、东北和华北本是我国风电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但这些地区大部分处于电网产业的终端,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因而难以对当地的风电资源进行充分有效利用。就全国来看,尽管风电装机容量在2008年底已突破1200万千瓦,但其中仅有8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入网发电,多余的400万千瓦则白白浪费。国内市场的狭窄,倒逼许多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太阳能产业也是如此,由于国内市场需求萎靡,中国的太阳能企业的主要工作是,从欧洲和日本高价进口晶体硅,加工制成太阳能电池后,再返销回海外地区,其实质不过是在为国外环保事业在“打工”。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迹象却已经非常明显,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还是对发展相关产业乐此不疲。全国目前约有十余个省份将新能源作为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上百个城市在做新能源发展规划。新能源已经成为高风险、过度竞争的产业。究其根源,太阳能等新能源能够带动等多个产业的发展,可以快速拉动地方GDP增速指标,进而提升现任行政部门的政绩。

由于企业盈利冲动和地方政府的短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无序发展初露端倪。国家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设想可谓宏伟,但在实际执行上却不可能一蹴而就。宏观政策规划、微观技术跟进、相关产业配合等诸多要素成为了这一蓝图实现的必要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能源产业还需慢些走才好。

猜你喜欢
太阳能新能源发展
应用广泛的太阳能无人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太阳能可以这样玩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太阳能虚拟窗
2016《太阳能》与您同行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