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2009-05-29 09:04鸿陈和祥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学生

金 鸿 陈和祥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作为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和锻炼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文章通过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和在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0世纪90年代中期,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学说从欧美传入中国。作为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生涯规划已经引起了国内大企业的广泛重视,并逐步被引入到高等学校的学生就业教育中。就本质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对学生以职业要求为目标的管理,通过让每个学生明确其职业目标,使之自觉地按预期目标的要求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这样,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高职院校的学生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统计资料,2005~200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338万、410万和495万。但是,企业招聘的大学毕业生数并没有和大学毕业生数同步增长。根据人事部的相关统计资料,2007年全国人才市场职位供求比约为1∶2.51(职位数为1,求职人数为2.51)。在职位需求中,对研究生学历的需求占5.80%,本科学历的需求占44.10%,大专及以下学历的需求占50.10%。求职人员中研究生学历的占5.40%,本科学历的占41.70%,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52.90%。可见,目前处于大专学历层次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如果考虑到本科学历层次和未就业学生抢占就业岗位等因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处境更加困难。因此,必须理性地思考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学生急需职业生涯规划

为了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我们一方面通过电话、网络和走访等方式联系本院已毕业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在校应届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此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为96%。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之处在于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职业倾向性。也就是说,大部分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将直接面临就业问题。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没有给与足够重视,对在校学生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仍然比较匮乏,以致部分学生没有完整的自我概念,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较明确的计划,不能准确进行职业定位。这次调查发现,58.33%的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没有规划。目前,受访的已毕业学生的工作现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工作情况比较理想,已经定居工作地;由于离家较远或身体原因,酝酿变动工作;工作压力大,仍然坚持边工作边深造;自己艰辛创业;频繁更换工作等。根据与他们交流所得到的信息发现“频繁更换工作”的毕业生从来就没有给自己做过职业生涯规划,而“工作情况比较理想,已经定居工作地”和“工作压力大,仍然坚持边工作边深造”的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发展做过详尽规划。比较两者,我们认识到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十分必要。

在受调查学生中,有72.92%的人认识到了学习期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这说明高职院校学生已普遍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这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策

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舒伯(D.E.Super)说:“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涯形态,而良好的生涯形态,容易使事业获得成功,不好的生涯形态,将使事业一事无成。”既然高职院校已认识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又有广泛的学生基础,就应该更加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使其持续增值。

积极引导,树立正确的观念应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自己的发展前途,不能指望别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同时,引导学生不要仅仅考虑行业、企业和职业如何匹配自己,更要考虑自己如何匹配对方。

注重培养,锻炼必需的能力在求职的困扰上,有34.93%的受调查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是制约自己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见表1)。对这些能力进行分解发现,求职过程中最大的难题首先是“自我表达能力”欠缺,比例高达33.33%,其次分别是外语能力、专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见表2)。这说明高职学生个人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因此,要加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使学生能够夯实自己职业生涯中所必需的能力。

联系实际,创造真实的情境在受调查学生中,绝大部分学生希望获得更多类型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其中选择“长期深入企业实习”的比例达到39.58%(见表3),说明学生还是比较关注社会实践的。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和深化自身认识的重要途径,应对社会实践的意义和功能进行拓展,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使学生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对其所学专业的应用及其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有比较强的感性认识。通过专业性和职业性强的参观、考察及实习,使学生不仅在心理上接纳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也进一步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例如,2008年初,我院微电子工程系电子电路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进入昆山市某印制电路制造企业进行实习的过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知识,也使得学生了解了企业的用人标准。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仅仅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充当“推销员”是不够的,应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学生必修的素质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这对于学生提升个人竞争力、学校长期健康发展、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心怡.高职高专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4,(5).

[2]于秀芝.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对策[J].大连干部学刊,2006,(1).

[3]汪洪斌,王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和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5).

[4]丁杰.国际职业生涯教育的经验[N].中国教育报,2007-01-03.

[5]人事部.2007年四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及分析[OL].http://www.gov.cn/gzdt/2008-01/29/content_873639.htm.

作者简介:

金鸿(1961—),男,满族,江苏南京人,工学硕士,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工程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微电子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

陈和祥(1981—),男,江苏建湖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工程系助教,研究方向为生物环境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