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研室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09-05-29 09:04程远东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教研室高职院校现状

摘要:教研室是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的基层单位,教研室工作的开展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文章客观地分析了高职院校教研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研室;现状;对策

教研室是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的基层单位,担负着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研究、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等重要任务,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对加强教学管理、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研室工作的状况和水平不容乐观。

教研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大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成,因此教研室的建设极不规范,更谈不上创新管理,工作上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研室的功能定位存在偏差,职责不清 教研室职责不清,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教研室应承担的职责不清,人们习惯认为教研室是一般性的事务组织,教研室的工作只是处于一般性行政事务或一般性的教学事务之中;二是教研室主任的职责不清,教研室主任往往只是在学期初安排教研室课程分工,在期中教学检查时参与听课,在期末组织阅卷、参与工作总结和评优,没有形成严整的、制度化的管理机制,在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中没有充分体现教研室主任的牵头作用;三是教研室成员职责不清,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的意义认识不够,不能形成学术氛围。

人员结构不合理,教研水平偏低 目前高职院校教研室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师生比不合理,绝大多数院校超过1∶20,部分民办学校甚至更高。师资数量的严重不足,势必造成教师工作超负荷,教师疲于应付教学任务,无暇顾及学习、科研和实践锻炼,这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发展,也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二是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双师型”教师缺乏。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师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尤其缺少高级技术专家和“双师型”教师,这样的师资状况难以支撑高职教育;三是体现专业发展能力的专业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匮乏,教研室中老中青教师比例失调,有的学校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的70%,大多数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一般,教学理论知识贫乏,怕吃苦,缺乏探究精神,责任意识淡薄。这将直接影响教研水平、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

教师认识不到位,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处理不够恰当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研活动只是表面上的简单交流,趋于形式化,对职业性研究的时间不长,理论不深,许多反映现代社会、现代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思维并没有很好地研究,教研的内容不够超前、方式不够新颖。同时教研理念陈旧落后,仍停留在中专水平上,由于原来长期从事中专教育,传统的“科研与中专教师无关论”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教师,多数教师仍停留在中专的认识水平上,认为搞不搞科研无所谓,还有的教师认为“平时教学工作忙,哪有工夫搞教研”,这些思想观念已经跟不上当今科技进步与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高职院校教研室科研协作功能的实现。

日常管理不规范,教研室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不够到位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规范化的教研室管理制度,包括教研室管理、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制度,即使一些学校有制度,也流于形式。二是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地点和时间没有保证。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教研活动室就是教师办公室,其设备相对行政部门来说也极为简陋,现代化办公设备较少。通常教研室每周活动一次,每次半天或两节课时间,而由于种种原因,事实上教研室很多时候整个学期也难得召开几次教研会,少有的几次会议,大多例行公事,应付检查,而且时间极为短暂。三是教研室主任待遇相对较低,且政策极为不稳定,导致教研室主任队伍不稳定,工作不积极、不主动,难以展开有效的工作。

教研室业绩考评体系不完善,缺少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对教研室工作监督、考核以及对教研室业绩的考评体系不完善,缺乏对教学、科研的监控机制,信息反馈慢。同时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办法单一,一般在学期末由教师个人小结,组内教师互评,评价体系中主观成分多、客观成分少,这些都不利于调动教研室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加强教研室建设和管理的措施

加强教研室的建设和管理,其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要加快教研室制度建设 要加强对教研室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教研室的性质、任务和职责,强调教研室的重要地位,加快教研室制度建设,主要包括教研室活动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对话交流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学技能训练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师与学生沟通制度等,做到按章办事,有章可循。同时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做到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职责分明。

要重视教研室主任的培养和选拔 教研室主任的能力与工作责任心是教研室工作开展好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重视教研室主任的培养和选拔。教研室主任应是本专业的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是教学管理的内行和专家;同时还应具备认真的治学态度,扎实的业务功底,无私的奉献精神,并得到教研室教师的信任和支持。所以,学校要作好教研室主任的选拔与培养工作,把教研室主任纳入专业带头人培养体系,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原则,培养优秀的教研室主任。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竞选教研室主任,打破年龄、资格、职称的限制,综合考虑其教学、科研、组织等能力以及奉献精神,做到“能力强者上,能力弱者下”。

要加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培养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高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专业教研室要加强与行业、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基地,组织专业教师到基地学习、实践,校企(所) 深入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有条件的院校也可利用本校技术力量开展科技服务或兴办校办产业。在产教结合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同时通过专、兼职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现有教师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双师”结构的优化。

要丰富教研活动内容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重心正转向内涵建设。因此,教研室活动开展的实质内容是要丰富内涵。一是教研室要积极探索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研究。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研室应根据行业的发展和需求,根据就业的方向,积极鼓励教师从事教研、科研工作,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举行专题研讨,在职业教育的方针和性质上,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敏锐性,深化教学改革,以最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二是教研室要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上,必须从观念上实现从学科体系到行动体系的转变,加大项目课程的研究和实施,使课程与岗位、工作过程有机结合,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精品课程。三是要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教研室要及时组织制定实验实训室建设和管理规划,保持实训设备的前瞻性,并与教学计划和专业发展相适应,与就业岗位环境相适应;组织实施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造,不断改善教学和科研工作环境,同时有计划地开发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实验实训管理和技术人员队伍的培养,不断提高其实验实训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保持实验实训室正常运行,为培养职业技能突出的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要建立教研室考评激励机制 教研室的管理评价要本着“奖优罚劣”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奖励与交流措施,增强教研室的活力。学院应把每学年评选一次优秀教研室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加大优秀教研室的奖励力度,评价方案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比条件既要重目标,又要重过程;既要重文字依据,更要看实际效果;既要看科研,又要看教学,奖励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通过评优活动的开展,将会产生全方位的激励效应,引发一马当先、万马奔腾、你追我赶的局面。

高职教育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需求,而高职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尚处于发展与摸索阶段,教研室工作更是如此。总之,高职院校教研室工作只要遵循“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建设”的宗旨来开展,相信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研室工作必将有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白夜昕,胡晓萍.高校教研室制度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3).

[2]朱国奉.高职院专业教研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西部,2007,(22).

[3]何同林,冯丹.高职院校教研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教管理,2007,(5).

[4]许艾珍,杨德山.关于高职院校教研室建设的思考和实践[J].职大学报,2007,(4).

[5]刘民乐.浅论高校教研室的建设与管理[J].运城学院学报,2008,(2).

[6]曹克广,张连生.浅谈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教研室建设[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

作者简介:

程远东(1971—),男,四川广元人,硕士,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通信技术。

猜你喜欢
教研室高职院校现状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走进大山里》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