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著 陈秀娟 译
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经验感受很少同时发生。例如,我工作时很专心,那是因为我必须集中精神,才能做好老板交代的任务。然而,我平时却不见得乐意这么做,因此我的内在动机略嫌薄弱。同时,我又为儿子青春期的古怪行为担忧,因而心思虽部分集中在工作上,却并没有完全投入其中。这并不表示我的内心一团混乱,只不过意识有些零散,思想、情绪及意图一会儿集中一会儿散去,形成几股相悖的力道,将我的注意力扯散。换个例子,下班后我喜欢与三五好友喝两杯,但也会一面为自己迟归感到内疚,一面为自己浪费时间与金钱而生气。上述例子并非罕见,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很少因心、意、念的同步而内心涌现宁静。意识中,欲望、意图及思绪总是相互抵触,我们很难化解其中的分歧,使它们齐步前进。
然而,当我们处在有些活动之中时,内心充满相容、和谐的感受,感觉、希望与想法变得协调一致。例如,想象你正由山坡上滑雪下来,全副精神都放在身体的动作、滑雪板的方位、刮过脸颊的咻咻气流,以及身旁呼啸掠过的白色树丛上,丝毫不容你产生相反或抵触念头。你明白只要情绪或心念上有一丝疏忽,就可能一头栽进雪堆里,如此一来,你还敢掉以轻心吗?在这种全神贯注的情况下,你滑得顺畅无比,真希望就这么永远滑下去,让自己彻底沉浸在这份感受中。
这类特殊时刻就是“心流体验”。“心流”隐含的意义就是许多人形容自己表现最杰出时那份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的感觉,也就是运动家所谓“处于巅峰”、艺术家及音乐家所说“灵思泉涌”。运动员、艺术家等在达到心流境界时所做的事情虽各不相同,他们对此体验的感受描述却大同小异。
当我们进行宗教仪式、弹奏乐器、编织毛毯、编写电脑程序、攀登山峰或做手术时,内心会呈现一种封闭自足、非黑即白的明晰状态,这就是心流。而有助于心流产生的活动,被称为“心流活动”,因为这类活动令人感受到心流的出现,它可以让人全神贯注在明确、相容的目标上,与日常生活正好相反。
立即回馈是心流活动的主要特征,它让人知道自己究竟做得好不好。在面对生活中的无数挑战时,我们可以在完成每一步骤之后,立刻判断自己是否有所改进。一旦当我们尽全力接受挑战,并达成目标后,即有可能产生心流。然而,假若挑战的难度过高,会令人深感挫折,接着是担心,最后产生焦虑。如果挑战太过容易,你的能力绰绰有余,继轻松之后,你就会感到无趣。只有高难度挑战与卓越的能力相互配合,个人的全心投入才可能触发心流,塑造异于平常的体验与感受。
因此,只有在目标明确、能够得到立即回馈,并且挑战与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人的注意力会开始凝聚,逐渐进入心无旁骛的状态。由于心流发生时,人必须投注全副精力,意念因此得以完全协调合一,丝毫容不下无关的念头或情绪,此刻自我意识已消失不见,但感觉却比平日强烈,时间感也有所扭曲,只觉得时光飞逝,瞬间已过数小时。一旦整个身心都发挥到极致,不论做什么事都会价值百倍,生活本身就会变成目的。在身心合一、专注的情况下,生命终将获得极致的发挥。
(摘自《生命的心流》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