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课的“虚”与“实”

2009-05-27 03:04陈林静
江苏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苏洵苏辙教学点

陈林静

公开课,看上去很美,好的公开课更像视觉、听觉与精神的盛宴。然而,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时间还是从数量,常态课应该占绝对的比重。常态课的质量更应是每位老师追求的目标。怎样上好常态课?最近在区里一次教师教研会上——

一位学科带头人的苦恼:平时课不够上,一篇课文新授了两课时都上不完,教学用书上的教学点很多,目标一个个都要达成。所以总有课不够上的感觉。

我私下的想法:很多课不需要讲那么多。教学点很多但不是每点都要讲,讲什么怎么讲要精心选择。我的很多课是安排一节课新授完,课的容量很大。后面多了时间拓展,可以让他们看课外书,但是我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都对?

坐在我旁边老师的观点:根据课文的不同,个人能力的不同。上成一课时、两课时、三课时都有可能,但不应该每课都上得那么累。

会议进行到最后,教研员周老师微笑着让我说两句,她说最近你连开了几节课,应该很有感受。

开课的忙碌、紧张、充实当然无需赘言,我说:上公开课的过程让我对课堂教学思索了很多,脑袋里进发的火花并不会因为公开课的结束而熄灭,它将让我日后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常态课。随即联想到前几天刚上完的《但愿人长久》,很有快乐常态课的“感觉”,于是说了这样的一段话:

苏轼,我一直特别喜欢,常读他的诗词,暑假又阅读了两本有关他的书。拿到课本看到这一课我就很兴奋,把喜欢的诗人与作品和孩子们同分享,那将是个快乐的过程。常态课没有公开课那么长时间的备课,短短备课时间里需要调动对课堂设计的“灵感”,我当时就想从苏轼、苏辙、苏洵三个人名切入,它能让孩子们进入到那个充满文化气息、异常亲爱和谐又长久留有遗憾的家庭。

我的导入:看老师写个人名,古往今来老师喜欢的伟大人物里他可以排第一:苏轼。他还有个弟弟,谁知道?接着写,苏辙。他的爸爸谁认识?写,苏洵。这三位都很了不得,谁知道了不得在什么地方?

苏洵给自己的两个儿子起名,一个“轼”。一个“辙”。中国汉字有学问,看看这两个字同学们猜猜和什么有关联?再猜这两个字又代表跟车有关的什么呢?孩子们兴趣高涨地猜,我知道他们开始从内心亲近古人了。

然后和学生一起进入苏轼、苏辙的童年,我觉得从故事情境中能让孩子们感受兄弟俩的“手足情深”。这些对深入理解后面意境深远而富有美感的词,对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以及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广阔胸襟。都能起到很好的感悟作用。

但是,话只说了很少一部分,就被一位前辈拦腰反驳:你这样岂不是离题千里,你的目标还能不能达成?这样的课是玩虚的。

语文课怎么教?我常常在思考,如果目标可以达成,我可不可以自作主张加点“虚”的东西?语文课上教什么?也不应该教参至上,也不能够照本宣科吧?教科书怎样利用是我们需要琢磨又琢磨的问题。对我来说,实现目标是基础,实现目标的基础上加点“果酱、奶油”,我喜欢孩子们也喜欢,难道能对他们有害?

不久前和另一位前辈交流时,她说自己有了孩子再没有多少时间给那帮孩子们,但照样考得不差啊。比那些整天扑在教室、办公室的老师们都高效。我一听,兴趣来了,忙问奥妙。她说,考的我讲,不考的我一律不讲。为考而教,现实中绝对不止几个人吧。但那样的教学带领孩子走向的是个怎样的天地,还能有多少天地?

她的话让我想起初三时的一位语文老师,他就常信心满满地保证我们中考语文不会考差的。于是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们的语文晚自习是一篇一篇默写他一句句朗读的范文。多少个夜晚啊!磨掉了我对语文的爱,我从未有过地讨厌语文!要感谢师范的老师们。他们发亮的眼睛里充满着对语文的热爱,那份“热”与“爱”重新烧热了我对语文的感情。

课程标准里说语文课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而我以为语文课“为虚”与“为实”可以共融。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我认为教学要“真实、朴实、扎实”还不够,还要“厚实”。“厚实”课堂首先要厚实底蕴,多提升一些自身的才情与灵性。语文老师要练就解读文本的能力,要把握好教材,只有老师钻出味来,才能教出味来。

猜你喜欢
苏洵苏辙教学点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苏洵焚稿
苏辙骂皇帝不为拆台为补台
苏洵,中年开始乘风破浪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研究
苏老泉大器晚成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