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科学探究中主动学习

2009-05-25 09:01崔晓蕾
教师·下 2009年4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探究幼儿

崔晓蕾

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孩子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学习,是孩子身心获得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学习。幼儿有了积极主动的探究和学习态度,就有了终生学习的动力机制。同时,科学是一种探索真理的活动,它强调学生的亲自参与,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孩子有动手操作的欲望和急于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然而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因为受传统观念、教育模式及思维方式的影响,出现了不少实际问题:

(1)内容的选择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教师语言指导缺乏,导致不少幼儿成为学习的旁观者,而不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与活力。

(2)重形式轻实质的教育。这一问题表现为教师过于关注教材、教案的达成,看似幼儿在积极探索,但幼儿的探索学习才刚刚开始,教师便急于引入早已设计好的标准,实际上孩子们的种种表现早就被老师预设好的标准所垄断,名为幼儿探索发现学习,实为幼儿被动接受式学习。

(3)走向放任自流的极端。过去,成人将幼儿管得过死,幼儿没有机会表达内心感受,没有权利选择活动;现在却走向放得太宽的另一个极端,教师缺乏应有的目标意识和指导作用,活动的随意性大,使幼儿不但没有学会主动学习,反而养成了活动没有目的性、行为散漫或任意妄为的坏习惯,更谈不上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了。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发现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建鼓励探究的心理氛围,创造动力性环境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受心理环境影响较大。幼儿的学习既是认知性学习,也是情感性学习。让幼儿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会诱发幼儿满意、愉快、喜悦等体验,有利于形成具有积极性、动力性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自觉主动、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学习态度。

1.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幼儿敢想、敢做、敢问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在人格上教师和孩子是平等的,所以教师要“关怀、尊重、接纳”他们,蹲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敢想、敢问、敢做。教师通过蹲下身倾听以及多角度赏识,提醒自己:换一个角度,你就能用欣赏的眼光捕捉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关注他们成长的点滴进步。

2.形成合作互助的同伴关系,促使幼儿共学、共赏、互补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个性特征非常突出,如有的聪明伶俐,活泼开朗;有的调皮捣蛋,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胆小内向,性格懦弱;等等。教师可以通过促进交往、相互感染、实现自我教育和科学分组、有效合作、减轻“弱”者压力这两种途径,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中愉快地探究,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合作互助的同伴关系。

二、选择内容着眼于幼儿的兴趣需要,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丰富多彩的生活,蕴涵着无穷的科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为幼儿学科学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科学活动内容如此之多,如何选择适当的内容才能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热情呢?为此,我们经过观察和分析,以“来源于生活,取材于周围”为原则,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确定了活动内容。

1.留意幼儿周围环境,挖掘熟悉生活中的科学素材

幼儿自身的兴趣需要和由教师“调动起来的兴趣”,其价值是不同的。教师应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善于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以此作为教育契机,选取其中有价值的内容让幼儿充分活动,促进其主动学习。如现代社会幼儿生活中接触了许多轻便、易操作及高效用的科技产品,我们结合做做玩玩的游戏活动来进行科技启蒙教育。“榨果汁”活动,可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革,感知食物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还有《水不见了》《蔬果的沉浮》《各种各样的味道》《我在厨房变魔术》等都是取材于幼儿周围的生活或活动。

2.依托艺术和情境,提高小年龄幼儿的探究兴趣

幼儿年龄越小,自控能力就相对越差,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有趣的艺术情境创设是我们激发孩子乐意探究的一种方式。我们以“早期阅读”“艺术活动”内容为依托,将故事情景或艺术活动贯穿始终,让幼儿凭借语言活动、艺术手段,表达他们观察探索所得的经验和情绪体验,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又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操作技能的发展。如“小蚂蚁过河”“气球飞上天”“森林大染坊”“玩纸桥”“纸桌”等活动,孩子们或是情景中的探索者,或是艺术活动的参与者,当一个又一个问题刺激孩子的思维时,他们会投入操作、探索活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充满自信。

三、发挥教师语言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促进师幼合理互动

《儿童的百种语言》一书中曾运用了一句形象的比喻——“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这种不断抛球、接球的过程,十分恰当地反映了教师与幼儿之间合理互动的过程,而这种互动必须依靠教师组织的语言来完成。教师的提问艺术及回应技巧是教师语言引导组织的关键,也是支撑幼儿主动学习活动的重要支架。

1.关注幼儿思维,掌握教师的提问艺术

教师的提问要能促使幼儿的思维呈多向性、独立性、变通性发展,有效引导幼儿与教师互动,适时设疑。巧设悬疑,让教师的问题成为幼儿的问题: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究和学习是从有问题开始的,幼儿有了疑惑和问题并产生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究才进入了真正的准备状态,教师的提问如果不成为幼儿自己的问题,接下来的操作就不是幼儿的主动探究。教师的提问要能引起幼儿对探索事物的变化,这样能更快地激发起幼儿的思维火花,如果教师提问只是一味地引导幼儿关注事物的本身,则很难引起幼儿的进一步思考。要支持与鼓励幼儿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想或尝试解决问题。

2.适时点拨,提高教师的回应技巧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师幼互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由于幼儿注意力持久性较短、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有时碰到问题就会放弃,教师的适时点拨和巧妙回应就成了激励幼儿继续前进的动力。教师可以巧用错误资源,让更多幼儿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有时有意识地设些“陷阱”进行课堂提问,反而能激发幼儿积极思考,从“错误”中寻找“正确”,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巧用错误资源,引导幼儿思考,有时会事半功倍,甚至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丰富活动组织形式,促成幼儿认知的主动建构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各种活动组织形式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不可忽视的因素。

1.尝试正规性教育活动中的分层教学

根据不同幼儿学习的可能性将全班幼儿分为若干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幼儿的不同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符合幼儿的前期经验和认知能力,从而确保教学与各层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促进每个幼儿最有效地发展。根据幼儿的不同兴趣分组,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2.实现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的优化组合

自从区域活动的价值被大家肯定以来,我们开始认识到区域活动能够让教师去了解每一位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能力以及学习方式,能照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这种个别化的游戏学习方式渐渐受到大家的青睐,这也是以往传统集体教学活动所欠缺的。而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幼儿进行的学习活动。为了实现两者的优化组合,我们做些初步的探索:将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部分放入区域中;将集体教学中的探索部分放到区域中去。

3.体现小课堂教育与社会大自然课堂的有机结合

“教育应走向大自然、回归生活”,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把一律端庄静坐的室内活动变为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的室外活动,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有效利用本土资源,让幼儿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通过幼儿园小课堂和社会与自然的大课堂的有机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完成科学实践活动的教育任务。

在一系列探索实践中,我们认为老师必须成为幼儿的朋友,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鼓励者、支持者、引导者;幼儿应有更多的权利进行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质疑、批判等;教学过程要体现师生平等对话、互动的过程,幼儿才能充分感受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带来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探究幼儿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