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江
摘要:本文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方面完整、详细地展示了新课标下物理课堂的展示过程,笔者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评估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五节)的功能及新课标的要求,并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目标这样定位:
1.知识教学
(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3)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能力训练
(1)自主探索、分析、总结规律的能力;
(2)在具体问题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
3.德育渗透
(1)勤于动手、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2)体验物理就在身边,感受物理世界的美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确定重点、难点如下:
1.重点
(1)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2)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难点
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重点的突出及难点的突破
(1)改演示实验为学生自主探索实验,得出牛顿第三定律;
(2)利用视频资料、图片,通过列举典型实例,让学生观察、体会,正确解释、描述;
(3)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使学生总结出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不同之处,突破难点。
三、教法学法与教学互动
1.教学方法
从教育学角度看,教学的本质就是活动。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为实验法、探索法、举例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触动学生思维,以问题为中心,促使学生自主实验探索,让学生经历建立物理规律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对所得出的结论深信不疑,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后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合作交流,顺利解决问题,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
2.学法指导
学而得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恰当的学法指导不仅可以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有利于形成师生互动,使教学轻松而高效,教学气氛活跃。本节课通过教师设问和学生动手自主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实验、学会总结规律。教师还通过列举典型实例,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讨论,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进行知识的迁移,形成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程序
为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在开放而富有创新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我分了五个环节安排教学程序(如下图所示):
具体程序是:
例1观看刘翔的110米栏破纪录的视频录像,带领学生鼓掌,引导学生体会“相互”作用的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鼓掌时,左手不动,右手主动击打左手,你的感觉是以下哪种情况?
()只是左手有感觉。
()只是右手有感觉。
()左手和右手都有感觉。
例举生活实例,如:①打球时两运动员相碰时,两人会有什么感受?
②高速行驶的两车相碰会发生怎样的后果?让学生自已举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结论:两物体相互作用时,一个物体受到了力,同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受到力,可见力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一力叫“作用力”,那么另一个力叫。
评析:让学生进入多媒体再造的具体情景及日常生活实例中,让学生真切体会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很自然地引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创设情景,领悟出“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利用视频资料、图片,通过列举典型实例,让学生观察、体会,领会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例2视频演示①两人分坐两辆冰车互推;②两磁铁间的相互吸引;③手拉同时拉两根挂钩连在一起的弹簧。结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2)是同性质的力。
评析: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寻求物理规律的好奇心、探究欲,以形成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动手实验,探索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之间的关系。
结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等大、反向、共线、异物、同性质、同变化。
规律: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数学表达式:F=-F'
(3)意义:牛顿第三定律提示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使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来研究单个物体的运动,还可以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联系起来研究。
评析:学生通过自主实验,体验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将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实验探索,然后由学生分析讨论、合作交流、寻找规律。改演示实验为学生自主探索实验,得出牛顿第三定律。
立足已学知识,建构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链接:力有三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我们学习过用“力的图示”详细描述力,用“力的示意图”简要描述力。
结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作用在_____________(同一、不同)物体上,效果是(能、不能)抵消的。
牢记物理规律,辨析典型难点。
例3正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回答以下问题:
(1)火箭发射上天,是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那么反作用了谁呢?
(2)小明扔了个蓝球砸在你身上就跑走了,你没办法反作用他,这是不是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不同时?
(3)质量小的物体和质量大的物体对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还会大小相等吗?你能设计个实验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吗?
(4)小孩子和大人拔河,大人一般会赢,是大人的拉力比小孩的拉力大吗?
(5)鸡蛋和石头相碰,鸡蛋一般会破而石头没事,是石头给鸡蛋的力更大些吗?
例4分析小孩子与大人拔河比赛中胜、负原因结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跟物体的质量、运动状态无关,至于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那是因为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
评析:物理知识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为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我设计了典型的几道题,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和直觉的诊断,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修正,形成知识的同化。
体会“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异同。
知识链接:单个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力平衡。平衡力的特点:等大、反向、共线、异物。
例5水平桌面上放一黑板擦,黑板擦处于静止状态。填充以下的空格。
(1)桌子对黑板擦有个向上的支持力,但黑板擦不向上运动而是保持静止,可见黑板擦还受到一个向下的_______________,它们是一对___________。
(2)黑板擦对桌子有个向下的压力,但桌子不向下运动而是保持静止,可见桌子还受到一个向上的__________,它们是一对。
(3)做个对比: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等大、反向、共线、异物、同性质、同变化。一对平衡力是:等大、反向、共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训练,巩固新知:
(1)分析人在走路时,有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竖直方向的电线下吊着静止的电灯,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它的拉
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大小,等于电灯受到的重力;
C.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就是电灯受到
的重力,这两个力的性质相同;
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
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设想你处在遥远的天空,面前有一个与你相对静止的巨石,你轻轻推它一下。试描述这块巨石和你自己在推石时和推石后的运动情况。如果巨石静止地放在地面上,结果会一样吗?为什么?
六、板书设计
为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我设计了简洁、清晰的板书。
七、教学预估
在以上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课程资源,设置界面友好的交互式多媒体环境,让学生在兴奋愉悦、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当然,教学过程还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及时调整,不断反思总结,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