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林
·策划人语·
课堂教学调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运行过程中,从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针对教学系统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所进行的协调和定向引导活动。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不论教师作了多么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还是会出现一些意外。有时一些意外甚至会导致课堂教学失控,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何有效地调控课堂,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本刊推出专题,对教学调控的思路、方法、艺术等进行分析,并配发相关的教学调控案例,以飨读者。
在充满张力、复杂多变的课堂上,出现意外很正常。这些意外,有的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须加以挖掘,巧妙运用;有的是偏离目标的教学干扰,须科学处理,缩小影响。可见,意外既为学生学习拓展了探究空间,也为教师教学带来了智慧挑战。只要教师合理调控,意外就会转化为精彩。
一、价值引领:调控是一种责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育人是目标,教学是凭借。虽然各学科有自身的教学目标,但都以育人为根本指向。由于认识理解能力的限制,学生在语言解读中往往出现认识偏差,而在提倡和珍视学生独特感受的今天,偏差出现的频率会大大增加。对独特感受的鼓励和呵护,决不是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等是非问题的含糊其辞。教师要把价值引领作为自己的职责,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澄清学生的认知模糊,引导他们深刻理解语言、真切感悟情感。
例如,一个教师正在指导学生阅读六年级上册《卢沟桥的烽火》,学生突然提出:“如果敌人真有士兵失踪,我们为什么不让他们去搜索呢?如果真的让他们进城去搜索,或许就不会有双方的冲突。”这一见解反映了学生理解的肤浅和认识的偏差,教师顺水推舟:“到底日寇有没有士兵失踪呢?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看能不能找出答案。”学生仔细阅读后,纷纷发表看法:“我认为日寇根本没有士兵失踪,如果真的失踪了,可在白天与我们交涉,为什么要晚上呢?为什么还要偷偷摸摸的呢?这说明他们心中有鬼。”“敌人肯定没有士兵失踪。如果失踪了,为什么要全副武装地与我们联系呢?可见,说士兵失踪是寻找借口,蓄意挑衅。”“我认为他们是在耍阴谋。你士兵失踪了,向我们查询,态度应该温和,为什么要气势汹汹呢?他们是要故意激怒我们,这是蓄意挑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追问:“如果真有士兵失踪了,我们该不该让他们进城寻找?如果我们不严词拒绝,事情结果会怎样?”这样,以文本价值导向作为判别学生独特感受的重要依据,对学生偏离价值导向的独特感受进行妥善处理,就能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对文本情感的真切感悟。
二、困境应对:调控是一种机智
学生意外的提问、题外的话题,有时会让教师措手不及,身陷困境。对此,置之不理不行,空耗时间也不行。面对意外提问,教师要果断决策:如果问题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可暂且存疑,引导学生课后去探究;如果问题与教学内容关系紧密,可抛给学生,引导共同讨论,既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又避免问题处理的盲目性。
如一个学生在阅读四年级上册《诚实和信任》后提出:“我觉得文中的‘我不完全信任小红车的主人。如果信任,为什么要寄来购货单据才寄钱呢?”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深感意外,当场想不出满意的答案,于是便把问题抛给学生:“是啊,如果你真的信任他人,直接把钱寄去就行了,还要人家寄来发票,无非是怕人家多说了。大家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果,其他学生的理解既为教师解了围,更为课堂添了彩:“不是‘我不信任小红车的主人,可能西方国家就是这个习惯,以购货单据作为付款凭证。”“‘我担心的不是对方会多报价钱,而是担心说少了。这样,‘我心里就一定很不好受。”“‘我可能是替某家公司办事的,可以凭发票到公司报销,因此要请小红车的主人寄来发票。”学生的发言如此精彩,问题的答案如此精妙,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事实上,到底为什么要寄单据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自己解决了问题。可见,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个别学生意外的话题,教师不妨把它抛给其他学生,让他们在共同讨论、积极探究中催生教学精彩。
三、资源捕捉:调控是一种生成
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体。只有预设而无生成的课堂必然是机械而沉闷的,只盼生成而无预设的课堂肯定是无序且低效的,我们追求的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和高度统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很多意外发问,折射出他们的灵性和智慧。对此类教学资源,教师要在倾听中捕捉,在权衡中选择,在运用中放大。
例如,一个学生在阅读六年级下册《广玉兰》后有一个疑问:“对含苞欲放和已经盛开的花儿描写得那么喜人,我们理解;可为什么作者能把已经凋谢的花儿描写得那么让人喜爱呢?”教师课前对这一疑问并无思考,在迅速浏览句子后,很快发现了学生问题的价值,马上对课堂进行了调控:“是啊,为何作者有如此神奇的本领呢?请大家把描写花儿凋谢的句子读一读,看能不能有所发现。”在学生自读感悟时,教师准备了两个比较句式:原句是“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依然挺立枝头,它已经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改句是“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蕊依然挺立枝头,它长成了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但是花瓣凋谢了”。要求学生比较后说说“从中悟到了什么”。学生在自读感悟后发言:“我觉得虽然花没有变,但读了修改后的句子有一种失落感,再美它也凋谢了。”“读了修改后的句子,我感到很可惜,这么美的花儿,还是凋谢了。”“读了修改后的句子,觉得有些伤感,为什么这么好的花儿还凋谢呢?”教师追问:“为什么同是凋谢了的花,却表达了不同的感情呢?大家再仔细读读,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学生在阅读和思考后说:“哦,我知道了,原因是‘花儿凋谢了变换了位置、‘虽然变成了‘但是。课文中的句子,重点引导人们去欣赏花的美丽,而不去注意它的凋谢,而修改后的句子,把人的目光主要引到了它的凋谢上,让人感到心中不快。”在学生获得感悟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比较“虽然你成绩进步了,但是还比较差”和“虽然你成绩还比较差,但是你进步了”的异同,使学生具体感受到了句序变化与情感变化间的紧密联系。可见,只要细心捕捉、精心调控,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就能成为优化预设、促进生成的宝贵资源。
四、目标导向:调控是一种效率
有时,学生的问题明显偏离目标,而他们又表现出浓厚兴趣,简单回避不行,过多耗时也不行。有效的办法是通过点拨,对生成进行有价值的控制和调整,避轻就重,避虚就实,小处着眼,大处着想。这样既充分肯定了学生解读语言中的独特感悟,又回到原点去照应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有目标、有方向的引领中对生成有效点化,不断地充实和丰富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在平衡中超越并培养学生语言解读能力的目标观。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偏离学习方向,游离目标,教师要及时指出、即时调整,让他们始终沿着预期学习目标进行探究。这样组织教学,教师就能把学生的思维从“自由王国”引到“目标王国”,以免他们在学习中信马由缰、目标游离。
例如,一个学生在图文结合中阅读《五彩池》后提出:“五彩池能游泳吗?”教师见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便引导讨论:“为什么你想到这样的问题?游泳需要什么条件?五彩池有这样的条件吗?”经过十多分钟的讨论,学生得出了五彩池不能游泳的结论:因为有的池小,有的水浅,而且池中有长长的、尖尖的石笋。此刻,教师再问提问者:“还想不想去游,还敢不敢去游?”这个学生回答:“不想了,不敢了!”
面对有关美丽的五彩池的图画和文字,学生想在里面游泳,想法是真实的。然而,在如此奇丽的风景区游泳显然不妥,不过如果教师企图靠说理让学生接受,铭刻于学生心中的不再是美的向往,而是无奈和遗憾。本来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五彩池的美丽,并由此产生赞叹、向往之情,结果却适得其反。如果教师能把握课文人文内涵,就无须带学生转弯抹角地浪费时间,简要的引导就可以解决问题:“是啊,这么美的五彩池,能在里面游泳真是一种享受。如果真让你去游泳,你肯下去吗?为什么?”此时,学生就能恍然大悟:这么美的五彩池,谁舍得跳下去呢?这样,五彩池留在学生记忆里就是永远的美好和向往了。(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