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光龙
[提要]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中心任务之一。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们要重点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初中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实例,探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维能力;培养;初中学生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教学的三项任务之一。而在诸能力中,思维能力又居于核心地位,它控制并制约其它能力的发展,指挥并调节其它能力的运用,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里,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重新整合了历史知识体系,精选内容,删减了一些偏、旧的知识,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社会调查、质疑探究、互动交流,专题讨论会等形式,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学目标。下面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谈谈自己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一些想法。
一、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由于初中学生大多数处于13至15岁,而13至15岁是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少年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目性相互交错,一方面带有很多孩童的特点,另一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身心正发生着很大变化。从表面看,他们仍然以学习为主导活动,但是和小学比较起来,在学习活动的性质和内容上都有本质不同。这时的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理解一些理论问题,但看问题还很不全面,很不深刻;他们开始对一些抽象材料感到兴趣,但对那些过于抽象、高深、与他们知识经验相距很远的材料感到困难;掌握概念时,常常带有具体性,依靠直观感性认识,用一些日常概念来理解科学概念。在历史课程学习时,除具有上述特点外,还有其特殊性。对于某个事件或现象时间顺序的感知逐步完善起来,开始能理解一些较大的时间单位,如“纪元”、“世纪”等,但概念把握不住,往往会把一段较长的时间感觉为较短的时间,把遥远的过去和现代之间的距离缩短。另外,他们不擅长从整体和结构上思考问题,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他们绝大多数喜爱听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战争故事等),对于那些滑稽、有趣的事物或是他们所关心的、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更感兴趣些。举个小例子:在学习商鞅变法“奖励耕战”时,学生们会对“战”(即军功)的标准发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们会问:如果杀了诸侯的军功和杀了普通士兵的军功是否相同?如果杀了很多人,人头怎么拿回来?又该如何计军功等等问题,类似的例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常常遇到。由此不难看出,学生们虽然开始进行思考,但思维方向或是穷究细枝末节,流于琐碎肤浅;或是偏离主题,不能从大方向人手抓住问题的关键。他们往往出于个人喜好和自发的意识就事论事,还不能由具体事件提升一个层次分析较抽象的问题或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也不能把问题联系起来思考。这说明学生自觉思维水平还较低。
二、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在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才可能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失去兴趣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无疑只有枯燥、乏味、厌倦,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一个主题班会“历史课要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去寻求自己的答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出学生们所述观点,并加以正确引导:历史课就是讲述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国历史就是讲述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一个朝代好比一个人的一生一样,从弱到强,最后到衰退。每个朝代不同就像你与爷爷、爸爸的人生不同一样,因为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所以每个朝代都会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是历史课中所要告诉你们的。用浅显明白的语言让学生们的人生与历史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国现代史《“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时,讲解“澳门回归”之前,通过播放学生所熟悉的《七子之歌》,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与积极思维中去。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投影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直观教学,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密度,提供给学生更为丰富的思维载体,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讲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一节时,利用这一历史时期教学资料丰富的优势,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上课前一曲《松花江上》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历史课上,让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学生兴趣盎然,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中注意设疑启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的设疑启智是关键的一环。不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方法,配备哪些教学设施,最终都应设疑,才有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正如古希腊科学家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那是不是说一节课问题越多就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不是的。问题的提出不是很随意的,而是要有目的性,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来设计。问题的设计应注意梯度,应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由浅入深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都能开动脑筋,都尽自己的最大能力跳起来摘桃子,能力强的能摘到大桃子,能力弱的也能摘到小桃子,让他们都有所获。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善于设疑,而且要善于启智,有时如果问题提出来后太难,学生一时间回答不出,那么教师就应由难化易分解成问题组,例如讲“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可变为如下问题组:1西安事变发生后,出现了哪几派不同主张的政治派别?2各派政治力量的不同主张其实质是什么?3杀蒋可能会导致什么局面的出现?不杀蒋呢?4可见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基于什么原因?总之,教师应善于点拨、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灵活性等。又如在引导学生思考“三三制”的历史意义时,可做如下点拨、引导:1它是否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2它是否体现党派合作与民主协商的精神?3它是否体现了新三民主义的原则?4它是否体现精兵减政的政策?5它是否能保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通过这样的点拨,学生回答问题就全面,思维也就严密。
课堂教学中除了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外,更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质疑,养成他们在读书、接受知识时多问为什么的好习惯,然后才能使他们开动脑筋寻找答案,正如宋代理学家朱熹所说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顿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样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逐步达到会学的境界,正所谓“于无疑处寻疑,于有疑处解疑,化有疑为无疑”。
(三)教师在启发引导时要鼓励学生自信。自信是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我们的中学生往往自信不足,缺乏进取的勇气,教师也常常轻率地否定学生的不同意见,压抑学生个性。长此下去,学生思维依赖性很大,求异思维得不到良好发展,影响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果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帮助学生,他们往往认为问题是自己亲自发现解决的,因此能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以后遇到问题时就有勇气独立思考,形成良性循环。有调查材料表明:世界著名人士的成长都是由于正确的教导和关注而充分发挥了他们能力的。可见,教师的信任、关心、鼓励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四)传授知识要与问答讨论相结合。中国历史的教学内容上下五千年,丰厚博深,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与之相比。一节课时间跨度短则数十年,长则数百年,上千年。知识点多,知识的讲授就非常重要。长期以来,课堂上老师总是那么匆匆忙忙地讲授,学生总是那么囫囵吞枣地听讲。殊不知,不理解的记忆基本上等于无效记忆,效果并不理想。实际上,教学内容越多,越不能忽略学生的思维活动,越要兼顾学生的能力培养。虽然,我们在上课时间之充裕,师生交流之频繁,问题讨论之细致等方面,不可与美、日等国相比,但对整册教材内容全局分析,合理分配后,教师精选一些关键问题在课上讨论回答还是应该可以实现的。
当然,强调教师指导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思维能力能简单也由教师“赐予”,它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学生学习热青和兴趣、教材内容等等。教师的责任不只在于传授知识,更要把拓展思维的方法教授给学生,给他们一把金钥匙。在拥有高质量教师的同时,也把学生造就成高质量的“教师”。这大概就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