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仪方
摘要:由于自身缺陷以及金融、政策环境的影响,当前农信社未能为三农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信贷支持。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优势、劣势以及新时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探明其支农乏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合作社;支农;SWOT分析
Abstract:The internal defects as well as the financial and political influences have mad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slack in rural support. In this thesis,with the SWOT analysis,the author analyses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points out the reasons of their failure in ample rural support,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dealing such situation.
Key Words: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rural support,SWO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4-0073-03
一、引言
伴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信用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农信社的使命是面向农村广大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然而由于特定内因、外因的共同影响,无论是其信贷支持的规模还是金融服务水平都未能充分满足三农所需,其本身的竞争力也日益受到威胁。
本文借鉴SWOT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农信社固有的优势、劣势及其所处的金融、政策环境,对其战略制定、业务选择、资金流向给出合理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探明其支农乏力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二、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SWOT分析
(一)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优势
1. 信息成本低。农信社一般按照行政区划来设置机构和网点,服务对象的社区特点比较突出(罗继东,2006)。由于农信社与服务对象同处于一个面积较小、相对封闭的地域内,前者对后者信息的收集、加工成本较低,且可随时进行监督,以动态调整对其资信状况的判断。因此,在这样一个信息透明度较高、传递速度较快的环境中,不仅可避免由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过高交易成本净损失,还可通过消除贷款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进一步降低农信社贷款业务的风险成本。
2. 决策效率高。农信社管理机制层次较简洁,可对市场上出现的新信息进行快速的传达、决策和执行。
3. 服务便利。农信社服务网点遍布农村各层级行政区划,且员工因其人缘、地缘优势便于随时、随地开展信息采集、存贷办理等金融服务。因此,农信社能够较好地满足农民偶然随意的资金需求特点,有利于客户群的巩固。
(二)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劣势
1. 历史形成大量不良资产。一方面,不良资产的产生源于农业银行的决策。在农业银行代管时期,农行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占用农信社的资金和财产,同时向其转嫁并强制其发放高风险贷款(成春林,2004)。1996年行社脱钩过程中,农行又向农信社划转了大量不良资产和高息贷款(谭金华、谭亚林,2005)。行社脱钩后, 被隐藏的风险和亏损挂账逐渐暴露出来。另一方面,不良资产的产生源于国家政策、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尽管通过最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其不良资产包袱大量得到解脱,但部分导致不良贷款产生的体制、机制因素仍然存在,难以避免新的不良贷款产生。
2. 官办色彩浓厚,民主管理难以保证。首先,作为农信社个人股东的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且参与管理意识淡薄。其次,农信社成立之初就带有国有制、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色彩,加之其设置大都按照乡镇行政区划分布,经营管理往往集中在一个地区少数拥有行政权力的人群手中。这种现象一方面导致农信社无法充分履行其为广大农村居民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使得经营管理者缺乏责任感和利益驱动。
3. 网络信息化建设滞后。农信社电子化建设起步较晚,效率较低。各省农信社结算网络版本、设备不一,使其无法像商业银行一样拥有畅通无阻的结算体系。
4. 员工整体素质较低。第一,农信社员工文化水平较低。据调查, 全国65万农信社从业人员中, 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5% ,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1.6% , 管理层中具有金融专业知识和市场意识的人才则更少(康国伟,2006)。第二,农信社人才培训体系不甚完善,员工队伍的理念和技能无法与时俱进,以适应农信社所处的新环境和新要求。员工落后的经营理念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加剧了农信社管理效率的低下和运营成本的高涨。
(三)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所面临的机遇
1. 国家政策的支持。2006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为农信社的改革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一切旨在加大农村地区投资、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政策以及一系列以“多予少取放活”为原则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使得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信社获得了间接的收益。2007年央行票据兑付等农信社改革措施的开展,也为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2. 农村金融业市场格局的调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收缩其在农村领域的业务规模、减少农村地区的网点机构,农信社逐渐成为为三农提供服务的唯一正式金融机构,这就为其成为农村金融市场融资主体、实现扭亏为盈的实质性跨越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3. 农业发展带来的间接收益。近年来,国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农业产业化升级将改变过去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模式,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效率的提高、技术进步的要求必然使得农业资金需求量大幅上升,这就为农信社实现贷款业务的规模效应创造了条件。
4.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农民就业形势变化。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下,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农民工返乡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二三产业、生态农业或者组建经营县域中小企业。因此,融资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也将得到一定的鼓励,这将有助于实现农信社业务领域的扩展以及业务规模的扩大。
(四)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所面临的挑战
1. 服务对象的特点加剧了风险。我国农信社的服务对象主要分为农民和农业产业两大类。前者储蓄存款多为定期,这种存款结构必然使得农信社付出比其它银行更多的利息;后者则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高风险产业,这就增大了贷款的风险成本。
2. 农民金融知识匮乏,金融意识较差。农民并不了解金融对其生产生活的改进作用和意义,也不知道怎样通过金融产品组合最大化满足自身的金融需求,甚至不清楚在与农信社建立的借贷关系中自己能够享受到哪些金融服务。
3. 邮政储蓄的冲击。邮政储蓄银行的产生,打破了农信社在农村地区贷款方面独家经营的垄断地位。而邮储的如下优势还将使其有可能后来者居上:首先,邮储具有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誉,容易得到农村客户的青睐;其次,邮储成立之初就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这促进了邮储在存贷款、中间业务等多个领域对农信社构成激烈市场竞争;第三,邮储具有更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较优秀的员工队伍,其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也将对农信社构成极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