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名望 王 莉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突出地表现为农民工进城问题。农民工进城务工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本文应用第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收入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显示:从2000年到2008年,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年龄、性别、学历、收入水平、区位等因素的差异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农民工;劳动力转移;收入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2-0054-04
※本文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200802471084)、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青年课题(EAA080254)和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2008EJB007)的资助。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实质是贫困问题。[1][2]对于传统行业,贫困的根源在于较多的人口占有较少的资源和较低的全要素生产率(TPF)。[3]这就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突出地表现为农民工进城问题。[4]首先,农民工进城的意愿是很强烈的,同时农民工进城的障碍也是复杂多样的。[5][6]在众多影响农民工进城的因素中,农民工进城务工收入的高低是直接影响我国农民工进城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7][8]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总收入主要是指农民工从企业得到的工资收入和物质福利,而城镇较优越的生活环境等给农民工带来的精神上的效用等无形的福利因素这里不予考虑。[9][10]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假设,农民工是理性人,物质需求尚未得到根本满足的他们按照收入最大化来决定自己的进城行为,进城务工收入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是否进城。[10][11]同时,农民工作为不同的个体,每人的偏好是有差异的,每个人在效用最大化原则的理性指引下,由于性别、区位、年龄、学历、收入水平等的差异,其进城行为和进城务工收入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差异。[12][13]本文基于以上假设,应用一手调查资料,对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收入问题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
二、样本基本情况①
样本调查是在山东烟台宏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的,该公司位于招远市张星镇石对头村,主要从事龙口粉丝的生产和出口,年销售额1.2亿元左右,700余名一线生产工人中95%是外来农民工。调查在2000年暑假和2008年暑假各进行了一次,形成了较好的对照样本。2000年的调查共获取调查问卷427份,其中,有效问卷396份,占全部收回问卷的92.74%。涉及省区有六个,分别是安徽、福建、河南、山东、四川和辽宁,涉及县(市、区)14个,涉及乡镇27个。在有效样本中,安徽占9.09%,福建占19.44%,河南占11.11%,山东占44.50%,四川占9.35%,辽宁占6.31%。就性别来看,男性样本173个,女性样本223个,分别占总有效样本的43.69%和56.31%。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最低18岁,最高62岁,平均年龄29.17岁。2008年的调查共获取调查问卷402份,其中,有效问卷382份,占全部收回问卷的95.02%。涉及省区有六个,分别是安徽、山东、四川、江苏、辽宁和湖北,涉及县(市、区)19个,涉及乡镇43个。在有效样本中,安徽占16.37%,山东占40.32%,四川占11.87%,江苏占6.25%,湖北占5.12%,辽宁占20.07%,。就性别来看,男性样本193个,女性样本209个,分别占总有效样本的48.01%和51.99%。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最低18岁,最高61岁,平均年龄为27.45岁。就受教育程度分布看,样本总体呈正态状。在两次调查的全部样本中,初中文化程度拥有者最多,占54.12%,其次是小学,占21.84%,再次是高中及以上者,占18.02%,文盲半文盲占6.02%。调查样本的年龄与文化程度交叉分布见表1。
三、调查分析
1. 总体分析
从表2的统计数据来看,和2000年相比,2008年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待遇有了较大的改善。结合个案调查,得到的解释是:首先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企业的迅速增多和飞速发展使得对农民工的需求持续增长,甚至结构性或局域性地出现了“民工荒”,需求的变化导致供求结构的变化,从而提高了农民工的务工“价格”。其次是经过多年进城务工磨练的农民工,成熟度和素质都有了较大提高,“学习效应”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成为熟练工,工资收入也随之提高。最后是随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完善以及社会对农民工生存状态的日益关注,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制度也相继出台,这些法规制度使企业不能再为所欲为地“剥削”农民工,从而使农民工的权益和收入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2.个体因素分析
(1)年龄差异
从年龄来看(见表3),2000年和2008年人均收入和年龄的样本分布总趋势是递减的,“18-27岁”的年轻人收入最高,“48岁以上”的年长者收入最低。该趋势表明农民工进城务工是“吃的年轻饭”,年轻力壮的农民工是最受企业欢迎的,等他们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城镇,年衰体弱,已经很难胜任企业繁重的劳作时,要么回到农村,要么以较低的收入维持在城镇的生存。而人均收入增长率和年龄的“U”形分布则表明随着“民工荒”的出现,年衰农民工的生存空间增大,收入增加;同时表明农民工的人均收入弹性是递减的,随着收入增加,增长率开始变小。
(2)文化差异
从受教育时间看(见表4),2000年和2008年人均收入和学历的分布没有一个一致的趋势或规律,也就是说受教育年限和农民工的收入之间并没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这表明现阶段我国的农民工进城务工还主要是出卖体力劳动,靠的是身强力壮,而不是知识和学历;也表明我国城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也还处在一个很初级的阶段。而2008年各学历段的人均收入变化率相差不大更加表明,5年来受教育年限对农民工进城务工收入的作用并没有显著增强,即学历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没有增强的趋势③。
(3)性别差异
从性别比较看(见表5),总体上男性农民工的人均进城务工收入高于女性,而2008年男性农民工的人均收入增长率高于女性表明这种差异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表明由于体力差异等原因,女性农民工在进城务工上相对于男性是“弱势”的。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城镇企业在用工上存在性别歧视,因为这种男女收入的差距更多的是由于工种的差别引起的,一般男性进城务工从事的工种劳动强度更大、工作环境更恶劣,收入相应就较高。
(4)收入水平差异
就进城农民工的家庭纯收入来看(见表6),随着农民工家庭纯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人均收入依次递增。这主要是因为进城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家庭纯收入的重要来源,一般家庭纯收入较高的农民工,都是进城务工较早的农民工,他们对城镇更了解,劳动更熟练,工资收入相应就越高。特别是2008年“5000元以下”低收入组的收入增长率在各组中是较低的,这表明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且越来越严重,这必然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困境的进一步加深。
(5)区位差异
从调查样本区位分布来看(见表7),“内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显著低于沿海。这一方面可以从收入水平的角度来解释,“内陆”收入水平低于“沿海”,根据上文分析的“家庭纯收入水平与农民工进城务工收入”存在的负相关关系,则总体上收入较低的“内陆”农民工的进城务工收入就低于收入较高的“沿海”地区。另一方面,“内陆”的人均收入增长率低于“沿海”,表明区域“马太效应”的存在,即收入较高的“沿海”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较高,收入较低的“内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较低。
四、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1.基本结论
随着城镇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民工进城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而农民工进城务工收入的高低是影响我国农民工进城的客观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和2000年相比,2008年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也由于性别、学历、收入水平、区位等因素的差异表现出新的趋势,具体来讲:
(1)农民工是理性的,他们以收入最大化决定自己的进城选择和消费行为。农民工进城务工收入的大幅提升,一方面会使农民工在城务工的消费有所提高,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会促使更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从而加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而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表明随着多年务工的磨练,农民工日益成熟,素质日益提高;也表明我国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正日益完善,农民工的权益和收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2)农民工进城收入随年龄的递减分布表明,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到了“48岁以上”,进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难度加大,收入减少,具体表现为“年轻力壮时进城打工,年衰体弱又回到农村”。这一方面表明我国的农民工进城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人口迁移概念,中国本就脆弱的城镇体系也承受不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重任。因而,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途径是“就地解决”,即农业工业化、农村小城镇化,而不可能寄希望于把农民大批量迁移到现有的大城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的劳动力转移首先是个产业概念,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然后才是个地域概念,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去。因而,我国解决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工作思路,是要加快农村的非农业化问题,例如: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等。另一方面,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把青春献给城镇,年老时城镇则没有给予他们任何的社会保障,这表明在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有太多需要政府机构思考的问题。
(3)本文的分析表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和进城务工收入之间并没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这表明我国目前的农民工进城还处在一个很初级的阶段,城镇企业从农村吸收的还仅仅是体力劳动者,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经营所关注的人力资源概念。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素质,提高农民工在城务工的“档次”,是应该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4)本文同时对性别、家庭纯收入水平、区位等因素和农民工进城务工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进城农民工由于性别、家庭纯收入水平和区位等因素的差异,在进城务工的收入上上显示出一定的差异,男性、沿海地区、家庭纯收入水平高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较高,且存在严重的“马太效应”。从而表明,在大国经济的前提条件下,多元的文化、广阔的地域、悬殊的收入差异、多年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马太效应的存在等多重的因素,使得在农民工转移问题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规律和标准。这就需要各地政府认识到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复杂性、困难性和长期性,因地制宜,结合本区特点,采取适宜的政策和方法,促进本地农民工顺畅的进城务工。
2.评述与政策性建议
在我国,一方面,长期以来的民工潮使用工企业形成了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农民工是无限供给的,是廉价劳动力。[14]所以很多用工企业任意压低农民工工资。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9 月8日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最近12年,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增幅只有68元,考虑到物价上涨等因素,农民工实际工资呈下降趋势。而另一方面,国家农业政策调整使得农民务农收入有所提高,2004-2008年连续5个“一号文件”的公布与实施,使得农业税得以减免,农业直接补贴得以实现,这些都使得农民务农收入有所增加。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使得2004年以后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意愿有所降低,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民工荒”。农民工是理性的,且其需求层次仍以物质需求为主,所以他们是以收益最大化来决定自己的转移行为,当在农村务农的总收益大于进城务工的总收益时,他就会选择在村务农,反之则进城务工。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看,影响农民进城务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村因素,也有城镇因素;既有成本因素,也有收益因素。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有些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有些则构成了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总的来看,农民进城就业机会越多、进城务工工资越高、在城生活成本越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意愿就越强烈,进城数量就越多;相反的,进城寻工费用和在城务工费用越高、农业收益越高、务农的生产成本和农村生活成本越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意愿就越弱,进城数量就越少。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先后出台的减免农业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得农民务农的收益有所提高,这将提高农民务农的积极性,从而对发展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只要务农的收入抵不上进城务工的收入,理性的农民工仍旧会选择进城务工。按照斯密的分工理论,如果没有政府强权的干预,那么水平分工是由市场范围决定的。专业化分工是与市场化相互依存的,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与演进,分工必然逐步细化,资源将自由流动和配置更加有效、合理。而在我国的计划经济年代,强权干预曾经是我国政府的主流政策(最典型的就是户籍制度),而这种强权干预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加剧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重要原因。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市场化是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向,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趋势。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政府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恰当行使自己的职能,既不能不管不问,更不能再强权干预或政府主导[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是服务型的,其服务职能应主要表现在对市场经济运行环境的治理和对市场失灵的矫正上。由此,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是“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和调节,而不能走回计划经济的老路。政府的职责应该回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定位上来,转变职能,消除原先一系列针对农民的歧视或不平等性的制度或政策,为“看不见的手”的运转提供一个良好的机制和平台。只要我们相信农民工是理性的,相信“看不见的手”是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的,那么政府就应该“只掌舵,不划船”,依靠市场经济的规律而最终解决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各地政府必须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逐步取消户籍制度等障碍因素的同时,以农村劳动力开发、配置、利用、流动为目标,以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为基础,营造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软硬环境,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的交通通讯设施建设、建立规范的专业化务工信息中介机构、拓展多渠道的进城务工途径、加强劳动力转移相关法规或保障体系建设等。
[注 释]
①本次调查,得到烟台宏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尹华伟和人力资源部经理吕海英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同时感谢接受调查的800多位农民工兄弟姐妹。
②本文全部2008年数据以2000年为基年折现,以增强和2000年数据的可比性。折现率采用2001-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③教育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没有明显影响,并不表明教育对农民工进城没有作用,教育对农民工进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的进城意愿上,受教育年限越长,进城的意愿越强烈。(程名望、史清华;2008)
④根据2000年的调查样本,这里沿海包括福建、山东和辽宁;内陆包括安徽、河南和四川。
⑤根据2008年的调查样本,这里沿海包括福建、山东和江苏;内陆包括安徽、河南、四川和湖北。
[参考文献]
[1]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6(4):46-56.
[2]程名望,史清华.农民工进城务工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4):77-82.
[3]史清华.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58-65.
[4]程名望,史清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从推到拉的嬗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105-112.
[5]程名望,史清华.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因素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3-19.
[6]史清华,张改清.农户家庭决策模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自浙江5村的调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2):86-90.
[7]史清华,林坚,顾海英.农民进镇意愿、动因及期望的调查分析[J].中州学刊,2008,(1):6-14.
[8]史清华,卓建伟, 郑龙真.农民外出就业及遭遇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10):32-38.
[9]李 强.影响中国人口流动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125-136.
[10]Lewis G J. Human Migration[M].London:Groom Helm Ltd,1982:1-18.
[11]Lewis,W.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Labour[J].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3):139-191.
[12]Oaxaca,R. Male-female Wage Differentials in Urban Labor Market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73,(3):693-709.
[13]Lee Everett S. A Theory of Migration[J].Demog-raphy,1966,(1):10-14.
[14]蔡 昉,都 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9-97.
[15]徐 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8.
Analysis on the Income of Chinas Rural Workers in the City
Cheng Mingwang,Wang Li
(School of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To realize the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rural labor immigration is a crucial problem that we have to deal with. It is also an essential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s facing Chinas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Currently, the main problem during this immigration is the farmers entering cities. The level of their income for their work in the city will affect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rural labor immigration. With the fist-hand investigation, the study tries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trend and factors of the income of rural workers in the city with the result that from 2000 to 2008, the income of them has increased rapidly, but the factors like age, gender, education background, wages and their working area affect their income.
Key words: rural workers;labor immigration;income
(责任编辑:张丹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