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列
当前人们对于教学文化的理解可谓纷繁多样,有的把教学文化理解为课堂文化,有的理解为学校文化,有的理解为教师文化……其实,教学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与课堂文化、教师文化、学习文化、学校文化等的关系有些是相互交叉关系,有些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当前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如按照西方的理解,教学文化其实就是“教”(teaching)的文化,主要是教师文化,国内有些学者借鉴于此。国内关于“教学”的传统理解是“教”与“学”双方面的关系,既包括“教”的文化又包括“学”的文化。在此,我们尊崇国内传统的理解,认为教学是教与学之间互动的关系,并由此来分析和比较中西教学文化的差异。
我们认为文化主要分为思维、价值、行为三个层面,故所谓教学文化就是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人们由于长期的共同生活与交流所形成的关于教学的思维、价值、行为方面的基本认同。具体可分为教学思维、教学价值、教学行为三个文化层面。
一、中西教学文化的差异比较
1.教学思维文化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文化对于人们的思维结构有很大的作用。教学思维文化是人们基于一定文化境域思维结构的关于教学的一种认识和反映。
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在教学整体上体现为控制性思维、传递性思维和接受性思维。具体表现为:教的方面来讲,重视苦教,认为不打不成材,棍棒出孝子,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作用,“教,上所施,下所效”。学的方面来讲,重视苦学和抽象知识的记忆,学习方式以接受为主,古人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评价的方面来讲,古者八股取士,今者应试教育,重视考试的结果,以赢得考试为最终教学目的。于是形成“苦教+苦学=考试”的教学思维模式。
西方教学整体上体现为民主、开放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具体表现为:教的方面来讲,重视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倡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学生的学习以探究学习和活动性学习为主,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评价方面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实践能力的获得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
2.教学价值文化
教学价值文化就是指一定文化境域的教学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欲实现的教学价值目标。教学不是一种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的纯技术的活动,而是一种价值负载活动。不同群体或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价值文化是教学文化的核心部分,价值文化对教学的影响表现为通过价值的冲突和调节形成新的权利和利益追求的指向,教学价值不断随同文化的变迁而变迁。
中国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光宗耀祖;“学而优则佳,仕而优则学。”而西方人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体生活的体验和需要,是个体完善自己的一种途径,教师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体验和探究。
3.教学行为文化
教学行为文化是基于一定文化境域的教学主体间所展开的行为互动。教学互动行为的目的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它不同于其他的社会互动行为,这是教学行为文化的最主要特征。不同的文化境域形成了不同的教学行为关系。我国教学行为中表现为教师对于学生行为的控制,参与主体较为单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够高,主要以全班互动为主,课堂上具有实质性的师生互动较为缺乏。西方师生关系提倡民主平等,教学行为参与主体多元化、合作化,具体表现为政府、社区、家长、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在课堂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个体或小组互动频繁,互动实质性较高。行为文化影响着教学的整体形态,是教学实践的文化表现。
二、中西教学差异的文化探源
1.中国文化主“静”、向“内”,西方文化主“动”、向“外”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以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西方文化则意欲向前,指出了中西文化的根本特点之所在。儒家文化追求中庸之道,以中庸为行事之准则,孔子教育学生要“择乎中庸”,就能辩明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道而行。道家学说主张无为而治,清净寡欲。持中、克己的文化特点使得中国文化保持一种“静”态和向“内”的文化特点,即尚让不尚争,尚退不尚进、尚静不尚动的心理态势。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即是特别注重人的内心修养和开发,强调学习者本人的刻苦努力和意志的坚强,忽视对外界教学环境的设计和改善。过分强调和谐安定,把变革、维新视为畏途,教学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学生主要以接受为主,教学内容固定,容易脱离现实生活,课堂以保持平和、静态为好,强调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西方文化由于其自身的地理特征和政治环境,强调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对外征服。由此形成了西方人注重向外探究与开发、鼓励创新、追求进取、好变动的思维心态,善于对外部物质条件进行改善,反映在教学活动中便是对学习环境的重视和强调,教学内容易于接近生活实际和力求创新,活动性课程占有大量比例,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2.中国文化是以“家族”为单位的群体文化价值取向,西方文化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中国文化中,不是社会发展造就了家庭,而是家庭或家族的发展造就了社会,因为中国文化发展是以宗法家庭为背景的。血缘宗法家庭是中国文化发展最基本的单元和载体,其他像邻里、村落、社区、民族、国家等等的社会群体,都是有血缘宗法家庭群体派生出来的,或者说是它的扩大和延伸。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是以宗法家庭为群体本位,也就是说家庭、家族的利益是最基本的价值。这种文化价值观表现在教育中就是读书是为了“光宗耀祖”,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整个家族的发达,而不是个人。由此延伸,把整个国家作为一个大家族,读书就是为了国家的发展,教是为国家培养治国之人才,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视群体价值取向的文化特征,容易忽视个人的价值和能动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沉默寡言、消极被动,不敢直抒己见,竭力保持与群体认识一致。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把个人置于社会整体之上。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获得个体的完善。“人的完善说”一直是西方教学所追求的永恒目标,这一“教育目的的个体取向”,从未因西方社会自19世纪晚期至今所不时出现的所谓“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思潮而退出历史舞台。在课堂上,学生会显得非常活跃,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质疑老师和同学,体现自我尊严和价值。
3.中国文化崇尚权威,西方文化提倡民主
中国文化十分崇尚“礼法”的权威性和等级观念,从家庭衍生至国家皆以“礼法”“三纲五常”为行事准则,不能有违。在教学中,教师信奉教材,照本宣科,认为越是严格教授教材的老师就越是好老师,不能自主地创生课程,学生较为被动,缺少相应的主动性。
民主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根本特点,提倡人生来平等的观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平等,教师只是辅导者或顾问,对学生成绩的好坏不太负责,师生间相互尊重,言谈也较为随意,等级观念淡漠。教师有较大的开发课程的权利和主动性,教材只是作为参考材料甚至没有教材,不迷信教材,往往结合自身优点和生活实际选取教学内容。
三、对当前教学文化变革的启示
1.教学文化变革不可过于理想化
当前有部分学者对新课程改革抱有理想化的倾向,认为改革就是要否定传统,模糊中西文化差异。其实,改革也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变革,成功的改革都需要处理好传统与变革的关系,都是基于传统的。
2.教学文化变革需要有一个适应期
民族文化要保持一种生命力,需要不断地吸收异质文化的优秀成分,中西文化在某中程度上可以相互弥补和借鉴。当前我们引进大量西方教学理论成果,并付之于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操之过急,没有处理好文化适应期的问题。
3.教学文化变革需要立足于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其最终目的是用于指导实践,此次新课程改革是按照从上到下的方式所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实践基础。所以,教学改革要立足于实践,对于其成败如何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检视,惟有如此,方能保障教学文化变革的顺利进行。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