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成 徐 峰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针对大学生职业技能缺失的现状,高等院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以课程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评价机制创新等纳入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同时要注意与高校自身特点相结合,与学生个性学习相统一,与人文教育相交融。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职业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
中国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09)03-0023-05
职业技术能力是人们从事某一特定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本领,它包括包括职业素养、操作技能等,与职业素质密不可分。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不是天生俱来的,无论是操作技能的掌握,还是职业素养的提升,都是后天不断地学习、实践的结果,尤其是离不开高等院校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
一、大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缺失及原因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尽管20多年来大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当代大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仍然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特别是一些高校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加上近几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日益吃紧,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培养问题也日益突出。
1、思想认识不到位,相当一部分高校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对技能教学重视不够
其一是普通高校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新中国高等教育经过60年的发展,形成了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两大体系。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学历都在本科以上;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岗位型、操作型、技能型的应用性人才,既包括学制为两到三年的学历教育,也包括由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培训和岗位培训、职业培训组成的非学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两大体系的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而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所侧重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很多人却无视二者的内在联系与互补关系,把差别夸大成完全分隔、不可逾越的鸿沟。特别是大众化条件下,普通高校入学人数增多,如果仍然把它定位于学术型,那么必然会带来学术型人才大量过剩的问题,而同时技术应用型人才却供不应求,从而造成人才供给结构失调。
其二是研究型大学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根据马丁·特罗的理论,承担精英教育的机构被称为研究型大学,承担大众教育的被称为教学型大学,既承担精英教育又承担大众教育的被称为教学一研究型大学。我国虽然没有对大学作明确的归类,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的“211工程”以及随后的“985工程”所重点投入建设的,实际上就是一批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当然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但是不是只能专注于此,而不必涉足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呢?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几乎所有的研究型大学内都设有应用型的专业或学科,培养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在研究型大学中,研究型教育与专业应用型教育也是复杂交错,可以并存的,并且借助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实力和声誉,专业性应用型教育可以办得更好。”
其三是对职业技能教学重视不够。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职业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重课内、轻课外的“三重三轻”现象。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把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种补充,认为包括技能教学在内的实践教学仅是作为理性认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掌握理论的水平,技术能力则无足轻重,对课程实验、实习的学时越压越少,这样,学生的技术能力得不到提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2、课程和教学不到位,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都不利于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陈旧。我国高校教材的知识内容无论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某些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仍然在我们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而某些正在转化为新的知识体系的科学前沿知识,却仍被我们置于教学大门之外。广西省的有关调查表明,3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不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进行探究的愿望,无助于实践能力的形成。在知识更新的速度将愈加迅速的今天。如何将所教所学与社会需求接轨,是提高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急迫课题。
课程设置僵化。从目前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学校的一些专业和课程设置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有的学校只是凭借自己长期的优势专业进行办学,专业性和理论性太强,严重脱离社会实际。一些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学校因没有或设置很少而无法向社会提供,造成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状况。尤其是在教学计划上刚性过强,弹性不足,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与发展的空间。
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上仍是以单向的“灌输式”为主,过于重视以背诵、记忆为主要特征的知识传输,过分重视陈述性、事实性和记忆性材料的教学,忽视原理性、策略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知识教学;过分重视确定性的内容,忽视不确定性的、前沿性的内容,教学内容缺乏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刺激性和挑战性。教学过程不同程度地依然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没有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师生关系基本上处于单向传输,缺乏学问的探讨、思维的交流,学生不会自主学习,学习兴趣没有得到激发,导致学生创新意识不强。
3、实训环节不到位,实训管理不严,实训设施不足。教师组织不力。校外实训困难
从教育系统内部看,影响实训质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实训管理不严。实训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的学时比例偏低,目标要求定位不当,项目欠周全,安排欠缜密;管理上缺乏健全的规章和统一的实训要求等配套文件,检查督导不力,远不及抓理论课教学硬,有些项目培训不到位,考核标准掌握不严格。一些校外实习流于形式,甚至变成参观游览。实训设施不足。多数学校现代技术项目实训装备起步迟,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培训需要,难以进行充分训练。有些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步伐缓慢,校内基地规模小,设备简陋;有的学校虽有一定规模,但未找到产教结合的切入点,难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实训基地,部分学校校外基地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教师组织不力。实训组织工作较复杂,从实训设计、实训准备到实训报告批改,特别是校外生产实习,学生的衣食住行、安全保障及实训大纲的检查指导都要详细安排,同时还要协调好与实习单位的关系。一些教师怕麻烦就轻避重,实训只是走过场,不愿动腩筋,更不愿动手,应付过关了事。
从教育系统外部看,影响实训质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随着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学生到校外实习的人数增多,过去可以接收本科生实习的一些国有企
业,或者由于负担较重,或者由于效益较低,基本上无力接收数目不断增加的高校学生前去实习,而那些效益较好的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又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往往把接收高校学生实习看成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连少量的学生都不愿意接收。不少大学生在实习期间表现出的浮躁现象也令许多实习单位在接受实习生时心存顾虑。
其次,在校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企业实际操作存在脱钩,除了一些营销员、业务员等需要“廉价劳动力”的岗位外,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岗位都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因为学生实训期一般只有两个月,刚到单位又不能马上上手,等到一切流程都熟悉了就要走人了,单位等于是花钱培训了一个学生,而且重要的岗位和需要经验的工作又不能安排他们去做,干体力活更不行。最关键的是,有些机械、建筑等单位,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企业怕担责任。
再次,目前,国家还缺少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学生实训的政策及法规。
4、教师水平不到位,教师技术能力不强。指导力量薄弱。技能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教师在技能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技术能力、水平,决定着技能教学的成效。当前,高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基本形成年轻化的趋势,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了60%左右,有的学校甚至超过70%,而且其中刚毕业不久的新教师又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中青年教师大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双门型”教师,他们学到的书本知识很多,其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普遍较低。虽然也有一些教师职称高或学历高,理论水平高,在教室讲台上“轻车熟路”,但到了实际操作却不得不“望洋兴叹”。因此,这些教师都很难胜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培训工作。专职实验(习)教师是技能教学的主力军。目前学校对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强调较多。而对其技术能力要求不高。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较多,而技术人员相应机会较少,长期把技术队伍视作“教辅”的观念根深蒂固,把一些不能胜任理论教学的教师、低学历的人员安排到实验(习)岗位,导致学历结构极不合理,总体素质较差,技能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二、构建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
质量管理是一个众多因素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动态开放的系统。就高等学校内部而言,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需要在目标导向明确的前提下,以课程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评价机制创新等纳入整个质量保障体系。
1、构建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以社会就业为目标导向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无疑以传承和创造高深学问为基本价值取向,但是,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仅有学术性取向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应该把学生的社会就业作为重要的考察维度,这是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功能确立的必然结果,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也是大学在与社会其他机构的比较与竞争中取得自己合法地位的基础。正如教育部长周济所说:“不论是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还是应用型高校,都要研究谋划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的定位和特色,以科学的定位和鲜明的特色,更主动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因此,各级各类高校都应确立以社会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一所好的高等院校,应该是学生就业率高的院校;一种好的专业,应该是社会有所需、社会有所用的专业;一门好的课程,应该是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能、学有所长的课程;一个好的毕业生,应该是掌握职业技术能力,用得上、用得着,能够适应职业变化的学生。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学校的教育必须适时地与社会需求挂钩,与市场挂钩,在适度扩大规模的同时,把学校的工作重心放在提高质量上。各高等院校要下大力气搞好市场调研,找准办学定位和发展空间,突出办学特色,面向市场,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紧紧瞄准经济建设和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加大了对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彻底改变“只管招生,不管就业”的观念,只有这样,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才能得到保障,高等学校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持续发展。
2、构建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要以课程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发展观、多样观、人文观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树立的基本课程观。”各高等院校不仅要更新课程观,同时要通过优化变革课程结构、重新整合课程内容来满足学生职业技术的提高,并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合理选择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取过程中。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选择最能反映学科本质特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的内容作为核心课程。保证学生有相当大的课余时间自习或实践,确保学生今后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每门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中,以此突出知识和技能的岗位应用性,缩短教育与崩位要求之间的距离,强化职业技术能力。
二要科学设计课程结构。通过推进学分制改革,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课程体系,开设一些跨学科、边缘学科,文理学科相结合、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以及职业能力素质课程。
三要适时开放课程。要重点开发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适合培养技术应用和运用能力的课程和课程群;开发职业技术能力培训课程;开发适合于复合型专业和新兴职业的新课程。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及创造性地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变“灌输式”、“讲授式”为“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开放式”,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潜意识的能量得以释放出来;第三,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第四,广泛运用实践性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逐步养成创造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本领。
3、构建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着眼点
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基于高等院校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的特点,教师不但要求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必须将职业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因此,高等院校要把提高教师的职业技术能力作为提高教师质量的工作重点,要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实。
首先要要加强教师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实践教学、职业技术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工厂等一线蹲点学习、调查研究,提高教师自身技能水平。三是加强教师的教学交流。通过让教师“走出去”,参加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或“请进来”,聘请校外技术能手、技术尖子来校赐教,进行操作技能现场演示,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4、构建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以实训基地建设为关键
提高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
践性环节,因此要突出技能培训这一重点,必须加强校内外实训(习)基地的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是提高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重要场所。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基本技能的训练。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节、高科技含量、开放性好、实用性和通用性为原则。高等院校要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在确定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和定岗实践的培训场所。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仅靠校内实训基地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尤其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创建和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不仅可以弥补校内实训设备和场所的不足,还可以创建一种能有效地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情景。学生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可以直接体验到企业文化和工作的感受,从而促进其职业意识和提供其职业技术能力。高等院校要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依靠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个层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
5、构建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
校园文化是时代精神在学校的反映,是学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工作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的体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育人氛围,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练意志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高等院校的育人功能,就是要使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既具有人文素养,又具备职业技术能力的“全面”的人。高等院校在校园文化物质层面的建设方面要把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高等院校教学环境布置,除有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等,还必须有市场人才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等与职业相关的信息,让学生从行业日新月异变化中体味职业感受和专业思想,增强职业素养。
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各种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力。高等院校要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诸如邀请当地著名企业家、商界精英及成功人士开办讲座;举办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动画美术作品大赛和计算机编程成果展等,从而形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与动手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补给,情趣得到提高,视野得到开阔,最终达到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和人格得以升华的目的。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结合新的形势和环境,拓宽思路,把校园文化建设向社会实践基地拓展。与企业、社区、部队、媒体联“姻”,形成校园、社会互动网络。通过师生参与,通过职业技术能力开发塑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动脑动手”的复合型人才。
6、构建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要以创新评价机制为支撑
评价机制具有指导作用、规范作用、激励作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应该有利于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显著提高。
目前许多高校的评价机制不够健全、不很科学。比如,在对教师的评价上,侧重于教师的科研能力,对教学能力尤其是实践教学能力要求甚少。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评价,对包括职业技术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要求甚低。特别是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仍然以传统的考试为主,而考试内容往往偏于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虽然也有一些高校在学生质量评价上进行了一些改革,比如要求某一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取得某一职业资格。但是,把职业资格认证作为衡量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标准,这显然有失偏颇。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对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带来很多负面的问题:有些学生把拿到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大学学习的终极目标,仅仅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导致教学中出现新的应试教育,有些学生在大学期间忙于多种考证,而荒废了理论知识的学生,职业素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纵使拿到了多个职业资格证书,仍也不具备职业迁移的能力。
高等院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专业,积极开展学生职业技术能力标准的讨论和研究,有效地建立高校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考核和测评体系。
三、构建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理论上说,大众化条件下构建高校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是必然的,应该是受到欢迎的,因为它强调与职业市场的直接对接。但如果在现实中各高校都一窝蜂地把高等教育变成职业技术教育,而不能凸现高校自身的特点,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其结果可能会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因而,高等院校在构建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构建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要与高校自身特点相结合
“技术”不只是指工艺和技能,也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性的生产技术,特别是在当代社会,“技术”的内涵已经扩展到管理、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领域。技术内涵的延展,又必然导致技术型人才内涵的扩展。同时,从职业市场需求来看,技术型人才是多样性的,企业经营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不同的各种各样的人才,除生产一线的熟练技术工人外,还有管理人才、设计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公关人才等等。应该说,在广义上一切具有可为企业发展所用的特殊技能或才干的人都是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是多层次性的,企业经营中,各种人才居于企业组织的不同层次。他们可以是高层的管理者,也可以是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员工;可以是高级的技术开发的专家,也可以是技能娴熟的工人。
对于市场经济中的技术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各级各类高校要客观、辩证、冷静地进行分析判断,准确把握与本校层次、特点相应的需求变化,认真分析异同,切忌头脑发热。一味地盲目照搬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这不仅不现实,且容易导致肤浅或极端。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多数是以教学和科研两个为中心的高校,以培养高层次研发型、高层次管理型人才为主,应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一般本科院校以培养较厚基础、较宽口径、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师或工程师,应着重于工程技术理论教育和技术学科的学习和相关的技能训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主要为基层单位或生产一线输送人才,以培养窄基础、重技能的技术工或技术员为主,应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工程训练上有所加强。
总之,高等院校要把准确把握自己的目标,充分利用现有学科、专业优势和办学条件,突出特点,注重质量,培养出品学兼优的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构建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要与学生个性学习相统一
构建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还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
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从理论上讲就应该充分考虑人的个性的各个方面: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最终真正从人的特点出发去进行全面设计。
被誉为职业指导之父的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弗兰克帕森斯就明确指出:人的个性影响职业行为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征,每个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人们要想在职业生活中充分地施展自己的个性特点,实现自己的个性要求,获得尽可能大的自由感、满足感和适应感,那么在择业前,就应该了解自己所属的个性类型及其职业适应性。因此,构建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工作机会相匹配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寻找与其特性相一致的职业。比如,学校在学生的职业规划过程中,应积极帮助学生了解其个性特征及对未来职业的影响,如果学生了解这一点,在确定自己的工作时,会多一层理性的思考,择业的针对性就会增强一些。目前,一些高校使用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编制的“职业偏好问卷”及“职业自我探索量表”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意愿,适度扩大学生的学业选择自主权,比如,许多学生入学前对报考的专业不甚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极大地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学校可适度放宽限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在教师指导下,选修课程、选择授课教师、选择学习方式、安排学习进程;学生可以在多路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框架内,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以及个人特长与爱好,考虑各自的能力、条件和意愿,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路径和学习年限。这样,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让他们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也是学校为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3、构建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要与人文教育相交融
传统意义上,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强化反映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便是进行专业人才教育,专业人才教育必定向专业素质培养倾斜,而这种倾斜往往会导致人文教育的弱化。在这种教育状况下,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人,很多人心理素质差,意志薄弱,社会适应能力弱,职业迁移和创业能力低,对人类的终极价值缺乏思考,对宇宙、自然缺乏敬畏。“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养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生视野不宽;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而素质培养和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这是当前高等院校在构建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时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构建技术能力质量保障体系,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让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将来就业谋生的实用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造就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加强与人文教育的交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现代的职业已超越了传统职业范畴,成为社会职业。要胜任某一职业,除了涉及专业技术水平外,还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经济、法律、哲学、管理等多方面的人文知识。其二,人文教育能够教给学生一种与科学教育不同的看待问题的视角和方法,确切地说,人文教育能促使学生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和发展。其三,学生健全人格的形式和健康心理的培养,离不开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问题,其实质是一种人性教育。爱因斯坦说过,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如何加强与人文教育的交融?首先,高等院校要在大学的学科规划和发展层面上,突出人文引领的方针,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进行专业开发,增加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专业学科,在课程实施中注意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协调。其次,在职业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适时地利用相关技术教学环节对学生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比如,为学生提供一般性社会常识,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技术应用过程当中离不开人文素质的渗透,从而使学生有意识地成为具有较好人文素养的人才;突出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创造能力的训练;引进合作机制、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争创一流的意识;有较强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进行教育,促进学生职业必备人格的形成。再次,以社会主流价值理念为核心,利用校内外环境、集体生活和审美活动等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等。
大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是一个传统而又充满挑战的研究领域,职业技术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大系统。本文的研究权作引玉之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