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燧
摘要:主要讨论三个问题:高等教育转型与高等教育质量;我们需要确立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如何确保高等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观;永恒主题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09)03-0012-04
我国高等教育自从20世纪末扩招初步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以来,目前又进入了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发展新阶段。即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阶段。近10年来,随着大众化的推进,人们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出了种种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家长、教师、学生以及教育专家等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自己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并从各个方面作用和影响高等学校的质量观,高等学校必须也必然反映和体现各方面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但是,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应当确立不同于精英化时代高等教育单一质量观的多元质量观。应当采取多种策略以保障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一、高等教育转型与高等教育质量
20世纪末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变:第一次是由1999年的扩招为标志的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使我国高等教育走上了规模发展的道路。第二次是由2002年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特别是由2007年国家教育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为标志,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数量型向注重质量提升的质量型转变,使我国高等教育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质量追求。在此期间,中国高等教育还发生着以下一系列转变:由单一型向综合型、封闭型向开放型(国际化、社会化)、计划型(政府主导)向市场型(社会引导,并非“市场化”)转变。高等教育的这些重大转型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满足了社会和人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且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近些年来。“教学评估”、“质量工程”就是政府为保障高等教育质量而采取的有力举措。
但是,受不同的质量观影响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不同,从而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也就不同。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应当具有不同于精英化时代高等教育的质量观。精英型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一种陈旧、单一、片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大众型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一种崭新、多元、全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同理,不同层次、类型的学校也不应当用统一的质量标准去衡量,“985”、“211”大学,老牌本科大学,新升格本科大学,高职高专学校等不同类型、层次的高等院校向社会提供不同层次、类型的教育服务,即不同类型、层次的高等学校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不同的质量观。也就是说,应当确立多元高等教育质量观。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理念,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有利于增强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不仅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采用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而且允许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甚至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可以不同。多元教育质量观更能突现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学校办学个性和特色。
二、我们需要确立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1、谁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事实上,纯粹单一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绝对不存在,社会各种利益主体不会有绝对一致的高等教育质量要求。图1表明。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都表达自己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即都有着自己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高等学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机构,是各种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和各种矛盾集中的地方。各个方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都会作用并影响高等学校的质量观,高等学校必须也必然反映和体现各方面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
社会不同利益主体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是不同的,也分别要求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来实现来承担;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对来自各方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的反应也是不同的。社会利益主体与高等院校在质量观上存在两辆对应关系。不同的高等学校将以怎样的质量方式来反映这些不同层次类型的质量要求?
2、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事实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性质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即:精英型与大众型、学术性与应用性、单一型与多元(综合性)型、陈旧性与新颖性质量观。表现为以下几对相互对应甚至对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第一,精英型教育质量观与大众型教育质量观请看以下数据:600万!27万!即2008年全国招收本专科大学生共600万,其中湖南省招收27万,而“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制度的1977年全国首次招生当年只招收了27万,仅相当于2008年湖南省的招生数,而且在相当长时间里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仅占同龄人数的百分之几!可见,改革开放新时期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当年,中国高等教育完全是精英教育模式,而今天则早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还能运用精英化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去衡量吗?
精英型教育质量观是一种陈旧、单一、片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精英教育时代,我们习惯用学术性标准即学历高低、知识多少的质量观来评价高等教育质量,认为学历越高、掌握知识越多,人才质量就越高。到了20世纪90年代,令人记忆犹新的“高分低能”争论,促使教育界开始倡导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时的质量观,要求学生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现在又流行全面素质观,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还要学会做人;既要具备人文素质,又要具备科学素质。大众型教育质量观是一种崭新、多元、全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一是高等教育数量规模扩大,二是高等学校类型层次多样化。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应该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各自的办学特点和社会适应面,从而也应当有各自的教育质量标准。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也特别指出,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不应该用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规格、学术取向与知识标准来规范和评价大众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就像不能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规格、职业取向与能力标准来规范和评价精英型高等教育质量一样。
第二,“985”、“211”高校质量观与高职高专学校质量观在大众化、多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分层定位就显得十分必要。科学划分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也就显得非常必要。过去,我国是根据学科性质将高等学校划分为理工农医师矿等11大类。现在,人们一般根据其是以科研为主还是以教学为主把我国高等学校划分为科研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等三种类型大学。后来,人们又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态势,将高等学校综合划分为“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老牌本科大学、新升本科大学、高职高专院校等五类,由于“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具有很大程度的重合性,因此一般分为四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向社会提供不同层
次、类型的教育服务,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具有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既不能用“985”和“211”大学的学术型质量标准来要求和衡量高职高专学校的应用型质量,也不能用高职高专学校的应用能力标准去衡量“985”和“211”大学的学术型质量。因此,确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制定适应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势在必行。
多元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理念,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有利于增强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不仅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采用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而且允许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甚至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可以不同。多元高等教育质量观更能使高校办学突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特色。
第三,通识教育质量现与专业教育质量观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上存在着培养“通才”与“专才”之争。针对我国过去培养目标口径过于狭窄、专业过于专一的状况,人们提出高等教育应当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即“通才”。但如何理解“通才”?事实上,到今天为止。社会分工不仅没有消除甚至也没有减弱,社会职业仍然需要“专才”!但这种专才与以往培养的那种过专的人才不同,要求在具有一至二门精湛的专业技术的同时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素养。因此,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其称之为“综合型”人才,毋宁说是“专兼型”人才更为合适。在今天,通识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专业教育则仍是现实的需要。切不可强调综合型的通识教育而忽略了专业教育。既要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拓展素质,又要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训练。通专教育结合,培养专兼型人才,是现时代的需要。
第四,科学主义教育质量观与人文主义教育质量观人文与科学本质上不是对立的,这是因为,科学首先是属于人的,是人发明发现来战胜困难、改造社会,为人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服务的,即科学的性质、生成和目的都是“人”的。在其发展过程中,科学是人用来破除和战胜神学迷信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用来挑战和对抗宗教神学权威、高扬人的地位和价值的锐利武器,科学成为人文主义者的重要知识工具。但随着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强大,其地位也反超人文而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工业化时代几乎就成了科学的时代,以致科技理性占上风,科学主义高昂而人文主义低垂。以致在学校教育中,受“惟科学主义”(“惟理性”)观所支配,知识、能力、分数、学历成了衡量人才质量高低的惟一指标。就像当年科学沦为神学的婢女一样,道德、价值、信仰等人文素养也沦为科学的婢女。近些年,人们在反思科学主义教育弊端呼唤人文主义教育的同时,又不断听到“高分低能”、“学历高能力低”、“知识水平高道德水准低”等等这样一些声音。我们的确不能说“高分高能”正如不能说“低分低能”,但就一定能说“高分低能”、“低分高能”吗?事实绝非如此。这事实上仍然是坚持单一、片面的质量标准观,用能力标准去评价与己完全不同的学术质量。就像用学术标准去衡量能力标准一样,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任何偏执一方都是不科学的。
科学主义教育泛滥造成了严重的弊端,加强人文主义教育势在必行。但这似乎可以说,我国科学教育过了头?进一步说,科学教育自从近代引入以来在中国发展顺利、正常吗?事实上,由于受到连年不断战争的破坏和频繁政治运动的冲击,我国科学教育严重不足、体系十分脆弱,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仍然偏低。在推进我国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科学教育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加强。不仅应重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教育,而且应加强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科学意识教育。只有这样,才会使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周老虎”无藏身之地无立足之所。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时代呼唤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三、如何确保高等教育质量?
1、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综合素质强、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队伍是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
高等教育方针靠谁去落实,高等教育目的靠谁去实现,高等学校课程靠谁去实施,高等学校学生靠谁去培养,说一千道一万,主要依靠教师。教师发展经历了“能者为师”、“长者为师”、“吏者为师”、“学者为师”等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教师领域出现了“专者为师”即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高校教师一般都是由经过严格的学科专业训练,取得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人担任。但勿需讳言,他们也一般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教师专业训练。也就是说,他们一般教师专业化水平都比较低。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对教育科学知识掌握程度令人堪忧,据估计我国高校教师中研习过教育学科知识的比率不到30%,有的教师尽管有过教育科学知识学习经历,但大都停留在一般理论和教学法的学习上,比较浅显,没有突出教师认识学生与教育工作所必备知识的学习上来。”“缺乏最起码的教育科学知识修养,不重视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是目前高校教师存在的一个通病。
教师职业是双专业,即兼有学科专业和教师专业的属性。教育不仅是一门专业,一种职业,一项事业,还是一种艺术,一种科学,它既要求从教的人即教师精湛、忠诚、献身,还要求他们崇美、求真,遵循规律,追求崇高。不要以为他们只要精于学科专业知识而不屑钻研教师专业知识就能把书教好、把人育好,只懂学科专业而不懂教育专业,显然是很难完成高校复杂的教学工作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当前,除了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外,应加强对高校教师的教育专业教育,使他们具备大学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品质,提高他们的教师专业化水平。
2、坚持课堂教学的育人主阵地和中心地位
现代高等教育具有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社会职能。其中,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其基本职能。直到今天为止,各级学校培养人的主要途径和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课堂教学是最平凡最基本的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应作为学校工作的一条重要规律。”“这是因为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最全面、最深刻、最系统,占的时间最多。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如何,主要就是由它的各科教学质量来决定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课堂教学工作被视为一切学校的中心,其他各项工作均应围绕它来展开并为它服务。反过来讲,学校若不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应该以什么为中心?不以教学为中心,学校还是“学校”吗?这样,另一个问题也随之提出来了,即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和课外社会化实践活动的关系。应该这样认为,应当坚持教学为主,必须坚决反对借搞社会实践活动而冲击、影响、干扰课堂正常教学秩序的现象,但反对教学惟一;必须开展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但不能过多而冲击甚至取代课堂教学。应当切实改革课堂教学。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由于长期受不正确、不科学的
教学观念影响,过于突出教师作用,过于强调系统知识传授,过于重视课堂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健康和谐发展。因此,不改革就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
3、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高等学校的一对基本矛盾关系。让我们从大学(高等教育)与中小学(基础教育)及其与社会其他组织机构的区别说起。
首先,大学(高等教育)与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育人机构,育人是其基本目的和根本职能。不同之处在于:1)中小学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或者说是培养低层次人才的场所;大学是直接培养高层次人才;二者在培养人才上存在层次的分野。2)中小学是传承现成知识的社会组织机构,高等学校既是传承现成知识的社会组织机构,也是创新知识的社会组织机构。3)中小学传授学习的是既成知识与普适知识,即现成文化知识体系和普通文化知识体系;大学则不仅要传授学习既成知识与普适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追踪知识发展前沿,探索发现知识与创造生产知识。大学生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4)如果说中学传授的是普识知识,中学生的学习是接受基础知识,中学教师更多的是传承社会一般知识的话,那么大学不仅传授的是高深知识而且它担当着创生高深知识的社会使命,大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接受高深知识而且还要学会创造高深知识,大学教师更多的是创新社会知识。他不仅自己创造和带领学生一起创造。而且还主要通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来实现社会知识的创新。师生一起推动社会文化知识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大学与社会其他组织机构的根本区别在于:从教育外部看。大学又是什么?是学术研究?社会服务?还是培养人才?后者才是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大学就是根据社会分工的要求担任专门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组织机构。因此,大学不应当是简单技能训练所。不应当是传授甚至贩卖现成知识的机关,不应当是颁发甚至贩卖文凭、证书的机构,也不应当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工厂、农场,当然也更不应当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场所抑或政治活动的机关。大学应当有自己的独特坚守!但这并不等于说大学不要科研。相反,大学也是现代社会知识生产的重要阵地,大学教师也是知识生产的主要力量。问题是,哪一级大学需要科研?一般认为,科研型抑或科研教学型大学是必须进行科研的,教学型大学及其以下层次高等学校就不一定进行科研了。这是一种误解!笔者认为,哪级高等学校都应当而且必须进行科研。因为科研也是分层次类型的。科学研究根据其性质和功能,可以划分为基础理论、实用技术、应用操作和综合型研究。高职高专也应当进行科研,只不过属于实用技术和应用操作型研究罢了。
再次,大学教师既要从事教学也要进行科研,教学与科研是他们的双重任务。大学教师既是教师也是学者。集教师与学者于一身。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天职;作为学者,创造知识是目标。作为教师与学者的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对他们来说,教学科研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齐头并进。教学带科研,科研促教学。只有这样,大学教师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才能推进科研和创新知识,推进科学的发展;最终才能担当起培养具有宽厚渊博的知识结构和探索发现、开拓创造的精神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责任。
4、寻求学术与行政的张力
这得从大学的组织属性说起。大学是个什么社会组织?是学术组织、育人机构还是政治组织、政府机构?大学应当是学术组织和育人机构,而非社会政治组织更不是政府机构。北大之“魂”蔡元培曾说:“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问之机关。”“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近些年来,尽管改革日益深入,高校仍然存在大众化的模式、精英化的思维、计划化的体制、行政化的管理等特征,即虽然在大力推进大众化,但高校办学模式及其评价指标仍然倾向精英化思维,采用统得过死的专制性计划管理体制,并且受传统“官本位”思想影响,大量存在行政挤压学术、凌驾学术的现象,严重影响着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
尤其是长期受“学而优则仕”和“官本位”价值取向的影响,我国大学行政化倾向十分严重。校长是厅局级甚至副部级,院长是县处级,享受行政官员的政治待遇。试问,如何判定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与部长孰高孰低?提高了大学的行政级别是否就一定会产生国人企盼已久的诺贝尔奖得主?政治理性怎能取代学术理性,强化了大学的行政级别就强化了大学的官僚化,弱化了大学的学术权力就弱化了大学的学术化。其实,提升大学的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是靠提高行政级别而应靠提升学术权力。为了保障高校教育质量,必须坚持学术权力高于一切的观念,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寻求合适的张力。必须努力消除和克服封建“官本位”文化的消极影响,避免行政权过于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
5、架通培养与就业的桥梁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关键和根本职责。但大学不能关起门来脱离社会需求脱离就业市场封闭式地办学,必须瞄准现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才。也就是说,大学应当主动适应社会,根据大学生就业市场变化的要求调整专业设置,完善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模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大学可以因强调“走进社会”、“为……服务”、“主动适应……”而把自我的思想理论和道德伦理拉到与社会现实同等的水平,那样无疑会削弱大学的本体功能,从而使大学难以承载在理论、思想和道德上引导社会向前发展的责任。那样就会使自己在社会面前越来越失去高贵超然的道德品质和独兀冷峻的价值判断,意味着大学精神的沦落和大学使命的失却。
近些年来,由于强调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学颇感外在干涉太多;政府管得太多;社会负载太重(赋予过多非大学职能);承受压力太大。譬如,将就业率作为衡量大学质量高低的标准就有失恰当。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大学有关,但绝不是大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是政府的事、企业的事、社会的事。大学不应做也不能做不该做不能做的事情,只能做该做又能做的事情,而且必须保质保量地做好。
6、稳步推进高等教育三大工程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家实施了高等教育三大工程,即国家“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工程”、国家“211工程”及“985工程”、国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三大工程中,“985”“211”工程突出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强化科学研究。另两项工程尤其是“质量工程”都是着眼于教学,着重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是对以往高等教育改革的丰富、完善、拓展和深化,抓住了高等教育的根本。这对高校乃至每个高校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否则,就会错过机遇,延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