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探讨

2009-05-21 08:53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年6期
关键词:供应链电子商务管理

李 健 宋 丽

摘要本文从电子商务的概念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出发,通过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进行比较,阐述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7;F7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06-0057-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经济的信息化、专业化甚至是一体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使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有上升的趋势。企业必须迎合这种市场需求,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才能提高其竞争力。供应链管理正是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被提上了日程。如今,随着信息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应用的普及,一种新型的商务形式——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行起来,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电子商务的出现,也给供应链管理带来了一次新的变革。

一、发展现状及基本概念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EC)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以电子交易为手段完成金融、物品、服务、信息等价值的交换,快速而有效地进行各种商务活动的交易模式,它包括生产、流通、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中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所有活动的电子信息化处理,形成与地域、空间无关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新型流通交易机制。它可以使商家和供应商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更快地满足客户需求,也可以让商家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佳供应商,在全球市场上销售产品。近几年,电子商务在全球发展迅猛,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不断上升。目前,世界各国纷纷看好电子商务这块新大陆,普遍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是未来25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远远超过200年前的工业革命。

供应链是企业供应链的简称,是指由同行业中具有上下游合作关系的企业组织所形成的企业群体。广义的供应链概念。则包括了从供应商到制造商、经销商和顾客的整个范围,集合其共同的技术和资源,链接成垂直整合的团队以发展和配销产品,完成整个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企业供应链强调企业之间的整合,强化专业分工关系,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的观念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本文中的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由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

二、传统供应链管理分析

1.传统供应链管理结构分析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仅仅是通过通讯介质将预先指定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依次联系起来。这种供应链侧重于内部联系,灵活性差,仅限于点到点的集成。因此,供应链管理成本高,效率低,而且供应链的一个环节断了,将造成整个供应链运行瘫痪。

2.传统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传统供应链管理的特性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市场表现。

(1)过分强调自供-自产-自销的-体化供应链模式。表面上看来“企业无事不能”,而实质上严重影响了企业核心业务的开发。许多相关实体如供应商、分销商等分离在外,着眼于企业内部的操作,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关注物流而忽视了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缺乏企业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关系,产、供、销各自为政,造成产品库存积压、资金浪费和企业间的目标冲突。

(2)强调竞争而忽略合作。供应链节点间的关系被视为交易伙伴而不是合作伙伴,致使双方频繁地讨价还价、拖欠货款、缺乏诚信,导致竞争大于合作,而不同供应链之间l的竞争则更为激烈,价格之战、亏损经营,其结果常常导致两败俱伤。

(3)缺乏服务平台和电子交易手段。缺乏市场响应机制。没有统一、规范的信息服务平台和安全、可靠的电子交易平台。没有建立对用户不确定性需求的跟踪管理系统,不能及时回应顾客需求,顾客不满意,企业形象受损。供应链中的所有成员不能协调一致,信息得不到共享和快速传递。

(4)重下游轻上游现象严重。由于观念上的偏颇,只重视下游的顾客,而忽视了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以为“供应商有求于我”,致使双方缺乏信任。

(5)供求信息不准,牛鞭效应严重。由于客户信息不准,单方毁约情况较多。供应链信息传递扭曲,制造商盲目生产,增加了库存成本,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6)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企业与企业之间缺乏联系,信息不能共享,造成信息重复、滞后或失真。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探讨

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电子商务对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影响也日益增大。这不仅是因为它改变了商品交易的形式,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形式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在拉式经营的体制下,消费者或客户对交易和服务的要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电子商务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1)企业与其供应商采购事务的协调。企业通过外部网浏览供应商的产品目录,根据需求签发订单,并通过EDI发送,供应商接到订单后,合同审核人员通过企业内部网查看库存情况、生产计划情况和销售商的信誉度来确定是否接受订单,并与供应商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协商合同条款,签订合同。

(2)物料计划人员与仓储、运输公司之间的业务协调。通过企业的内部网,物料计划人员可以查看仓储情况,及时地安排物料的运输。库存管理人员根据原材料供应情况和产品销售情况及时更新数据库,以便于有关人员查询。

(3)销售机构与其产品批发商、零售商之间的协调。销售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宣传,与客户进行交流,并将信息反馈给生产计划部门,以帮助计划部门制订合理的生产计划。

(4)公司中的日常活动以及员工的交流。通过内部网,公司中的各个部门可以进行即时信息交换,而不必通过烦琐的文书工作,实现“无纸办公”,既可以节省时间,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开支。

(5)提供客户服务。通过互联网可以方便地接收客户的反馈信息,为客户提供及时的服务,建立良好的信誉。

公司通过以上商务活动可以优化其流通网络与分销渠道,减少库存量,加快库存周转,从而有效地改进供应链。其关键是要进行更好的企业间的信息集成,提高供应链中每个成员对整体信息的可见度。

2.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优越性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供应链运作的一个优越之处是通过及时、有效信息的传递,实时把握市场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来确立相应的生产经营和物流运作。因此电子商务为推动信息的有效传递和管理,发展电子物流乃至供应链管理

奠定了基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还表现出如下优越性:

(1)管理信息化。当今市场在急剧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取得持续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掌握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在竞争中知己知彼。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中信息共享的关键。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流动速度,被认为是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必要措施。因此,企业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设供应链运作的信息支持平台,如集条形码、数据库、电子订货系统、射频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交换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一体,构建企业的供应链信息集成系统。

(2)横向一体化与网络化。以前企业为了追求资源的整合,往往借助于“纵向一体化”来实现高度的控制。但是纵向一体化却因为管理组织臃肿,业务领域过于庞杂,造成风险增强、管理成本上升。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思想开始兴起,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只抓最核心的东西:产品方向和市场。“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

(3)生产经营的敏捷柔性化。全球性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个企业已经难以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在20世纪末,美国提出了以虚拟企业或动态联盟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模式,敏捷制造面对的是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采用可以快速重构的由生产单元构成的扁平组织结构,以充分自治的、分布式的协同工作代替金字塔式的多层管理结构。注重发挥人的创造性,变企业之间的生死竞争关系为“共赢”关系,强调信息的开放和共享,集成虚拟企业。而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实现敏捷制造提供了可能。

四、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电子商务是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拓展市场的有效方式,同时,电子商务也为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将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必将对企业产生革命性的变革。在未来,所有的企业都将成为技术型的企业,都能够以终端客户喜欢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商务战略和技术必须结合起来,这一趋势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因此,企业必须抓住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将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结合起来,才能顺应企业发展的潮流。

猜你喜欢
供应链电子商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