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民间舞蹈教学中的钢琴伴奏

2009-05-21 10:09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民族性钢琴伴奏艺术性

孟 乐

摘要:舞蹈教学钢琴伴奏是不同于其他科目钢琴伴奏,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特别在中国民间舞蹈的钢琴伴奏中,一直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上述情况从舞蹈艺术的规律出发结合钢琴艺术的特性,粗浅地探讨了钢琴伴奏在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弹好钢琴伴奏等相关问题,希望能引起同行们的重视。

关键词:民间舞蹈教学;钢琴伴奏;艺术性;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J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1-0196-02

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同时它也是以人为载体,以人体动作为语言体现独特民族性的舞蹈艺术。我国古代所说的“乐舞”,就是对诗歌、音乐、舞蹈相互结合为一体的总称。人们常说的“乐之在耳者为声,在目者为容”,《乐记·乐象篇》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与心,乐器从之。”具体而又生动地说明了音乐和舞蹈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因此,音乐在舞蹈教学训练和表演中意义非同寻常。笔者通过长期在民间舞钢琴伴奏的教学实践,总结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民间舞蹈中的钢琴伴奏存在的普遍问题

首先,钢琴伴奏在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它在舞蹈艺术教学真正的灵魂地位。比如,在民间舞教学中或多或少都会有钢琴伴奏被音乐录音所取代的现象。这种普遍现象不仅是我们舞蹈主课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钢琴伴奏自身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为音乐是舞蹈的灵魂、生命。只有充分发挥钢琴艺术的表现力,又结合民间舞蹈自身的艺术特点,是钢琴伴奏更好地融入整个舞蹈教学中,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其次,要杜绝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长期存在的一种被动的、一种机械的伴奏模式与观念,使舞蹈教师真正感觉它在教学中地位及其重要性。所以要克服舞蹈课中的钢琴伴奏在整个舞蹈课的教学中处于陪衬的作用的思想,充分结合舞蹈的艺术特性和音乐作品的风格使之融入到整个教学艺术体系中,激发和引导学生训练和表演的灵感和欲望。所以解决以上问题要克服舞蹈主课教师和钢琴伴奏老师自身的观念问题。他们一直认为舞蹈中的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居于附属地位。其实曲解自己在舞蹈艺术自身的的地位以及作用。就是说钢琴伴奏在民间舞蹈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到“带”动舞蹈动作的作用,而不是那种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

再次,不注重钢琴伴奏艺术性的表现。因为在民间舞蹈中,各个民族的舞蹈都有自己特点的人文文化背景和富有特点的节奏性和音乐的律动感。因此在民间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者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才能为舞蹈教学提供恰如其分的伴奏音乐。同时对良好的各民族的文化底蕴的了解也是钢琴伴奏老师所必备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各种民间舞蹈自身韵律和节奏,才能使动听而有民族内涵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内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在民间舞的钢琴伴奏教程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现在的民族民间舞的曲谱,尽管数量已有一定规模,并且涵盖了很多风格及种类,但却还停留在以简谱形式记录一个简单旋律的阶段上。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并不是给钢琴弹奏的乐谱,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简谱普及率较高的特殊国情及传统所造成的(像芭蕾、代表性等国外的舞种,早已有了成规模的、以五线谱写成的伴奏乐谱)。因此,为民族民间舞弹钢琴伴奏,就要根据某一支由简谱写成的民间曲调,由钢琴伴奏老师即兴配弹而成,弹奏的质量自然也会因伴奏者的即兴弹奏能力的高低而出现差异。因此,在民族民间舞伴奏中,普遍存在着伴奏织体单一、和声不够丰富、调性缺少变化(以C调和G调居多)等问题。要知道,我国如此众多的民族,每一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其特定的旋律、节奏型等风格特点,也正是这些音乐的风格特点极大地决定了其民族舞蹈的与众不同之处。因此,在钢琴伴奏过程中,明晰准确地体现出这些音乐上的特点及风格,对于与舞蹈的默契配合以及良好的授课效果是极为重要的。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听到许多钢琴伴奏老师只靠一两种伴奏织体和节奏,主、属、下属等几个简单的和声,在C大调上,便“以不变应万变”地为所有的民间曲调进行配弹,曲调中所蕴涵的许多风格特点消失殆尽。另外,在民族民间舞的伴奏中,还经常会遇到需要反复弹奏一个短小的曲调多次,以适应一个较长的组合的情况。很多人是把曲调原封不动地照弹数遍,好一些的会在重复的过程中进行一些C一G一C的转调,但这些都会给舞者带来单调乏味的感受。而且,学习音乐的人都知道,每一个不同的调式调性,不仅仅只是在音高上有所不同,还都具有着不同的色彩和性格。尽管舞蹈的音乐不像声乐、器乐对调性那么挑剔,但还是应该根据特定的音乐情绪来选择调式调性,在多段重复的音乐中,应尽量进行一些音乐织体、节奏型、和声及调式调性等的变化。那些贫乏的弹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乐本身的表现力,从而不能很好地调动起舞者的情绪,使其更深刻地感受音乐内涵及意境,而这些恰恰又是钢琴伴奏所应该尽可能提供给舞者的信息。如果钢琴伴奏的作用仅仅是为了给舞者弹奏节奏,那和指导老师喊拍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实际上就失去了钢琴伴奏的意义。

二、如何弹好民间舞中的钢琴伴奏

第一,一定的钢琴演奏水平和较高的即兴伴奏能力和作曲和二度创作的能力;以及正确地认知舞蹈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民间舞蹈课的钢琴伴奏,首先要求具有很强的钢琴伴奏者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钢琴伴奏与舞蹈教学高度和谐统一的能力。主要包括恰当地发挥钢琴伴奏作用的能力,编配钢琴伴奏曲的能力,即兴的钢琴伴奏能力。[1]同时在十分熟悉舞蹈动作规律和民族舞蹈专业训练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保证节奏清晰明了的基础上以及在和声、肢体和调式等的运用上,以尽可能的手法使其丰富,力求挖掘和体现本身所蕴涵的民族色彩。

第二,良好的中国各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弹好民间舞蹈中钢琴伴奏的基础。首先,中国民间舞蹈艺术形态最能体现各民族舞蹈的基本节奏、步伐、动律和体态的基因及其功能、文化内涵。因此,在民间舞蹈的钢琴伴奏中必须抓住节奏和旋律两个重要的因素。为此在民间舞教学的钢琴伴奏音乐中,必须在深刻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学、艺术、历史、民族风格、情感表达方式、情绪、精神特征、韵律节奏等特点和不同训练的特殊音乐要求等基础上,发挥想象并扩展思维,使民间舞的钢琴伴奏音乐的情绪与风格、节奏与速度、演奏手段与和声编配达到完美和谐,从而真实准确地表达民族情感和民间舞蹈的特征。只有这样钢琴伴奏音乐才能真正表达民族舞蹈的真正意蕴,使舞蹈教学得到最大限度的升华。比如朝鲜族舞蹈中的“古格里”,舞蹈动作舒展、含蓄,气息、节奏十分鲜明。在6/8拍钢琴音乐和特定鼓点节奏的伴奏下,音乐旋律与舞蹈韵律,松紧变化适度,悠长而柔美,展现出一幅朝鲜舞蹈轻妙曼舞的画面。而傣族女子舞蹈,娟秀、典雅、活泼、优美。傣族鼓点节奏确立了其4/4拍节奏的方正音乐形式。又如蒙古族与藏族男子舞蹈,同样是质朴、热烈、粗犷、刚毅。但是蒙古族男子舞蹈音乐是热情、豪放、开朗地表达真切之情;而藏族男子舞蹈则含畜、深情、真情地表达感情。这种民间舞蹈钢琴伴奏音乐的艺术表现,无疑会激励学生的表演欲望,使课堂中的表演熠熠生辉。

第三,民间舞蹈钢琴伴奏音乐,不应是节奏与速度的简单陪衬,而是通过音乐情感的表达来补充、渲染和深化舞蹈表演所具有的民族性和舞蹈自身的艺术个性内容,为以后的民族舞蹈表演更加细腻、感人,成为一种精美的艺术。

钢琴伴奏音乐为舞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展示其特定的范围,特定的民族和特定的文化背景。这一特点的对象以地区、民族、文化等信息给舞者以启发,要求舞者尽可能完美地去完成该信息所提示的内容,并将其通过舞蹈语汇展示给老师和观众。因此,舞蹈伴奏不同于纯音乐的演奏表现。它的表现应该最能体现和再现民族性和艺术性的文化内涵。伴奏音乐线条中最深刻、最能体现舞蹈艺术的思想性、民族性等。对音乐内涵和舞蹈要求两者协调进行。因此,伴奏过程是一个重新安排节奏、和声、表现手法的过程,如甘肃花儿《下四川》的一首舞曲,该曲旋律线条以平缓的平行、下行为主线条,节奏的流动感很强。这类的伴奏要求在和声运用中以色彩变换的手法进行彩色上的对比,丰富单一旋律的情感色彩,要把表面平静而内心深刻的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和回族儿女的生活思想情调表达出来。当然伴奏和织体的安排手法和技法表现种类远非这些,但不论怎样安排,出发点都要清楚:一定要突出表现风格的多样性、准确性、合理性这几点。

因此,通过多年的实践,本人认为钢琴伴奏者不能只在演奏技巧和方法上要不断提高水平,更重要还在于艺术涵养的磨炼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和声、肢体、调式表现等都必须应用自如,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伴奏前必先认真备课,重点部位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的年级从简到繁,以渐进的手法向同学们传递民族风格多样性的音乐理念。高质量的伴奏提高了学生训练的兴趣,高质量的伴奏以准确的信息使学生尽快掌握民风民俗,把准确的风格以优美的舞姿展现出来,从中获得美的体验。在舞蹈教学领域,使我国民间舞蹈的教学日益规范化、系统化,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陆续编写和出版我国各民族舞蹈音乐的正规钢琴伴奏谱,必然有助于推动民族民间舞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成果。可喜的是,已经开始有一些舞蹈音乐工作者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但我国民族民间歌舞曲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愿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这项意义非凡的工作中来。

三、结语

总之,民间舞蹈钢琴伴奏这一专业在具备基本钢琴技巧的同时,要用富有民族性和艺术性的音乐语汇为学生的训练增光添彩,既增强了舞蹈课中每个动作的流畅度,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在舞蹈课中的训练热情,使每日枯燥的舞蹈动作训练变成一堂堂富有激情和活力、新鲜感的艺术表演课。同时听觉的艺术感染可以激发起人们的联想,产生对艺术无限的遐想和审美的内心感受。但音乐又是舞蹈的灵魂,伴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舞蹈表演、教学的质量,其作用可谓举足轻重。所以,舞蹈钢琴伴奏是完成舞蹈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首好的钢琴伴奏曲能与舞蹈基训动作配合得丝丝入扣、促进和协调舞蹈基训动作的完成。舞蹈表演属于空间线性过程中的视觉艺术,而钢琴伴奏音乐则是时间过程中的听觉艺术。情感是舞蹈表演的灵魂。[2]

同时,钢琴伴奏的好坏带给学员的信息是直接的,好的伴奏可以启发学生对所表现的民族性和表达的情感观念用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展现出来。而模糊的、不负责任地伴奏,只能带给学员错误的信息,降低学员理解舞蹈语言的能力,从而降低训练效果,所以以上只是我个人的在民族舞蹈课钢琴伴奏中的一些感想,真心希望本人的一些零碎见解,能给民间舞蹈课的钢伴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参考文献

[1]韩冬,刘聪.钢琴即兴伴奏教程[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

[2]张青.试析舞蹈、音乐的同一性与个性[M].广州:舞蹈杂志社,2002.

作者简介:孟乐(1976- ),女,北京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民族性钢琴伴奏艺术性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