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小珍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这一理论一经提出,就在教育实践领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此理论也在教育界各门学科教学中引发了新的探索和实践,高中政治教学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多元智能呢?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提出以下比较可行的策略。
一、创造多元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多元智能
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培养多元智能的教学情境。在我国现行的班级制度和课时制度下,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应创建保障多元化教学顺利实施的教学环境。要创建成功的教学环境,首先要保障学生有足够的参与热情。只有在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愿意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个性和潜能才可能被充分激发,也才能真正为多元化教学提供保障。为此,教师要综合运用激励性语言(如:回答得比较全面、语言组织能力较好、观点较新颖等)、自信放松的形体动作,向学生传递平等、尊重、信任、期待、鼓励的信息,带给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解答学生的问题,虚心向学生请教自己不了解的问题,在班级学生之间建立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平等交流的学习氛围。
其次,要注意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学资源,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以开启不同智能优势的学生的思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多元智能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进行设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智能进行培养:进行各种新闻图片、政治漫画、政治视频、录像等教学材料的展示,运用绘等级社会系统图等手段,创设空间智能情境;通过奇闻趣事、社会新闻、时事热点、教师或学生的亲身经历等的讲述,开展历史事件接龙游戏、辩论等教学活动营造语言智能情境;设定归纳推理、举例说明、相关数据的计算等学习任务,创设逻辑——数学智能情境等。
二、组织研究性学习小组。促进多元化智能发展
高中阶段的学生兴趣比较广泛,教师可在了解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让不同特点的学生或具有相同研究兴趣的学生以小组形式一起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其智能。
为使研究性学习小组真正发挥效用,教师要适时提供让学生展示能力的机会。如,教师可以通过实践评比或成果展示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成果展示或实践评比的内容可以围绕课堂教学主题,也可以选择学生比较关心的内容,如:对所学知识的疑问;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及运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给自己的启示等。展示形式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决定,也可以由教师限定。可供参考的展示形式有:学生搜集相关图片、视频资料进行展示介绍;学生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介绍;讲政治故事、主题演讲、政治新闻发布等。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价他人的看法,有利于相互学习,优势互补,既能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有助于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运用多元化教学评价。维护多元智能成果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将评价落实在学生平时的各种学习活动中,既增强了学生活动的目的性,又丰富了学生对活动的体验,增进对政治活动主题的理解,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设计多元评价时,首先,教师要注意评价角度的多元化及评价的激励性。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的评价,都要从多个角度进行,不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评价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态度。点评时既要充分肯定优点和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也要针对其不足提出希望及改进建议。如在评定学生的研究性成果展示时,对性格内向、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可适当降低要求,挖掘其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教师也可适时多给予其表现的机会,通过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保持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
其次,教师要注重评价的时效性,即在学习活动开展完成后,教师应立即组织交流、评定,使评价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如在每次比赛活动完成、学生展示结束后,其他学生和教师要立即对展示学生的资料准备、政治主题的把握、表现能力、态度等方面进行点评。学生如有不同意见也能及时交流探讨。及时的信息反馈,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努力方向,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