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云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错误做法日益凸现,这不仅直接导致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效率低下,而且造成学生在考试甚至高考中得分不高,更会造成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三大误区总结如下:
1.只重记忆,忽略理解。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学习历史只需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这一观点深深影响着学生。然而现实却非常残酷,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单纯考查识记的题目越来越少,绝大部分试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组织出来。在加速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学史观念及教学理念,正如张元所说:“历史是一门重思考的学问,不是一门重记忆的学问;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既是学习这一门知识可以得到的好处,也是从事这一学问必须具备的前提。”
对于历史学习,史学界早有定论,其中我国著名史学理论家何兆武先生的解释最为精辟:历史学本身就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历史学Ⅰ)是对史学或史料的认识或认定,第二层次(历史学Ⅱ)是对第一层次(历史学Ⅰ)的理解或诠释。历史学Ⅰ在如下的意义上可以认为是客观的和不变的,即大家可以对它有一定的认识……但历史学Ⅱ……是随着我们的思想的改变而改变的……历史学之成为历史学,却完全有待于历史学Ⅱ给它以生命。没有这个历史理性的重建,则历史只不过是历史学Ⅰ所留给我们的一堆没有生命的数据而已。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也与这一观点相吻合,高考通过创设新情境、运用新材料来命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决定了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历史将比单纯识记历史更重要。
当然,重视理解能力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识记,理解的大厦是建筑在识记这重要的地基之上的,只是在识记的过程中应多些理解,把识记当作学习历史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
2.只重树木,忽略森林。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将历史割裂成了“断代史”、“国别史”,而非“通史”、“大历史”,这就造成了学生虽然把课本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却无法将所背内容与历史阶段准确对接,或者虽然把每个历史阶段的起止时间、不同政权记得清清楚楚,却不知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支离破碎而又模糊的记忆使学生在面对高考试卷中某些通史性质的题目时感到手足无措。而更为糟糕的是,许多学生对新课程中的历史教材模块形式存在错误解读:现在的历史教学改革方向为专题史,通史已经不合时宜。列宁曾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同样道理,对于历史的学习也应该将某一历史现象回归到它的历史范围之内。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应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阶段有一个粗线条的、整体性的概念,尽力避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出现。这决定了学生应将把握历史“森林”的结构特征作为学习重点,而这也是高考的命题方向。如2005年高考文综天津卷第37题指出:历史上许多国家在民族和种族问题上形成了不同观念,这些观念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题目列举了唐朝、清朝中期与晚期、19世纪末的西方对此的看法,反映了同一件事在三大历史阶段的不同特征,间接考查了学生的历史架构能力。
3.孤立历史,忽略文综。
新课程改革提出:既要注意体现学科间的共同基础性,也要注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反映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新课程教材及近年的高考试题中表现得很明显。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必修Ⅰ中增加了政治课中政体、国体、法律的专业知识及外交原则,必修2中增加了产权制、公司制、股份制、市场经济、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的经济史专业知识等。近年来高考命题也涉及不少类似内容,如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12题以“阴”、“阳”体现了某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为命题内容;2008年高考文综宁夏卷第24题要求根据中国十二生肖推算唐玄宗出生之年,这些题目都体现了一定的文学倾向性。
然而,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只注重于浅层次地了解过去,而忽略与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联系起来挖掘历史更深层次的内涵。如有许多学生在新闻媒体中虽然了解到2008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却不知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伟大意义;有的学生沉浸于《哈姆雷特》的悲剧情节中,却不知思考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主旨等。这些学生在碰到这种综合类历史试题时,总是显得无所适从。所以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必须打破学科间的藩篱学会举一反三、知识迁移。
中国第一位女教授陈衡哲先生说:“历史不是叫我们哭的,也不是叫我们笑的,乃是要求我们明白他的。”这句话提示我们,历史学习担负着公民教育、人文教育的重任,它要帮助学生认识支撑我们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在历史上如何形成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出在历史学习中出现的上述误区,在新课程改革中探索出合适的历史学习方法。而学生也需要在历史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观念,走出历史学习的误区,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