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琦
非洲面积3000多万平方千米,年降水量小于500毫米的地区占全洲的3/4之多,因此被称为世界干旱大洲;南美洲面积1800万平方千米。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的地区占全洲的2/3之多,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造成这两洲干湿悬殊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地理位置的影响
1.纬度因素。非洲位于北纬370至南纬350之间,赤道横贯中部,全洲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大于20℃,有“热带大陆”之称;南美洲位于北纬12°至南纬56°之间,赤道横贯北部,全洲2/3的面积在热带,最热月气温不超过28℃。
虽然非洲、南美洲都有赤道横贯,都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但二者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面积不等。南美洲北部面积广大,北回归线没有横穿,大部分地区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之下,处于东南信风范围内,风来自大西洋,带来丰沛的降水;南美溯南部虽有南回归线穿过,但陆地面积狭窄,因而干旱面积也就较小。南北回归线都从非洲大陆横贯,且北回归线在非洲大陆最宽处穿过,致使大范围的地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难以形成降水,因而非洲有1/3的面积降水不足200毫米,因此干旱地区广。
2.海陆位置因素。南美洲除西北角与中美地峡相接外,均为大洋环抱,大陆轮廓北宽南狭,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从大西洋吹来,温暖湿润。非洲虽四面临海,但其大陆轮廓北部特别宽大,南部虽狭窄但还是比南美洲宽好几倍,并且海岸线平直,少海湾、少半岛、少内海;东北部临近红海。但海域狭长且小,又紧靠亚欧大陆,从这里吹来的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二、地形因素的影响
南美洲的西部,高大狭长的安第斯山脉紧靠太平洋,纵列分布在南美洲西岸,一方面阻挡了气流的东西运行,另一方面使沙漠面积仅限于大陆沿岸,因而缩小了南美洲干旱面积的比例。南美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分布的地形,西靠安第斯山脉,其北部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南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这种地势极利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顺势爬升,形成地形雨,更增加了南美洲的湿润度。
非洲海拔500-1 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的60%以上,被称为“高原大陆”。著名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南非高原以及德拉肯斯山脉纵列在东部,加上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来自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很难深入内陆,而西北角的阿特拉斯山脉使从大西洋吹来的西风难以翻山越岭,致使非洲干旱面积广大。
三、洋流因素的影响
南美大陆的东部沿岸有强大的巴西暖流经过,这股暖流一方面对流经地区有明显的增温增湿作用;另一方面,暖流使其上空的东北信风温度升高,湿度增强,给南美洲广大地区带来丰沛降水。南美大陆西部南端太平洋沿岸虽有秘鲁寒流经过,但由于陆地轮廓狭窄,又有安第斯山阻挡,使其作用局限于海岸,因此影响十分的微弱。
非洲东北部,印度洋暖流因受索马里半岛和东北信风的制约,大洋冷水上泛,起到了寒流的作用,南部的马达加斯加暖流因受非洲高原地势的影响,仅能使局部地区较为湿润。非洲西部的加那利寒流、本格拉寒流,一方面有降温减湿作用,另一方面,在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吹拂下形成离岸洋流,使非洲西岸经常出现干燥多雾天气,致使撒哈拉沙漠向大陆西岸蔓延。
以上三种因素,共同导致非洲干旱面积广,南美洲湿润面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