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鉴于目前古诗教学中的问题,结合笔者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例,表达对古诗教学的思考,试图从四个层面探索古诗教学的一般方法,即:一、以朗读教学达到认知性赏析诗歌的目的;二、以诗意探究、背景引入达到理解性赏析诗歌的目的;三、以品析语言达到评价性赏析诗歌的目的;四、以立足本诗的拓展达到创造性赏析诗歌的目的。
关键词:古诗教学 认知 理解 评价 创造
去年11月底笔者代表学校参加了桓台县课堂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并在本次活动中获得了优质课一等奖。本次优质课评选,参赛课题大多为古代诗歌,我们这一组的课题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拿到这个课题笔者有些不知所措,因为平时对古代诗歌的教学,大多停留在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译一译的浅层面上,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分析,诗中意象的把握,以及诗人情感的理解,凝练、含蓄的诗歌语言的欣赏都很肤浅,甚至有时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却依然不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因此,对古诗的教学始终有一种挫败感。但冷静下来思考这个课题,笔者发现:组织者也正是源于以上的现状,想以这次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为契机,让语文教师们反观自己目前古诗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总结,已达到引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涵泳、鉴赏古诗的能力的目的。
有了这种顿悟,笔者不再茫然。备课前笔者查阅了许多与杜甫、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关的资料,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曾播出的一期有关杜甫的节目《唐诗的故事——杜甫篇·草堂之谜》,对笔者启发很大,让笔者一下子找到了突破口,于是就从杜甫草堂入手,设计了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整堂课在学生们对杜甫的悠悠情思中展开,又在与诗人、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中结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时候,古诗赏析是一种敷衍式的,被动地赏析,是一种情感与智慧双重缺席的赏析。这种赏析是低效的,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我们要学会沉静下来赏析古典诗歌,努力走进作品,走进作者,去体验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痛苦、欢悦。因此,上这节课笔者想到了如何给学生赏析古典诗歌寻找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
一、以朗读教学达到认知性赏析诗歌的目的
赏析古诗的第一步,往往是朗读吟诵,体味古诗所传达的音韵美,初步感知古诗。诗歌语言以凝练、含蓄、意象丰富、跳跃性强为特质,特别是古诗更讲究平仄、押韵,强调音韵的和谐、悦耳,节奏的强弱、变化,读来往往琅琅上口,余音绕梁。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一小节“号、茅、郊、梢、坳”全都押“ao”韵;第四小节“间、颜、山”押“an”韵,“屋、足”转“u”韵,音调和谐,富于音乐的美感,因此赏析这首诗,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反复涵泳、体味这首诗语言所传达出的音乐美。这堂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合作读、个别读、齐声读等多种形式来感知,并力求通过教师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地范读引领学生以声传情,用自己投入、激情的朗读来探查诗人的情感世界,达到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的目的,获得自己本真的、原生态的对诗歌文本的理解。
当然,朗读教学要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而非课前预习时,或上课的开端部分进行。这节课笔者也是将朗读吟诵穿插在整节课当中,课堂上始终有师生吟诵的声音响起。这节课上完,感到学生对古诗的朗读产生了新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过去干巴巴的阅读上,懂得了运用声音的变化,感情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这也就达到了认知性赏析诗歌的目的,其实这也是赏析古典诗歌的第一步,这一步训练扎实了,对以下几个层面的提升会大有益处。
二、以诗意探究、背景引入达到理解性赏析诗歌的目的
教学的第二步,重心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诗意上。这是一首叙事诗,学生对诗意的把握比较容易,课堂上采用让学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复述大意的方式,基本完成了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补充杜甫其人及时代背景的相关资料: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春色。《江畔独步寻花》中的“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不料,两年后的一个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这场暴风雨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为国为民忧思。诗人总是这样推己及人,使自己从来都被苦难压扁的目光撑出一片树荫,苦苦地去为别人遮雨。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穿越历史的时空,这一千二百年前的百姓的哭声犹在耳际。宋代诗人黄山谷写杜甫:“醉里眉攒万国愁”,后人评此句:“状尽子美平生矣”;闻一多《杜甫》中写道:“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1961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次年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一位就是杜甫,他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上述背景资料的引入,教师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对这首诗在理解性赏析的层面上,对文本作深入的探究。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与这首诗相关的资料为佐证,进一步探究这首诗的丰富的意蕴。从课堂效果看,较好地达到了对学生情感熏陶的目的。
三、以品析语言达到评价性赏析诗歌的目的
对诗歌文本的关键词语、句子进行赏析,会使学生在细节上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歌的内涵。这节课上,教者首先抓住几个关键词语,例如“卷”、“铁”引导学生分析,采用词语置换法,看能否换成“吹、刮”或“石”?其次引导学生揣摩“怒号”、“雨脚如麻”等词语的表达效果,展开想象设想这种情境。抓住含义丰富的词语赏析:诗人“叹息”什么?“长夜”一语双关,引导学生分析。抓住情感复杂、丰富的语句:最后一节,怎样读出情韵?让学生反复试读、揣摩诗人复杂的情感。教师再适时抛出问题:①“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当时杜甫只有49岁,“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②“盗贼”怎样理解为好?在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诗为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关键词句的品析,往往能加深学生对诗歌意蕴的理解,再适时地引入学生熟悉的相关佐证,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此时可引入杜甫诗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一细节刻画,杜甫虽只有49岁,但因为他站在唐朝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的阴暗,因而忧心忡忡,歌声凄苦,怎能不早早愁白了头?
这一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赏析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句,来达到评价性阅读的层面,使学生理解承载诗人的感情的载体是语言,通过语言的鉴赏分析,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言外的韵味。
四、以立足本诗的拓展达到创造性赏析诗歌的目的
赏析诗歌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性地运用,把本节课所感悟、发现的这首诗以及诗人杜甫,经过自身的情感熏染,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才真正理解了这首诗以及诗人。非常喜欢读著名作家梁衡的一些写历史文化名人的散文,如《乱世中的美神》、《把栏杆拍遍》等,作者以自己独特的对李清照、辛弃疾的情感,试图抵达诗人的内心世界,探究诗人以及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剖析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让我们读者对这些名垂千古的诗人有了更质感的认识,仿佛我们就在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他们的一声叹息,也会触动我们的情思。
这一环节笔者设计了立足文本进行拓展的开放性思维、写作训练:假如让你充当杜甫草堂的导游员,你将怎样向游客介绍这位光照千秋的伟大诗人?试写一段介绍杜甫草堂,寄寓自己情感的解说词。教师引入《草堂情思》:茅屋为秋风所破,你想的是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自己身陷敌城,悲的却是“四万义军同日死”。一个又一个子夜,你在如豆的青灯下披衣而坐,咀嚼着时代的苦难,任那种叫做“愁”的植物,在心中疯狂生长,瘦削的肩头,便有推不掉的重量。“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三十五岁的你就如此透彻,为什么就是迷途不返呢?
通过思维的碰撞,不少学生当堂完成了对杜甫其人以及这首诗认识的提升,因此写出了不少佳作,交流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一是使整节课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自杜甫草堂始,至草堂情思终。二是以期让学生在创造性阅读的层面上,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
(牛晓彬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世纪中学 25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