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成为美国当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有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倡对人的研究,“以人为本”,主张用人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人,反对把人当作动物。他们认为,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了解人、研究人,必须用“全人”的视角研究正常的人,特别是人类的“精英”(自我实现的人),其目的在于发现那些“人之为人”的东西[1]。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从他们的自然人性论、自我实现论及其“患者中心”出发,在教育实际中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对传统的教育理论造成了冲击,推动了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这种冲击和促进主要表现在:(1)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一种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教学模式;(2)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强调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维系于课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3)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从而促进了个别化教学运动的发展。在此,笔者结合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试图分析其对我国当前语文课教学的一些启示。
一、人本主义理论的思想内涵
(一)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1.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significant learning)是使人整体地参与学习的最好办法,“意义学习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当我们以这种方式学习时,我们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人”[2]。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罗杰斯曾指出,具有不同经验的两个人在知觉同一事物时,其反应是不一致的。罗杰斯认为两个人因对知觉的解释不同,所以他们所认识的世界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反应也不同。因此,要考察一种学习过程,只了解外界情境或外界刺激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习者对外界情境或刺激的解释或看法。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认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客观世界在人头脑中的主观映象为基础的认识,而并非由自己的主观世界来决定客观世界。可见,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
2.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或学习的内在潜能。人类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人天生对未知就充满了一种好奇的心理,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通过学习去认识和了解。在对知识的获取过程中,人们是按照自身的需要,筛选出了一些有益的知识,以此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的。人的内心是有这种强大的潜能去学习知识的,更为关键的是这些都是人自身按其主观愿望去实行,是人的最本真的冲动。
3.学会如何学习在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罗杰斯说:“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取决于静止的知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也很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去寻求知识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这种重过程而不重结果的学习与杜威的做中学教育理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二)人本主义的教学观
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是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是建立在其学习观的基础之上的。罗杰斯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出发,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因此,教学的结果,如果不是毫无意义的,那就可能是对学生有害的。教师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为此,在罗杰斯眼里,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可以通过讲演、考试甚至嘲弄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而学生无所适从;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服从者。所以,罗杰斯认为,教师这个角色更多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不再是原来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了。
(三)人本主义的课程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生的全部能力的发展。为此,福谢依把人的全部能力分为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理智、情绪、社会、身体、审美、灵性。此种课程观就是为了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人生需要,突出地强调了人的重要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在课程的选择上,也要以人为本,选择对学生具有个人意义的材料。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来看,所选材料是否具有个人意义,在于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知觉和信任。在课程的实施方面也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和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的课程观才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人本主义理论对我国语文课教学的启示
(一)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它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3]因此,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当中都应以学生为主体,按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设计语文教学。同时,它也是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能更好地认识教育,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人本主义理论视野下的语文观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以人为本强调内容要适合当前学生的学习需要,那些老套、过时的内容该淘汰的就要以新的更可取的新知识来代替。考虑学生阶段性的知识接受水平,恰当而适量地安排课程内容。人本主义理论视野下的语文培养目标是学生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使人的潜能现实化,使这个人成为有完美人性的人,成为这个人能够成为的一切。[4]在目标方面,再不是单一的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论,应综合考虑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人本主义教育家深信:“教育之首要目的,不是别的,是受教育者的个人幸福,是个人的发展,是提升个人生命的价值”[5],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全面发展。比如在语文的诗歌教学中,对一首诗歌不应仅停留在背诵的层面,就学生而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会有各自不同的领悟和解读。如今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也是很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致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闪烁着人本主义的思想光辉。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使认知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成为了可能,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广阔的发展空间。[6]人本主义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因此,把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相结合,正是目前我国语文课的迫切要求。在语文课中,由于教科书所包含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拓宽知识面,就得补充或增加一些新的内容,然而,又由于时间有限,教师们不可能再进行过多的板书教学,因此必须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备课的时候就充分利用幻灯片(容量大、清晰、快捷),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了课堂学习时间,使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大大增强。
(四)优化评价方式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内核就是以人为本,所以在课程的测量和评价中就是运用情景性测量和自我评价。按照人本主义的观点,评价的目的不只是检查学生具体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明确如何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所进步。所以,学生应该对自己学习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客观、公正的剖析,让这一过程中的经验更好地为今后的学习服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对此进行了说明,可以看出现在的教学评价是很注重人文关怀的。在整个评价系统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全新的评价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在传统评价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合理的优化。在语文评价中,不仅注重学生认知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还强调学生在情和意方面的体验,也就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当然还包括审美等方面。
总之,新时期我国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都是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而开展的,在人本主义理论中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的统领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关注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在语文课当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参考文献:
[1]赵同森.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出版集团出版,2007:36.
[2]安桂清.论人本主义学习观与创造观对研究性学习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美]马斯洛.人的潜能与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73.
[5]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13.
[6]张庆宗,吴喜艳.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多媒体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育,2003,(4).
(李聆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4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