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比较

2009-05-13 08:09张洪涛
黑河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教研员二者教研

张洪涛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人们对教研员专业发展的关注度却不很高。那么,教研员的专业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可以获得哪些启示来促进教研员队伍的成长呢?

一、教研员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同点

1.二者有着共同的职业理想

教研员应对所在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负有一定的责任,有义务为本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进程。而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将学生由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将自己由“教书匠”发展成专业人士,实现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共同发展。

由此可见,教研员和教师二者有着共同的职业理想,他们都以本地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工作目标,都是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直接推动者。

2.二者都有专业发展的需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研员和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教师来说,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要具备熟练的教学技能和较强的教研能力。而教研员的专业发展主要表现在观念的改变、知识的更新、能力的增强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等几个方面。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教师和教研员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使得教师和教研员都有专业发展的需要。

3.二者有着共同的专业成长方式

教师通过学习,一方面可以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教育实践,改进教学过程,实现有效教学。此外,教师还应将教育教学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心得体会等表达出来,供同行分享,同时实现自身升华。这一学习、积累、表达过程,即是教育的行动研究。教研员与教师相比,也可以通过学习、行动、表达来实现专业发展,只是在行动上,教研员主要体现在借助于指导教师来间接影响教学过程。总之,行动研究也是教研员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

二、教研员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点

1.二者的观念不同

一方面教师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学校,就必须谋求上进,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得广大教师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机逐渐形成。

许多教研员都是从一线教师选拔出来的。在他们眼里,教研院和教师进修校是非常清闲、适合“养老”的地方。在尚未建立教研员资格标准及人事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一些教研员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取心逐渐减弱,缺少人生职业规划,自我发展意识淡薄。

2.二者工作的侧重点不同

新课程虽赋予教师很多新的角色,但教师工作的重点还是在教学上,教师其他方面的工作都是围绕着教学展开的,只有在教学工作上肯下苦功夫,才能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

教研员工作的重点则在教学研究上。教研员虽不是教学的直接实施者,但也要经常到课堂中去,走进教学一线,发现问题,指导教师更好地从事教学。立足教学实际,扎扎实实地搞“草根式”的应用研究是教研员工作的重要方面。

3.二者服务的直接对象不同

教师每天接触最多的是学生,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所从事的各项活动都是为了培养学生。

教研员服务的直接对象是教师。就某一学科而言,教研员应站在本学科前沿,潜心钻研课程标准,引领教师掌握本学科最新成果,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三、二者比较对教研员的启示

1.利用外部机制,转变教研员观念

目前对教研员专业发展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转变教研员的观念是教育部门的当务之急。一是建立外部考核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严格的教研员考核制度,促进教研员观念转变和专业成长;二是建立内部激励机制。在建立考核制度基础上,辅以评价激励机制,给予那些工作认真、善于学习、积极引领本地区教师发展的教研员进行奖励,让他们在福利待遇、晋职等方面享受优惠,以此调动广大教研员的积极性。

2.行动研究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

行动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应用到教育领域,近些年来成为一线教师首选的研究范式,其自身所具备的特点也同样适用于教研员,并促进教研员专业成长。研究者通过反复学习、研究、反思、行动等,丰富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这一过程即研究者成长的过程。教研员工作的侧重点是教研,而不是科研,研究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指导教师来提升教育质量。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符合教研员的工作特点。因此,作为教师的教师,教研员完全可以采用这种“做中学”的研究范式来促进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水平。

3.教研员和教师加强合作,促进教育发展

新课程强调教研员对教师的专业指导的过程,事实上也是合作的过程。他们之间如果没有良好的合作氛围,教育效果是不可想象的。教研员和教师要加强合作,需从两方面努力:一是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若是教研员和教师能够建立起平等、和谐、合作的关系,教师就会有话敢说,有活动敢于表现,教研员的工作也会开展得十分顺利;二是教育研究部门和基层学校要加强合作。教研员和教师关系的如何也受到其所在单位之间关系的影响,从教研部门的角度,要多支持、多组织教研活动,在提高各自业务水平的同时,增进双方友谊。从学校角度,应该提供条件让教师与教研员多沟通,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与教研部门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责任编辑 李 婧)

猜你喜欢
教研员二者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