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2009-05-12 03:14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10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

何 丽

【关键词】 高血压病;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

作者单位:130051长春市中心医院 干三疗区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一种疾病,早期无特异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头胀、耳鸣、眼花、健忘、失眠、烦闷、乏力等症状。是造成肢体偏瘫、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因高血压病发生致残病例屡见不鲜,故医学上称之为“隐形杀手”。在高血压病的治疗方面常用的药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6大类药物。临床上有很多患者,虽然长期坚持服药,但效果却不理想。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高血压患者除上述药物正规治疗外,还应给予健康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212例,均符合1999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D)确定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根据就诊先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龄35岁~78岁,平均年龄48岁。对照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36岁~79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男74例,女28例,年龄60~88岁。其中高血压病1级8例,2级55例,3级39例。患者病程为5~3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有无并发症、文化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给患者及患者家属做自我介绍,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方式和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并对患者做治疗前的评估,根据患者的情况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如印发高血压病教育资料,定期举办高血压病知识讲座,向患者介绍什么是高血压病,正常血压是多少、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以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

1.3 内容

1.3.1 心理指导 心理活动与躯体疾病呈复杂的相互关系,当患者被诊断患有高血压病时,往往会产生害怕、抑郁,焦虑、悲观和失望等心理反应,而心理应激会加重血压升高。因此应开导患者调整心态,保持乐观情绪,对精神较紧张的患者可通过心理疏导、放松疗法、倾听音乐等心理治疗,以减轻压力,必要时适当给予调节神经药物。

1.3.2 饮食指导 合理膳食是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措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饱,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三低”饮食。每日食盐量应低于5 g,以免增加血容量。慎防暴饮暴食及刺激性食物,如酒、咖啡及浓茶等。对服用利尿剂患者应适当补充富含钾离子的食物和水果如香菜、桔子、香蕉等。应进食富有营养、高维生素的食物,晚餐宜清淡。

1.3.3 运动指导 运动不仅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约降6 mm Hg~7 mm Hg),且对增强体力,降低胰岛素抵抗,减轻体质量有利。因为肥胖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其高血压患病率是同龄组体重正常者的3倍,体力活动是降压因素之一,体力活动还可巩固药物降压效果的作用。同时适当运动有利于大脑皮质功能恢复,还能增加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因此,合理、长期和有计划的运动是高血压病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运动方式,包括运动种类、运动量、运动时间和时机,向患者说明适量运动的重要性及运动时要遵循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要及时停止运动,血压不稳及有并发症者不宜运动。怎样运动好呢,走路,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怎样步行为好呢,三个字,三、四、五,即3 千米/次,40 分/次,5次/周;打太极拳,这个运动很特殊,它是柔中有刚,阴阳结合,太极拳最大的好处是神经系统、骨骼及关节的协调作用。

1.3.4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说明各类降压药的作用及副作用,服药时间剂量必须遵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及停药,如有特殊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撤换药物。

1.3.5 其他指导 指导家属观察病情变化:学会测量血压,对血压持续增高的患者,测血压2次/d~3次/d,必要时分测立、坐、卧位血压,如发现血压升高,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戒烟:烟草中含有大量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其他有毒成分,可使血管收缩,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增高。因此,应鼓励高血压病患者戒烟;作息:保持生活规律,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紧张与疲劳,对失眠的患者可以睡前作气功或打太极拳,学会放松自己,有利于入睡,必要时可适当服些安眠药,充足的睡眠有利用血。

2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身心疾病,患者除有遗传因素外,其个性行为、社会因素、生活事件等多种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也起到较大的作用。精神压力过大、暴饮暴食、脂肪和盐摄入过多、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酗酒等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目前我国高血压病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三高”特点,同时又存在着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本研究证实,通过健康教育,观察组血压稳定率、按时服药率、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P<0.01。采取健康教育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积极配合治疗,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学的途径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自觉地培养关心健康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从而使人们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有配偶、家人关心者抑郁发生率较低(P<0.05)。老年人由于工作、社交活动等的减少,再加上身体有病、没有老伴的照顾,容易产生孤独感等不良情绪。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要尊重患者,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解答问题,让其儿女们经常来探视患者,给予他们生活上的照料、护理。亲情的慰籍和温暖可预防和降低抑郁的发生。

本调查结果还表明,外向性格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抑郁发生率较低(P<0.05)。“内向”患者往往不常把自己心里的压抑表达出来,因此较少得到他人的关注与支持,独自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容易发生抑郁情绪障碍。护理的重点是,应当加强护患沟通,不应予以简单的说教,而是本着理解患者的原则,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诱导其说出内心的感受,鼓励其树立自信和战胜疾病的勇气。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日常生活能力强的患者,抑郁发生率低。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片对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高血压病
高干病房高血压病的空巢老人护理干预体会
陆家龙主任医师治疗高血压病用药规律探析及典型医案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在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运用效果
高血压会遗传吗
中药药枕治疗100例社区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脂肪肝与高血压病、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