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林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能力。本文以个人多年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探索以及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阐述如何优化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与应用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上,我们必须采用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具有本学科特色的适应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思想、方法与手段。如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完美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相长;我们教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展开有益的探索。
方法一:采用互动式教学法。信息技术课是富含创新意识的一门学科,是非常适宜实施互动式教学的一门中学新课程。首先,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条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互动式教学,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成熟,更为互动式教学插上了翱翔的翅膀。信息技术教学的互动性能体现教学双方互通信息,共同发展的交互作用,符合教学的最终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善思考,提高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科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日常教学中采用老师讲授与学生使用交互式CAI学习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效果基佳。另外教师也可自制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课件。通过界面图形化,可视化,大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吸收,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这样可使学生不断体会知识点,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并不断在实践中主动探索,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与教师共同讨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二:强化上机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为了提高上机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设计好上机实践的任务。上机任务不宜定的太死,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模块设计科学的任务。例如:文字处理软件WORD模块的上机实践可设计如下的任务:每位学生利用WORD制作一期班刊,要求:(1)一个富有创意的主题。(2)班刊应含有艺术字、图像、图形、各种风格的文字以及表格。(3)作品完成后,学生互相评测。通过这样的上机实践,必然使学生信息素养不断进步,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方法三: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
方法四:巧用分层教学法。因为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同一个班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实施相应的教学,此时巧用分层教学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分层教学施教实质上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施教方法和内容,保护较后进者的学习信心,使他们在现有基础上尽快地弥补知识结构或学习习惯上的缺陷迎头赶上;使有潜力的学生不停滞不前,促其追求更高的目标,锦上添花,最终使全体学生都达到时代的要求。
通常,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和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可将学生分为三层次。高层:学生电脑操作基础好,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对高层学生来说,在掌握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后不应该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停止,应巧妙设计,在课本基础知识之上更大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中层:学生各方面都比较一般化,课堂学习中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中层学生,给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还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低层:学生双基情况比较差,对电脑没有兴趣,接受能力及学习习惯都比较差。对低层学生,促使他们打好基础,耐心辅导,多加训练。最后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学习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谨慎、谦虚、不断超越自我。
方法五: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连接起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就能让孩子们在愉快的环境下学得更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学生在接受、理解一种新事物中总存在个体的差异,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中,分组要科学,应根据学生装的思想素质、自控能力、智力水平、学科知识、操作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推选组长,明确分工,落实帮扶对象。组内组长和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才能较好地提升本组同学的学习成效,进一步有效地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