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作品阅读技巧教学

2009-05-12 09:47
商情 2009年16期
关键词:阅读技巧文学作品教学

张 娜

[摘要]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谈了文学作品阅读技巧教学,对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能够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文学作品 阅读技巧 教学

一、讲授作品时,更多地倾向理性化

教师们的授课大多仅仅停留于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方式老化,文学教学枯燥乏味,令人生厌。往往把字词句段从作品中抽出来孤立地进行分析,从而破坏了作品的整体性,影响了学生对作品审美的整体把握。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很多教师又往往习惯于现有的结论,致使阅读过程基本成为对教材上的结论进行阐释和印证的过程。

阅读时要学会悟主旨。怎样悟主旨呢?要关注题目、开头、结尾,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虽然有的题目直接,有的题目含蓄,但是,无论如何都会透露出相关的信息。所以,接触每一篇文学作品都要向自己问一个问题:文章为什么要取这个题目呢?另外,阅读文章往往喜欢采用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主旨句经常会出现在篇首或篇尾,还要关注作者和写作时间。因为,学生答题必须站在作者和出题人的角度看问题。有些学生习惯于自己的思维定式,把自己的想法当成了作者的观点,不能随文就理,以致失分。以往的做题经验是学生拿到一套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园圃吞枣似的阅读之后,马上审题解答。学生盲目傲题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大局意识,整体意识。学生抓住了主旨与思路就能够居高临下地审视问题,不会出现文意理解的偏差以及答题思路的混乱。或者说,看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解决的问题就应该是看没看懂,而衡量的标准就是主旨与思路。一般地说,以写人为主的文学作品,要先把握写了什么人,该人做了什么事,这些事有什么共同点和意义。以记事为主的文学作品在阅读中要先搞清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件事情蕴含的深层意义是什么。写景状物的文学作品,在阅读中要理清作者借了什么景或物,抒了什么情,这个情是怎么抒发出来的。所以,就题解题不如以不变应万变。

二、文学阅读教学回归感性,需要让学生展开想象以重现形象

对于没有想象力的人来说,文学作品只不过是在时间上延伸的语音和在空间上铺排的文字;而对于具有充分想象力的人来说,那就是一个世界。“心灵的感受性就程度而论与想象的活泼性相关,就范围而论与想象的丰富性相关。分析能力占主导地位必定剥夺了想象的激发和威力,对象领域的进一步限制必定减少了他们的丰富性。爱抽象思维的人往往具有一颗冷漠的心,因为他们把印象分解了,而印象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打动人的心灵。”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如果欠缺想象力,就很难做到丰富精神世界,那就更不用说产生独特的感悟了。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叶圣陶先生曾说: “要领会这两旬诗,得睁开眼睛来看,看到的只是lO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10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于文字中看出图画来,这是阅读文学作品需要练就的本领。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正是个人的体验性想象填补了文本的空白,从而使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回归感性的文学阅读教学,首先在于解放学生的精神,给予学生心灵上的自由与愉悦,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充分的体验,使作者笔下的艺术形象在其心中获得更加鲜活的再现;甚至臻至这样佳妙的境界:忘却了自我,与作品相融。

三、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多种关系,重新确认师生关系的存在状态

从实践思维的角度来看,文学阅读教学是一种感性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阅读教学要突破作品、教师、学生作为单个存在物的圈囿,关注教师与学生开放的存在状态及他们之间多种关系的存在。首先,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本体的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一种具有身份差异的本体的存在状态。其次,师生关系是一种完全的存在,关系双方都各自以整体与对方发生关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以自身的一部分,而是以自身的整体与学生交流的,他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离开他自身整体而单独与学生交流。

四、强调教学过程中主体的权利及其读解的责任意识

“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教育的首要职责和任务就是唤醒学生处于沉睡状态的‘自我意识,促使他们由‘他在向‘自在状态转化。”文学阅读教学也不例外。文学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都不应是被动、消极的作品意义接受者,而是文学阅读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及文学作品意义的建构主体,他们都有对文学作品既有意义解读和新的意义建构的权利。换言之,文学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并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以实践思维关照,文学阅读教学过程就是一种生活过程。它建立在主体之间生动而丰富的日常交往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中人的回归也就是向生活世界回归,摆脱科技理性的束缚,恢复师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让他们体验生命和存在的真实意义。这意味着思考问题的重心要从单纯地关注文学作品转向同时关注人自身,让他们的自我意识从“沉睡的状态”中唤醒过来,从而激发起主体思维。

五、通过以情生情、以境生情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自主地体验作者的情感;同时要适当地利用情感的“感染”功能,引发学生心中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以情生情,一是以境生情。前提是教师首先要深入体验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并善于用这种情感打动、感染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活泼、形象及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言语来传达作品中的情感,让学生再通过阅读和诵读,真切地体验作品中的情感,感受作品的美质。教师也可以恰当运用表情传达作品中的情感。发自内心真挚情感的表情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情境中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以情动人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使学生受到感染,触景生情。

参考文献:[1]孙建龙.对当前文学阅读教学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8.[2]夏桐枝,季杰梅.大学校园文学阅读现状与思考[J].教研探索,2007,(4):32.[3]朱聪富.让文学阅读教学回归感性[J].教育导刊,2006,(6):43.

猜你喜欢
阅读技巧文学作品教学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文学作品与数学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技巧研究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浅析初中语文中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阅读技巧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