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触巨变三十载 构建和谐师生情——新时期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2009-05-12 09:47
商情 2009年16期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王 瑜

[摘要]沐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春风,高等教育的发展进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构建和谐校园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努力工作的方向。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处理好多种关系,最主要的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作为校园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形态,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和谐 师生关系 构建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平等交往、和睦相处,并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影响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表现为师生之间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双方的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民主、平等。

一、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地位

(一)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决定”。而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然是不变的主题。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密集、人才云集的地方,是精神文明的辐射源,在培养整个国家的人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大学时代是学生人格成熟阶段。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良好的教育环境。这种教育环境包括师生关系的状况。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不仅决定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且直接决定学生的心理发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形成愉悦的心理状态,会使他们产生种种高尚而美好的情感。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大学生德育的基础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里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大学生德育的基础与前提。和谐的师生关系表现为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互尊互爱,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和说教的德育模式,以人为本,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觉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道德需要,从而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师生关系问题表现

为了找出影响师生关系和谐的因素,我对近500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生关系疏离

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主动性差。在回答“你是否经常和老师交流”这一问题时,25%的同学回答“机会很少”或“基本没有”。当学习中遇到难题时,86%的学生会首先选择找同学帮忙,不得已时才去找老师。当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倾诉与帮助时,有28%的学生表示会经常找老师,而60%的学生选择找朋友解决。造成学生主动性差的原因:

第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处于即将成熟而又不稳定的阶段。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精神方面独立性的增强,要求他们摆脱传统师生关系的束缚,来适应自我发展的需要。

第二,大学生自律能力缺乏。当代的大学生,由于自主性意识增强,而本身又缺乏一定的自律意识,对教育管理者尤其是教师的说教式的管理更是反感。

(二)师生关系存在功利倾向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师生关系难免染上功利色彩,影响了师生关系的纯洁和和谐。首先,教师中存在不公正现象。有的同学为了评优评先向教师行贿;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评估的时候给高分,也通过一些方式给予学生“回报”。其次,大学生对高等院校教师的期望值同现实存在着差距。有的学生在没有进入大学之前,就为自己勾勒出了心中的大学和大学教师,大学教师应该是智慧和真理的化身。

(三)教师、学生角色定位有失偏颇

对于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近50%的学生认为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对于教师而言,教师教育观念缺乏时代性。受传统“教师中心”思想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将自己摆在管理的中心位置,习惯于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追求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的心理需要,影响了学生参与和表现的热情。

三、建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

教师应强化“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应该是绝对的主被动关系,应是互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精神影响是彼此都具备的。

(一)教师方面

1.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

教师要把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不要以一个高高在上的教育者的身份和学生交流。同时,也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气质能力等各方面存在差异而给予不平等的待遇。每一个学生个体他们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作为教师要一视同仁。

2.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

帮助学生是塑造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去,了解不同家庭背景、性格迥异的学生,帮助们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上的困难,关心和爱护他们,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不仅是爱的给予,更重要的是教师人格魅力对他们的感染,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

3.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

我国古代的教育倡导“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严谨、求真、务实的品格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而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更是终生的,有时候教师的一个微小的动作都能在学生身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应该尊敬老师、理解老师

互相尊重是为人处世的原则,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所以,大学生必须首先做到“尊师”,才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爱护,师生关系才能在彼此的尊重中得到和谐的发展。师生关系是老师与学生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会对师生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应真诚坦率地与教师交换意见、交流思想,加强沟通。

2.学生应该打破传统的师生观念,在学校中培养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

大学生首先应该“尊师”,但在“尊师”的同时不要“怯师”,要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主动或愿意与老师沟通。因为交往是相互的、双方的,即使老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学生总“躲”着老师,这也不能很好地增进师生关系。

猜你喜欢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