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调查分析

2009-05-11 08:52唐毓首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变故亲友身心

一、引言

生活压力是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许多疾病与压力存在一定的相关,可以说压力与人的健康有着重要的直接联系。美国生活压力与躯体疾病会议正式确认了生活压力对疾病的影响性。有研究表明,应对方式作为压力和健康的中介机制,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具有积极健康的应对方式在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方法与程序

1.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西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河池市内抽取高级中学中的河池市高中、宜州一中、都安瑶族自治县高中、都安瑶族中学和初级中学中的宜州民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实验中学等6所中学,每个学校三个年级,一个年级一个班,共900人。共发放问卷9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623份(男生247,女生376)。

2.调查工具。采用自编的《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共35题。评分标准:如被试未经历该事件则不计分,在统计分析时以0分替代?如有经历,则采用自评式5点量表计分,“没有影响”记0分,“轻度影响”记1分,“中等影响”记2分,“重度影响”记3分,“极度影响”记4分。被试得分越高,表明其承受的压力越大。

3.施测。从样本所在学校由各班主任负责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问卷施测注意事项”),时间为2007年3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检查,剔除无效问卷,对剩余

的623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13.0For Windows200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讨论

1.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状况总体情况。对623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问卷的35项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中,事件影响发生率在50%以上的项目有18个,说明该问卷比较符合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中学习压力因素占8项,自我身心压力和与家长交往压力因素各占3项,与老师交往压力因素占2项,共占16项,表明这四个因素是中学生经历最多的压力事件;其余是生活环境压力和亲友变故压力因素各占1项,而恋爱压力和生活环境压力事件因素普遍偏低。35项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中事件影响发生率最高的5项分别是学习成绩不稳定(90%)、学习成绩差(88.4%)、没有好的学习方法(88.4%)、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80.9%)、偏科(78.2%),均属于学习压力事件因素,说明学习压力是目前民族地区中学生最大的压力源。

学习压力是中学生最大的压力源,主要原因可能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压力。首先是由学生内部心理压力引起。一是对失败的恐惧,大多数中学生都害怕失败,失败将会被教师和家长批评、责怪;二是失去自信。部分中学生总觉得自己不比别人聪明,不相信自己,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为一次次的失败而担忧、焦虑;三是神经过敏性焦虑。一些中学生遇到某次学习挫折后,自信受损严重,诱发出紧张恐惧心理,无法正常学习。其次是由外部压力引起。一是升学压力所致。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过分强调分数,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学校和学生的惟一标准,学生也就将考试、升学的挫折看成是人生最大的挫折和失败。二是家长方面的因素。家长期望值过高是导致学生学习压力的最主要的间接原因。三是社会方面的因素。邻居、亲戚时时的议论和比较增加了社会对学生的压力,使学生长期处于无形的监控下,生怕被人嘲笑。

问卷的35项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中,对中学生影响最大的5个事件分别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Mean2.08)、没有好的学习方法(Mean2.00)、学习成绩不稳定(Mean1.94)、学业负担过重(Mean1.77)、偏科(Mean1.73),均来自学习的事件,证明当前减轻中学生学业负担和加快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从7个因素的总平均值和标准差大小来看,大小排序为学习压力因素(14.24±5.768)、自我身心压力因素(5.61±4.137)、与老师交往压力因素(4.68±4.012)、亲友变故压力因素(3.91±3.599)、与家长交往压力因素(3.62±3.676)、生活环境压力因素(2.24±2.644)、恋爱压力因素(1.71±2.731)。从事件影响强度大小可以看出,当前中学生主要压力源还是学习压力,其次压力大小次序为自我身心压力和与老师交往压力、亲友变故压力、与家长交往压力、生活环境压力,而恋爱压力对中学生没有构成较重的影响,这也是正常的,可能是民族地区中学生对恋爱问题还不是特别关注或涉入,民族地区的社会开放程度致使对少年男女的交往在社会理解和学校家庭管教上都相对比较严格,把学生恋爱视为是不良道德行为或不良学生行为。

2.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存在性别差异。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生活压力是否存在性别的差异,本研究以性别(女生、男生)为自变量,以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总分和各个因素得分为因变量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女生(n=376)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5.00±5.703)、与家长交往(3.87±3.861)、恋爱(1.56±2.587)、与老师交往(4.93±3.949)、自我身心(6.28±4.222)、生活环境2.43±2.657)、亲友变故(4.27±3.625)、总体(38.33±17.481);男生(n=247)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3.09±5.688)、与家长交往(3.24±3.348)、恋爱(1.94±2.927)、与老师交往(4.30±4.085)、自我身心(4.59±3.791)、生活环境(1.95±2.603)、亲友变故(3.36±3.496)、总体(32.47±17.723);女生和男生承受的生活压力关系在总体上(T=4.072,sig=.000)、学习压力(T=4.090,sig=.000)、自我身心压力(T=5.211,sig=.000)、亲友变故压力(T=3.093,sig=.002)、生活环境压力(T=2.196,sig=.028)和与家长交往压力(T=2.154,sig=.032)等因素上都显著高于男生。这些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学时期的学习课程较多,而且理科内容也逐渐增多,从思维的性别差异上看,更利于男生的学习,致使女生的学习及其他能力方面表现略差于男生,使女生承受的压力大于男生;同时,由于民族地区在女性地位上还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对女性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约束较多,导致女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存在性格发展的不足,女生性格的特征决定了女生对自我及周边事件较为敏感,所以女生在自我身心压力、亲友变故压力、生活环境压力和与家长交往压力上高于男生。至于具体由于哪些更重要的原因引起这种差异还需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3.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的学校类型差异调查分析。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生活压力是否存在学校类型的差异,本研究以学校类型(初中、高中)为自变量,以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总分和各个因素得分为因变量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初中(N=268)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2.84±6.200)、与家长交往(3.84±3.964)、恋爱(1.11±2.059)、与老师交往(4.82±4.226)、自我身心(5.52±4.405)、生活环境(2.34±2.876)、亲友变故(4.30±3.975)、总体(34.76±19.641);高中(N=355)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5.30±5.339)、与家长交往(3.45±3.439)、恋爱(2.17±3.070)、与老师交往(4.57±3.846)、自我身心(5.68±3.928)、生活环境(2.16±2.457)、亲友变故(3.61±3.261)、总体(36.95±16.230);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生活压力在总体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学习压力(T=-5.311,sig=.000)、恋爱压力(T=-5.154,sig=.000)、亲友变故压力(T=-1.477,sig=.020)这几个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和恋爱压力高于初中生,初中生对亲友变故压力高于高中生,其他因素均没有显著性差异。高中生的学习压力高于初中生是正常的,原因可能是高中生学习任务更重、课程更多,以高考为主要目标更加明确和紧迫。高中生的恋爱压力高于初中生,原因可能是高中生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大,生理趋向成熟,对异性渴求的欲望更加强烈,但又由于学习的压力,容易产生一种想探秘又害怕的两难境界;而初中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尚未成熟,同时受老师父母管教较严格,对恋爱问题还未涉足,所以产生无所谓的态度。而初中在亲友变故压力上高于高中生,原因可能是由于初中生刚刚离开家到学校独立生活或还在家中与父母一起生活,由于刚刚走向独立生活的道路,他们对家人或亲友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的,所以对亲友变故较为敏感,表现的压力更大;而高中生有年龄增大和独立生活时间相对较长,对亲友变故基本有了较为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认为这是自然规律所至,所以在压力表现上较轻。

4.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的年级差异调查分析。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生活压力是否存在年级差异,本研究以年级为自变量,以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总分和各个因素得分为因变量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初一(N=99)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0.84±6.223)、与家长交往(3.97±4.400)、恋爱(1.21±1.848)、与老师交往(4.78±4.883)、自我身心(4.81±4.508)、生活环境(2.23±2.702)、亲友变故(4.83±4.481)、总体(32.67±20.508);初二(N=92)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4.29±5.864)、与家长交往(3.97±3.772)、恋爱(0.87±1.672)、与老师交往(5.08±4.069)、自我身心(6.13±4.371)、生活环境(2.33±2.936)、亲友变故(4.16±3.786)、总体(36.83±18.399);初三(N=77)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3.66±5.268)、与家长交往(3.53±3.615)、恋爱(1.26±2.653)、与老师交往(4.57±3.466)、自我身心(5.70±4.237)、生活环境(2.48±3.046)、亲友变故3.79±3.435)、总体(35.00±19.917);高一(N=124)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6.36±4.880)、与家长交往(4.06±3.407)、恋爱(1.96±2.806)、与老师交往(4.73±3.583)、自我身心(5.74±3.905)、生活环境(2.19±2.517)、亲友变故(3.90±3.420)、总体(38.95±15.028);高二(N=114)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4.39±5.743)、与家长交往(3.37±3.345)、恋爱(2.12±3.103)、与老师交往(4.53±4.016)、自我身心(5.60±4.072)、生活环境(2.25±2.371)、亲友变故(3.38±3.130)、总体(35.62±17.248);高三(N=117)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5.07±5.247)、与家长交往(32.87±3.485)、恋爱(2.44±3.302)、与老师交往(4.45±3.973)、自我身心(5.71±3.842)、生活环境(2.05±2.491)、亲友变故(3.52±3.218)、总体(36.11±16.367)。学习压力(F=11.848,sig=.000)和恋爱压力(F=5.383,sig=.000)两个维度上存在差异性显著,其他维度差异不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1)初一学生比其他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都低,原因可能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中学校园,对中学的学习目的还没有明确及学习任务相对较轻等;(2)初二、初三、高二、高三学生学习压力低于高一,高三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不是最大的,而高一学生的学习压力是最大的。原因一可能是由于高一刚进入高中,面对高中陌生的环境,课程的增多、学习方法的差异和考试竞争加大等,使他们感到学习压力备增,所以他们的学习压力最大也是合理的;而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适应高中学习和生活,能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至于高三本应是学习压力最大的,但研究结果显示并不是这样。原因二可能是目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和就业形式多样化,高三学生对高考的认识大大改变,升不了大学可以进入高职院校和职业中专等,因此,对高考的压力相应也有所下降。原因三可能是由于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长期以来在朴实的老百姓心目中本想通过送孩子读书来改变命运,但由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较为困难,有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又找不到工作而回到村里,导致部分家长和农村高中生对高考的追求并不像以前那么强烈,所以这个研究结果也是合理的和可以解释的。(3)高中学生的恋爱压力普遍高于初中生,压力最大是高三学生,其次是高二、高一学生。原因可能是高中生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大,生理趋向成熟,对异性渴求的欲望更加强烈,但又由于学习和家长老师的限制,容易处于一种两难境界,导致压力增大;而初中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尚未成熟,同时受老师父母管教较严格,对恋爱问题还未涉足,所以产生无所谓的态度。

5.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的城乡差异调查分析。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生活压力是否存在城乡差异,本研究以城乡(城市、农村)为自变量,以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总分和各个因素得分为因变量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城市(N=188)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3.72±5.722)、与家长交往(4.11±3.961)、恋爱(1.79±2.774)、与老师交往(4.48±4.488)、自我身心(5.17±4.266)、生活环境(1.03±1.590)、亲友变故(3.55±3.933)、总体(33.86±17.681);农村(N=435)的各项得分为:学习(14.46±5.781)、与家长交往(14.46±5.781)、恋爱(1.68±2.715)、与老师交往(4.76±3.791)、自我身心(5.80±4.071)、生活环境(2.76±2.832)、亲友变故(4.06±3.438)、总体(36.94±17.785)。

农村中学生和城市中学生在总体压力(T=-1.984,sig=.048)、生活环境压力(T=-9.712,sig=.000)及与家长交往压力(T=2.210,sig=.027)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村中学生在总体压力、生活环境压力上高于城市中学生,在与家长交往压力上低于城市中学生。特别是在生活环境压力这个维度上农村中学生明显高于城市中学生,原因可能是由于民族地区的农村生活环境长期以来相对较为落后,生存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以及社会文化相对落后,从小到大都一直承受着改变生活环境的压力,所以他们对承受生活环境的压力更大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城市中学生目前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中学生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没有体验到农村的生活艰辛和环境的恶劣,所以对生活环境压力的敏感性就相对较低了。城市中学生在与家长交往压力高于农村中学生,原因可能是由于城市中学生目前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被家人视为宝贝,对父母及亲人的态度较为敏感和关注,与父母及亲人交往也较为密切,所以对与家长的交往更加积极;而农村中学生,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大多数不是独生子女,他们对父母及亲人的依赖性不是较强,甚至有大多数小孩从小开始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从小就开始学会自己自理生活和学习,他们对与父母及亲人的交往不那么敏感,所以这种压力对他们影响不大。

参考文献

[1] 江光荣,靳岳滨.中国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查表编制报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

[2] 狄敏.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问卷的初步编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3] 胡海燕.高中生生活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4] 唐毓首.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调查.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变故亲友身心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非法集资类案件中亲友认定问题探析
身心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