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明 皮飞鹏
【摘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高师教育实习评价,以学生的实习手册、教学设计、听课记录、实习日记、主题班会、教育调查、实习鉴定表、相片和视频等资料为依据,通过学生小组投票、教师推荐、学院材料审查、公示和教学技能大赛等环节,最终选出优秀实习生。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了亲身体验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机会。评价关注过程,促进学生发展,成为了教育实习的新内容。
【关键词】新课程 教育实习 评价
高等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师资的重要任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也给师范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对师范教育系列课程做相应的改革。教育实习是师范专业综合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教育实习中,师范生要运用已获得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中学直接从事教学工作,这是师范生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实际技能的主要途径,其成效直接决定了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同时,这也是检验师范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提供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教育实习的评价对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实习工作,主动提高实习效果可以发挥类似指挥棒的作用,因此,探讨有效的教育实习评价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实习评价的现状
历年的教育实习通常是一个指导教师负责一个实习小组(10名左右实习生),指导教师根据实习生的表现按比例评选优秀实习生。实践发现,这种评价方式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同时,由于不同实习小组之间没有横向比较,评选出的优秀实习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学生不够公平。为了避免学生情绪波动,教师多选择扩大优秀实习生的评选比例,使优秀者在学生和用人单位眼中的价值降低,也削弱了评价对实习生的激励效果和对低年级学生的引导作用。为了公平和准确地评价教育实习,有研究者制订了各种量化指标,但由于量化评价过程比较复杂,工作量较大,这就影响了方案的可操作性。教育实习过程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要将实习工作的每一项活动和实习生的表现与成效进行准确量化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且如果用冰冷的数字来描述生动活泼的实习生和实习活动也未必符合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构建一套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案。
二、新课程的理念和评价思想
新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课程评价也应该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对于实践性环节的评价,课程标准建议建立档案袋,鼓励评价主体由教师转变到学生个体、学生集体、教师等多个主体,评价内容也应更加全面,要客观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观念,注重形成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作用。教师要转变在学生学习评价中的裁判员角色,成为他们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以及学习评价的指导者、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学生要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以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现阶段的师范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一般还是传统教育,对新课程没有切身体会。因此,为了适应中学教育的新形势,师范生应该学习和实践新课程理念,以利于就业和职业发展。为此,我们在院物理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改革中,提出了一套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评价思想的评价方案,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适应新课程的教育实习评价方案
新的教育实习评价方案包括实习过程材料的收集、优秀实习生候选人推荐、材料公示(教育实习成果展)和师范技能大赛这几个环节,重点体现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使评价真正起到诊断、激励的作用,以促进实习生主动学习、锻炼和提高教学基本技能,学习和实践新课程的评价思想,为成为一名正式教师做好准备。
1.实习过程材料的收集。
在教育实习动员会上,指导教师就明确告诉实习生实习结束时必须提交的材料,把它作为评价的基本依据,从而既利于规范教育实习的进程,也利于材料的收集和教师的管理。事实上,这也是实习生学习、思考和提高的过程。要提交的材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习手册。这是学校统一下发的,包括实习计划、实习总结等。其中有些内容可通过附件提交。
(2)4篇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应该在上课的前一周做好,由带队教师和中学指导教师审阅通过,签名后才能上课。作为初学者,应该提交尽量详细的教案,设计好讲课的每一个步骤和细节,并明确描述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充分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做好准备。此外,还要有教学反思,对本节课进行讨论。通过教案,可以对实习生在教学方面的能力、态度、思想和进步的程度进行评价。
(3)10篇听课记录。实习生要听中学指导教师以及其他实习生的课,以获得教学设计的方法,并实现实习小组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听课时要进行简单的记录,课后要与授课教师和全体听课者进行讨论、交流,并整理出听课记录。听课记录除了教学的基本信息外,还要再现教学流程,清晰再现关键细节,以及课后的讨论与交流,等等。
(4)10篇实习日记。实习日记侧重于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描述实习期间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和自身的体会。日记所提供的鲜活事例是今后教学法课程的重要资料,可以为下一届实习生提供借鉴,也是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评价者通过日记,可以对实习的过程和实习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进行形成性评价。
(5)1次主题班会设计。格式类似于教学设计,要通过文字图片等清晰再现主题班会的流程和相关细节,这是评价班级管理能力的重要资料。
(6)1个学生的全面资料,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实习班主任要通过多种渠道观察、了解学生,与他们沟通交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除了记录学生的基本情况外,要注意通过记录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系列事件来描述其现状及变化。这样,通过资料的积累就可以缩短实习生和在职教师的差距。
(7)教育实习鉴定表。按学校要求填写并提交一式两份实习鉴定表,包括自我鉴定以及中学物理指导老师、原班主任和实习中学管理部门的评价意见。通常这部分评价的可信度不高,只有亲自与中学指导教师沟通才能了解真实情况。此外,带队教师的意见非常重要,是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
(8)15分钟课堂教学视频和5张实习生活照片。视频和照片能够将所有实习生进行较好的横向比较,进一步提高评价的公平性。
在师范生的成长过程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教育实习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和一个阶段。高中课程标准提出:“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因此,利用视频和照片还可以举办教育实习成果展览,供低年级的师范生参观、学习,以营造良好的学风,培养他们的师范意识,从而坚定其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也是教育实习评价的重要目的。
2.推荐优秀实习生候选人。
实习小组内投票是推荐优秀实习生候选人的重要依据之一。带队教师要对拟申请优秀的实习生所提交的实习过程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其中,只有材料齐全、格式美观、内容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实习生才能通过资格审查,成为优秀实习生候选人,约占总人数的40%。
3.材料展览与公示。
实习结束后,由优秀实习生候选人自愿报名出版实习成果展览墙报,或把视频制作成VCD以便于观摩。候选人的资料在会议室向学院全体教师和师范生展览和公示(也叫做教育实习成果展),要求所有师范生以班为单位进行参观,每班至少1小时。参观时,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由一名学生负责记录。实习生参观时主要是交流实习经验、分享实习体会,并了解不同组之间的实习情况,为评选优秀实习生做准备。低年级师范生参观的任务则是提前熟悉教育实习的形式、内容和过程,从而强化师范意识。
4.教学技能大赛。
为了使评价更贴近真实情况,要求候选人准备一节课,约用20分钟讲授前半部分,其中必须穿插演示实验。比赛分两个阶段,先分组预赛,每组约10位候选人,抽签决定分组名单。参赛选手同时也是评委,每人投4票,以产生较好的区分度。每组前3名晋级决赛,后4名或得票少于2票者获参赛奖,其它选手获三等奖。这种晋级和淘汰共存的比赛规则使每一位参赛选手都能全力以赴,卓有成效地调动了讲课的积极性,并推动了实习生整体教学技能的提高。决赛最直接的目的是评选校级优秀实习生。决赛现场进行全程录像,一方面避免对最终结果存在争议,另一方面也可积累教学技能训练示范资料。校级优秀实习生同时获得学院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其余决赛选手获得二等奖。同时,还可以为其他优秀实习生颁发教学技能单项奖。
四、评价方案的特色
1.鲜明的新课程特色。本方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吸收了新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在教育实习中创造性地实施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评价的内容更为全面,包括教学技能、实习过程、实习态度、专业思想等,既评价实习的结果(教学技能大赛),也评价实习的全过程(丰富的实习过程材料)。与传统的评价中评价主体永远是教师不同的是,新方案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包括实习生本人、实习小组,也包括全体指导教师。实践证明,新方案发挥了评价的诊断、激励作用,淡化了评价的甄别作用,且体现了评价的发展性。
2.实习生亲身经历新课程的评价过程,拓展了教育实习的内容。本方案提供了一次非常重要的机会,使实习生同时成为新课程评价的对象和主体,亲自经历了体现新课程评价思想的评价过程,积累了教育评价的经验。这样,他们从开始的不理解,到冷静思考后积极执行,从而对新课程评价的理念、方式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并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师生涯中和中学生们一起实施新课程的评价。
3.丰富了教学资源。本方案特别关注具体的事件及其背后的意义,在评价中积累了大量的鲜活案例,一批精彩的教学视频片断和许多动人的教学故事。在实习后的交流讨论中,这些资源被所有实习生共享,扩大了他们的视野,并成为了教学法课程的重要资源,进一步缩小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使教育理论真正为师范生所理解并自觉运用。
4.强化了低年级学生的师范意识。本方案改变了过去就事论事的评价方式,通过举办教育实习成果展和教学技能大赛,营造了浓厚的师范教育氛围,吸引低年级师范生参与到教育实习的评价中来,能使其尽早进入师范生的角色,对学风建设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五、实施与成效
笔者从2005年开始探索教育实习评价方式改革,2006年秋季在物理学专业2003级教育实习中开始试行,取得了初步成功。学生普遍认为这项改革包含的实习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制度和实习竞争机制,对于促进他们主动训练教学技能、提高教育实习成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当年教育部对广州大学进行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该年级多名学生被抽测教学技能,都获得了好成绩。随后,笔者根据试行中发现的问题和学生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于2007年秋季在2004级教育实习中实施,使过程更加规范有序,效果更好。特别是教育实习成果展和实习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热情感染了低年级的学生,促进了他们主动提高师范技能的积极性,低年级师范生已经自发组织行动起来进行试讲和讲课比赛,明显地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此外,全校性的教学技能大赛也从2008年开始举办,相信一定能推动师范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许高厚.教育实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3.
[4]周卫勇,李雁冰.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