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镜头记录的中国现实

2009-05-11 10:32吴海云
凤凰周刊 2009年29期
关键词:激流纪录片

吴海云

伴随着中国这一世界人口大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强势崛起,海外有关中国的纪录片开始层出不穷。这些新鲜出炉的拍摄中国的海外纪录片展现出鲜明的特色,具体表现为成本投资大、拍摄时间长、内容篇幅大——总的来说,很“大片”。

中国主题纪录片进入大片时代

如果说前些年,这一类作品往往是某个独立编导的个性之作,其特点在于从某个角度揭示某一面的中国,以期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那现在,有关中国的纪录片——至少是为人所熟知的那几部,多以气势磅礴的系列片的形式出现,雄心勃勃地想反映出当今中国的全貌。

美国公共电视台(PBS)在北京奥运会前所推出的《内视中国》(China from the inside)是这些“大片”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这部片子的拍摄时间长达5年,其四个系列片《权力和人民》、《农村妇女》、《大自然的变迁》、《自由和公正》涉及今日中国社会问题的方方面面,而它的片名——明明是西方作品,却自诩“内视”——也透露出编导者的自信和野心。在中国观众看来,该片在揭示中国社会问题的时候,力度和角度用得恰到好处。在最受好评的《权力和人民》一集中,编导将镜头对准各个阶层的中国人,让他们坦率地发表自己对权力、对民主、对中国今后道路的看法。无论是在中国与哈萨克边境线上巡逻的士兵,还是因贪污罪被捕入狱的前官员,都说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话;而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的一番话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在中国,数以亿计的工人和农民,都是可以被忽略的,他们甚至是被抢掠、被剥夺的对象。但是这都不成为问题,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把权势阶层拉到你这边来。”

无独有偶。与PBS的《内视中国》相对应的,是日本NHK出品的大型纪录片《激流中国》,两者同样在拍摄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同样以系列片的形式反映当代中国的方方面面,同样首播于北京奥运会之前。不同的是,《激流中国》的篇幅更大,集数更多,也得到了中国官方更多的配合;除此之外,日本与中国文化同根同源,因此该片在刻画中国所经历的现代化之痛时,有一种更为贴近的理解。当《内视中国》将关注点自然而然地放在女权问题、宗教信仰问题等西方世界的热门话题时,《激流中国》却会选择走进青岛的一家养老院,用平淡而写实的镜头,捕捉老人们无奈而认命的眼神,赚出无数中国观众的热泪。

相比之下,英国的BBC颇有些“剑走偏锋”的味道。由中英两国联合制作的大型纪录片《野生中国》(Wild China),将镜头对准的不是中国社会中的芸芸众生,而是纵横华夏的野生动物和自然奇景。它反映的,依然是“当代中国”,只是那个中国,让无数的中国人都觉得陌生。从漓江上用鸬鹚捕鱼的渔民,到在水稻田里养鲤鱼的农民;从鄂伦春族的养鹿人,到哈萨克鹰猎人……在精美得令人窒息的画面编排中,BBC也不忘展示它一贯的人文情怀,一方面着意突出一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文化氛围,另—方面也传达出对中国眼下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担忧。该片没有什么政治性和警示性,但就凭借其精美绝伦、内容独特,成为近年来中国主题的海外纪录片中最受推崇、最少争议的一部。

话说回来,在中国主题的纪录片中,除去上述这些“大片”,那些烙有编导鲜明个人风格的片子也没有完全破产。事实是,伴随着“中国”主题在国际纪录片界的不断升温,那些擅长拍摄中国的导演也声名鹊起,比如美国女导演秀·威廉姆斯(Sue Williams)。她在上世纪80年代就拍摄了《中国:革命的世纪》,这些年又陆续奉献出《前线:赤字中的中国》和《青春骚动的中国》。威廉姆斯的作品喜欢关注中国社会中的个体,试图以“以小见大”的方法呈现出当代中国的发展特点和具体生活,受到中国许多纪录片爱好者的追捧。

贫富差距拉大最受关注

有中国政府在拍摄上的支持,有大规模的投入和篇幅,眼下出现的这一拨“大片”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上世纪70年代出现在“文革”中的两部鸿篇巨制——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和伊文思的《愚公移山》。然而这只是似是而非。在今天的纪录片中,中国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形象——既不是安东尼奥尼刻画的那个怪异而沉闷的国度,也非伊文思所塑造的那个共产主义天堂。

今天海外纪录片中的中国,是一个层次丰富、价值多元的国家,这个国家容纳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背负着历史与文明的重担,又面临着层出不穷的现代化难题。这其中,展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尤其是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艰难、冲突和问题,是绝大多数的海外纪录片最乐于表达的东西。《内视中国》的主旨是揭开中国“太平盛世”的表象,检视这13亿人口的巨大国家机器在前进道路上的矛盾与冲突。而《激流中国》的开篇语就是:“试图从经济优先转向为真正大国的中国,如今种种矛盾,汇集成激流,汹涌而至。”

问题有很多,比如环境污染、政治自由、宗教信仰、妇女权益……这其中,许多纪录片将当今中国眼下面临的最大问题,界定为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些片子耐心刻画出中国大陆社会底层在经济发展下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强调中国在“和谐社会”的旗帜下隐藏的社会逆流。《激流中国》的开篇就是《中国大陆贫富差距的严酷现实——跨越亿万富豪、中产阶层、农民工的三种生活》,片中记录了两个普通的内蒙古打工家庭。一个家庭里,父亲为了给女儿筹学费,与两个儿子到天津打工;另一个家庭中,夫妇俩为了给右臂摔成粉碎性骨折的儿子筹医药费,同样来到天津打工。当他们在异乡打工赚辛苦钱的时候,他们年幼的孩子被寄放在内蒙古的寄宿小学。小学没有暖气,在零下20摄氏度的夜晚,孩子们挤在被窝里取暖,你一言我一语的,思念远方的父母。这样的故事,与片中早些时候表现的那些富豪们声色犬马的生活一对比,令人不胜唏嘘。

《激流中国》在日本上映时,中国政府对它做了详细的审查,认为片中有关中国贫富差距与新闻监管的内容“基调消极,观点负面,造成不良影响”,中国的外交部新闻司与中国驻日使馆为此向NHK提出正式交涉,得到对方将《激流中国》暂停播放的积极回应。然而这一事端,却反过来在中国国内炒红了这部片子。有网民将注有中文字幕的视频放到网站上,很快就掀起了观视的热潮,中国许多网站很快将“激流中国”设为敏感字条,但稍微聪明点的网民总有办法找到下载的种子,更不用说民间拥有者的私相传授。事实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科技共享的时代,任何官方都无法完全阻挡信息的民间传播。网络下载也好,盗版DVD也好,这些海外的影像资料总有办法走街串巷,进入每一个对之感兴趣的寻常百姓家。

新近出现的悲悯情怀

拍摄中国的海外编导们,不仅想要展现出中国社会的问题,还想要弄清问题的来源,甚至提出解决的办法。但是,当他们真的进入、思索那些问题的时候,却发现,那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

由加拿大导演珍妮弗·贝赤瓦尔(JenniferBalchwa)拍摄的《人造风景》是这两年在中国民间最受好评的海外纪录片之一。该片的开篇,是一个堪称经典的长镜头:镜头扫过一排又一排在加工产品的中国工人,他们的年龄大多在20岁上下,很多穿着黄色的工作服,工作环境并不算差,甚至堪称明亮干净。当镜头就这样扫过了十几、二十几排,观众开始觉得诧异,老天,还没完?——远远没完。长镜头不慌不忙地走下去,没有完结的意思,5分钟、10分钟,直到给出工厂车间的全貌——一个望不到边际的机械空间。答案也在此时给出,这个工厂在做的产品,是一种湖蓝色透明塑料外壳的电熨斗,在美国的沃尔玛超市里卖得极为便宜的电熨斗。从这个厦门的庞大工厂开始,整部纪录片都洋溢着对工业化痛苦的自省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导演对于中国的现状流露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甚至体现出一种西方人的自责。

这样的一种悲悯和自责,是一种颇为新鲜的情绪。比起他们骄傲的前辈,眼下这一批导演似乎更愿意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试图更冷静、更客观地表达中国因谋求发展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对这种“新意”最为不满的,不是别人,正是华人中的右派。美国华人中的右派就对PBS这两年中国主题的纪录片非常有意见,认为那些片子更愿意去理解,而不是去批判今天的中国。它们给美国民众塑造的是一个美化后的共产党形象,让观众觉得专制这码事其实有它自己的苦衷。

话说回来,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他们之所以爱看这些片子,是因为他们想了解真实的中国。真正的问题,也许不在于外国人到底怎么解读中国,而是中国人要通过这些外来影像,才能了解真实的家园。

编辑 晓波 美编 黄静

人造风景》导演珍妮弗·贝赤瓦尔(右)与她的摄影总监在中国的一处工地上。

猜你喜欢
激流纪录片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信不信由你
浅谈皮划艇激流训练的影响因素
某电厂高压调节阀引起振动大跳机原因分析及优化改进措施
壶口瀑布
逐激流
等待
画出激流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