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莹
1988年春天,在贯穿美国东部的德瓦拉河畔,当时中国最大的投资公司之一、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前身)陷入了第一次海外之旅的困境。
此前一年,这家曾被邓小平视为中国在对外开放进程中“一个窗口”的公司以1350万美元收购了拥有80年历史的老牌轧钢厂(Phoenix steel)。这是中国人首次以资本方式所进行的海外收购。正值高速发展的中信因此强化了对全球化的踌躇满志,它为这家美国工厂起了一个时髦的名字——中信美国钢铁(CitiSteel USA Inc.)。
但这并不能扭转收购之后,真正难题的困扰。当时,钢铁业在美国已是夕阳工业,而收购来的又是一个已亏损20年、两度破产、两次大股东换血、两次提出上市申请均被拒的濒临倒闭的工厂。据当时的收购者回忆,这个纯美国企业的主要产品是中厚钢板,只在美国国内销售,规模20万吨级。中信收购时已停产两年。这年春天,工厂里面已没有一个工人上班,三个留守人员像守着一堆废铁一样看护厂房。
来自东方的新主人很快就沮丧地发现,上千万美金远远不够,中信继续投资了整整2000万美元对旧工厂进行改造。更大的麻烦在于,很多原厂的老工人热切地回到工厂准备复工,却发现自己及工会已被新东家解雇。一些工人事后回忆道,当时约200名老工人中仅有20%被中信二次雇佣。这使得自称为“社会主义集团”同时拥有海外投资经验的中信陷入了一场典型的西方式的劳资纠纷。
中信的创始人,高大、习惯穿着考究西装的荣毅仁这一年已经71岁。尽管荣氏家族深度参与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演进,但成立于1979年的中信仍然缺乏应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工会的经验。在1980年代的中国社会,工会不需要具备与领导层抗衡的能力。而中信的初衷并无恶意,只是希望能通过缩减劳工成本在年底开始盈利。
但文化及商业观念冲突已迫在眉睫。
美国工会对中信的指控主要集中在裁减原厂员工,但中信对此熟视无睹。中信美国钢铁的新任总裁詹姆士·哈森(JamesHasson)不仅粗鲁拒绝了工会的要求,并公开声明在招聘时对于200名原厂工人和1200名新求职者一视同仁。哈森的强硬态度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有待商榷的,他公开表示新厂没有法律义务雇佣原厂工人,同时毫不避讳地在大小报纸上刊登招聘广告。
对此,美国劳资总署掂量着是否要对于中信的反工会行为做出正式诉讼,就在此时,美国工会已经派遣50名钢铁工人来到华盛顿的中国大使馆门前罢工游行,间接给中信施压。工会还给中国政府写了一封公开信。
在舆论压力下,中信最终做出了妥协,声明原厂工人在招聘中享有招聘优先权。但遗憾的是,这个最初的国际化经验也在历史尘埃中被遗忘。
后续:随着中国企业不断提升的国际化程度,美国钢铁企业的离层管理人士在1990年代后经常造访中国,他们的理由很充分:中国这个亚洲巨人正带动全球钢铁生产和销售市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随着中信业务的多元化,这家公司陷入新的困境。自2008年9月投资外汇衍生工具酿成巨亏以来,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荣毅仁之子荣智健就坐在了火山口上,对于这家“窗口公司”而言,类似丑闻令其母公司中信集团亦备受煎熬。今年4月8日,67岁的荣智健不得不永远告别他倾注半生心血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