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艳军
课堂练习及课堂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因此,数学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设计应做到有目的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笔者就方法和形式两方面对课堂练习及课堂作业的设计进行初步的探究。
课堂练习和课堂作业的设计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围绕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来设计题目,题目不宜过多,但要体现由易到难的思想,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顺着台阶上,最后融会贯通。对于不同的课型,练习和作业的设计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新授课一般安排2种练习。1)准备练习,为导入新知识做准备。这样的练习,题目应简单,尽量有趣,最好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应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促使知识顺利迁移;2)巩固练习,设计时可按照“基础题——简单变式——综合练习——提高与思考——课后小测”这个程序。题目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梯度,要注重基础,也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真正在课堂上落实好培优辅差。
练习课作为一节练习课,设计之前,教师应对教材分析透彻,应对学生在新授课之后掌握知识的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题目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应注意把练习的重点,放在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灵活运用上。
1)基础题:为更好地巩固和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可设计相应的一两个基础题。
2)变式题:一定的变式训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每次的变式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变式题可以是变换问题的表达形式,叙述方式,或者图形位置。
3)综合题: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设计两道综合性强的题目,不但可以达到培优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复习课教师首先要对各知识点在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复习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有深刻的理解。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同时还要注意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思维空间。
1)设计串线引中、纵向联系的练习题。通过一阶段的学习,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不再单一。设计联系题时,要注意把各知识点串联成线,分层次设计,使之形成系统,帮助学习更好地理解。
2)设计综合拓展、横向沟通的练习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各类知识加以综合,适当拓宽,使知识横向沟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灵活变通能力。
3)设计对比辨析、完善认知结构的练习题。知识点多了,学生也就容易混淆。所以,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将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和一些貌似而实异的题目组织在一起进行对比辨析,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时揭示解题规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排除知识间的干扰作用,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4)设计渗透智力、发展独创思维的练习题。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渗透智力因素的题目让学生练习,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独创思维。
课堂练习和课堂作业的设计形式
机械单调的计算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在选择题目时,可采取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如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说理题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辅助教学,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练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各种练习的独特作用,力求活而不难,易中求深,使各种练习相互协调,相互融会贯通,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无论是新授课、练习课,还是复习课,都要根据练习内容去确定练习形式。
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识,提高练习效率,一节课应该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安静地在课堂里完成作业。课堂作业与课堂练习不同,它是对一节课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围绕教学重点,针对学生容易漏缺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安排作业不要一刀切,要尊重个体差异,面向中差生,可为优秀生另外准备“超产题”。作业的设计不应把重点放在题目的量上,而应注重对知识的整合,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上。题目要少而精。课堂作业尽量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当堂批改,当堂评讲,力求课堂上解决问题。课后还可安排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例如让学生对某些群体做些社会实践调查,自己设计一些美丽的图形,写数学小论文或数学日记等等,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课堂练习与课堂作业的设计是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该把练习和作业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大安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