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也会引起尿石症

2009-05-07 05:48何家扬
家庭用药 2009年4期
关键词:磺胺溶解度结石

何家扬

说起尿石症,很多人认为是平时饮水不够的缘故。其实,引起尿石症的原因很多,与药物有关的约占1%~2%。一般都与大剂量、长时间应用药物有关。

已知的可引起尿路结石的药物主要有下列几种:

磺胺类药物主要有磺胺噻唑、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异唑等。这些药物在尿中的溶解度比较低,有的形成溶解度更低的乙酰化合物,有的本身就可以形成尿石。患者的尿中常常可以见到磺胺药物的晶体。对这种结石,一般只要在服用磺胺类药物时注意大量饮水,再加用一些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以提高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就可以避免形成以磺胺结晶为核心的结石了。

乙酰唑胺结构类似磺胺,是一种弱的利尿药,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它主要以原形由肾小管分泌排出体外。能影响尿在远曲小管内的酸化,可使尿中枸橼酸排泄显著减少,促使磷酸钙沉积于肾小管及肾盂内,导致组织钙化及磷酸钙结石形成。

维生素D一些中老年女性常常会听信广告的宣传,为防治骨质疏松而盲目补充大量的维生素D及钙剂,结果导致含钙结石的形成。不适当地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D,如小儿每日2万~5万单位,连服数周或数日,即可引起中毒。表现为血钙过高引起转移性钙化作用,肾、心、胰、子宫、骨膜等部位发生钙化,出现厌食、体重下降、精神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碱性药物在治疗溃疡病时,有时会大量饮用牛奶并服用碱性药物,可以引起乳碱综合征。这时尿钙增多、尿pH值升高,容易形成磷酸盐结石。

皮质类固醇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可引起高钙尿并形成结石。

增加草酸排泄的药物如维生素C、阿司匹林等。有人发现口服500毫克以上维生素C后,尿液中草酸含量明显增加,使生成草酸钙结石的危险性加大。故对有结石病史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避免过量摄入维生素C。某些需要长期并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的人(如慢性肝炎患者服用维生素C的剂量有时可高达0.3~0.5克,一日3次)应当经常注意自己尿液的情况。如发现尿中出现晶体沉淀,应立即减少服药剂量,并到医院检查。此外,没有必要为了预防某些疾病而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或过量摄入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

茚地那韦是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容易在尿中产生沉淀,故容易导致肾结石的形成。临床表现为肾绞痛。茚地那韦合并尿石症的发病率约为4%。由于它可透X线,故只能用B超进行诊断。目前尚无针对茚地那韦形成肾结石不良反应的特效预防方法,主要措施是在服药期间多饮水。与其类似的药物有奈非那韦。

其他药物如氨苯蝶啶、甘氨苯喹、吡醇羟乙酯等服用后也会引起结石形成。

一些患者得了尿石症却怎么也找不到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对药物引起尿石症不甚了解。因此,建议大家服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尤其是长期服用某一药物时,更应该关注其是否会造成尿石症。只要多留心,就有可能避免药物引起的尿石症。

(作者每周三下午,周四、六上午有特需门诊)

猜你喜欢
磺胺溶解度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尿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磁性石墨烯固相萃取—高分辨质谱法快速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
例析溶解度试题的解法
溶解度曲线的理解与应用例析
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及应用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高效液相色谱光化学在线衍生技术在11种磺胺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