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兵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扩大,时至今日,这一危机已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许多曾被推崇的国外监管制度、技术和产品创新都受到了质疑,其中也包括被作为防范金融风险利器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该准则是否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加剧因素以及是否应当对其进行修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计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允价值概念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和房屋贷款危机而引入的。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即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确定的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的成交价格。
新会计准则中对于金融产品的计量,基本属于公允价值第一级次的范畴。公允价值的第一级次,是指用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活跃市场报价来估计公允价值,并且不作任何调整。这一级次的估计被认为是可靠性最高,最为优先选择的公允价值取值。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最活跃市场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最活跃市场是指在该市场上,这种资产或者负债数量最大,交易最活跃。确定最活跃市场应考虑的因素包括:交易项目具备同质性、可在任何时候找到自愿买卖双方和公开价格。
金融危机带来的公允价值之争
金融危机导致股价暴跌,许多银行抱怨根据现行会计准则,需要将市场价格迅速下降的资产价格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导致与抵押有关的证券资产巨额减计,在某种程度上加剧或放大了金融危机。此外,目前受打压的价格反映不了这些资产的长期价值或真实价值。金融界、会计界开始了关于公允价值的争论,争论焦点是公允价值的运用、计量属性及影响。2008年12月30日,美国证监会在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后,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公允价值的报告,核心内容是支持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这也使得伴随金融危机产生的关于公允价值的争论暂告一个段落。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金融危机下的会计计量问题
笔者认为,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是扎实存在的,不论金融危机有多严重,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信息公允透明,正是维护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决定权利。公允价值计量诞生于美国证监会指出历史成本对防范金融风险无济于事的危难之际,这本身就说明,公允价值天生具备防范金融风险的性能。
但是在金融产品价值持续上升时,金融机构乐于看到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带来的益处;在金融产品价值下跌时,就转而抱怨和指责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美国财政部、联邦储备委员会和一些经济界人士指出,资产价值背离它们的真实市场价格将导致公司财务状况“健康”的人为假象,最终会导致储蓄和贷款市场的崩溃,并将像日本20世纪90年代一样出现长达十多年的经济衰退。
因此,关于公允价值的应用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在认定这一目标后,不要因为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挫折而轻易放弃。因为公允价值计量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过多年论证的科学方法,至于在计量方法的选择上可以考虑当时的具体环境,选择一种最能客观、公正、可靠反映资产或负债价格的方法,但公允价值计量这一目标不应改变。(作者单位: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员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