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怎样克服物理难学的障碍

2009-05-07 05:48李中华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铁丝受力定律

李中华

每年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开始新的学习后,就会发现一个新的困难摆在了面前,那就是高中物理很难学.笔者记得当年刚开始学习物理时,自以为挺用功,学了两个月结果一考试就考了三十多分,自尊心受到了极大地伤害.因此,学生们编了一个顺口溜:“物理难,化学烦,数学题做不完.”那么高一新生怎样才能克服物理难学的障碍呢?

参加工作后,教了几年的高中物理,发现很多学生学习了三年物理,高考时只考了几分,所以就一直在思考物理为什么难学这个问题,结果发现造成物理难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由物理知识本身的结构缺陷造成的.我们知道第一章传统上称为静力学,但其实质仍然属于牛顿运动定律两种应用的一种,即已知运动状态求受力.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接触到的习题大部分是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来确定物体受到的力.但是,学生往往死板地根据力的产生的条件来判断,所以往往判断错误.第二,就是学生受初中物理知识的影响,不能适应矢量的学习.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矢量,很多学生还是习惯用标量的计算方法来处理矢量,这是另一个物理难学的原因.第三,物理题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直白,物理条件往往隐藏在题中,需要学生去挖掘,像“刚刚、恰好”等词语一般都有特殊的含义.但是许多学生不能注意到这些.第四,是因为课本上的习题和课外的习题,在难度设置上跳跃性太大,学生不能适应.学生在做课本上的习题时,觉得很轻松,可是一做课外题就觉得一头雾水,无所适应.

鉴于以上四个原因,在高一教学时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障碍.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章的教学中,为使学生较好掌握定律中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应先将有关概念作为预备知识总结归纳,如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加速度概念及牛顿第一定律等,以扫除定律学习中的外围障碍,再进行定律的实验和理论讨论.在安排学生练习时要注意题型和难度的控制.先练习水平面上的问题,再逐渐深入到斜面问题;先分析物体受一个力的问题,再逐渐深入到物体受两个、三个力的问题;先研究单个物体问题,再逐渐深入分析连接体问题.

二、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好物理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提高实验效果.如在学习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时,拿一段直铁丝,同学们很容易回答出,铁丝的重心在这段铁丝的正中间;再把这段铁丝弯成一个圆环,用悬挂法测出圆环的重心在圆环的中心.通过这个实验使同学们很容易得出物体的重心位置与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结论.

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如在讲动量定理时,可先提出人从高处跳下来时为什么要蹲下来,而不是直立.通过分析可知,两种情况下动量的变化量是一定的,而缓慢蹲下来人与地面的作用时间长,地面对人的作用较小.

三、给学生适当讲解一些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的知识,明确物体做什么运动与受力的关系,即将第四章物体的平衡和第五章曲线运动的有关知识提前给学生讲解一些.使学生认识到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物体的受力,是判断物体受力的一个主要方法.

四、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在力学的学习中,画图是一项重要的技能,画出一幅正确的合乎实际的受力图对解题帮助很大,而一幅不认真的受力图可能把解题的人带到错误的方向上去.

一次,一个学生做错了一道题,就是因为画图时,把力的方向画错了,错误的认为力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其实是等边三角形.

总之,教师只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过度,保护好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物理难学的帽子终究会摘掉的.

猜你喜欢
铁丝受力定律
倒霉定律
两长两短
万有引力定律
铁丝原来有多长
“弹力”练习
熟练的侍者
耐人寻味的定律
“弹力”练习
食堂定律
两个物体受力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