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
【摘 要】文本解读的过程是教师为学生开辟登山的盘山道的过程,文本解读出现问题,会让学生的攀登增加难度,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蜻蜓点水或是走马观花等现象,课堂效率自然就低下。长此以往,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就只能停留在浅显的层次,阅读能力欠缺,继而导致语文素养的整体下降。一节语文课的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沟通和语言交流的广度、深度和效度,而这些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解读文本的深度。
【关键词】文本解读 误区 角色阅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指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题间对话的过程;二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过程。无论是阅读还是教学都是建立在以文本话题为内容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文本才是对话的核心,对话的依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积极的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开掘文本的意蕴,充分发挥文本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意义的探寻、理解与感悟,利用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领悟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实现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从中感受文本的语言,接受文本的浸润,进而掌握语言规律,习得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完善个性品质及提升审美情趣。然而,大量课堂实例说明现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教师在对文本解读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
其一是一成不变,标准解读。由于受自己所接受的知识限制,缺少新的知识的及时补充,长期坚守着一套封闭的(甚至是过时的、错误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提到周朴园,就是自私、冷酷;提到王熙凤,就是狠毒、刁滑、工于心计,……这样的结论,或许并不错。但问题在于有了这样的结论,就使学生的阅读过程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因为在这种已有结论的支配下,阅读就很难产生新的体验,形成新的认识。
其二是越俎代庖,机械解读。解读文本时教师忽略了学生才是解读文本的真正主体。教师唯恐学生不能全面深刻的理解文本,全权包办,不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与自由,把文章从语段到文句到字词,机械化、程式化地肢解讲给学生。倾力于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割裂了浑然天成的美文意境。以扩张“知识容器”的存储能量,使原本内涵丰厚、品位高雅的文本阅读教学沦为以复制知识为目的的流水型作业。看上去知识的传输也许全面了,而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却被严重的禁锢了。
其三是偏重时尚,浅易解读。随着“个性化阅读”、“多元化解读”等时髦话题的兴起,少说为宜已经成为不少教师解读文本的一种主张。有人认为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活动,读者是阅读的核心,是解读文本的权威,因而不少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时,不敢再“外加”一些东西,就文本而文本,忽略了作家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忽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与实际立意,忽略了文本思想原有的深度,浅尝辄止,如此的阅读,或许可以“个性化”、“多元化”,但却割断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联系,根本无法让读者与文本之间形成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更谈不上碰撞了,而文本本有的育人功能便被弱化、淡化了。
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教师对文本缺少深入的解读有着紧密的关联;而许多成功的阅读教学,都是以教师对文本深入、独到的解读为基础的。因此,有必要对语文教师备课中的文本解读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讨。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更好的解读文本呢?概括的说来,便是“三读”文本,以不同的阅读角色走进文本。这样才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对文本有更加深层次的把握,产生丰富全面的阅读体验。
一、以读者视角进行陌生阅读
陌生化本是西方文艺理论的一个概念,现在常常被借用来表达阅读的一种状态。通俗地说,陌生化阅读就是把阅读对象(哪怕是读过多次的文本)当作全新的文本对待,把曾经有过的体验和认识搁置起来,使阅读主体和阅读对象之间形成一种距离,用新鲜的阅读触觉感受文本。用纳兰性德的诗来说,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如果是新选入的文本,进行陌生化阅读还比较容易,但对于比较熟悉甚至是非常熟悉的文本,要进行陌生化阅读就比较困难。不管是哪一套教科书,都有许多文本是我们比较熟悉甚至是相当熟悉的。但熟悉文本未必利于教学,甚至就因为熟悉而没有办法突破以前的教学思路。而对于这些文本的理解,也常常定格于已有的阅读理解。这对阅读教学是非常不利的。陌生化阅读,要求我们尽可能以一种空白的心态面对文本,要求我们在阅读之前首先将自己的认识进行“格式化”。因此,面对文本,教师首先要能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陌生化感知文本,不要先看参考书或有关教学资料,而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接触文本,用心灵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平静地倾听文字的叙述,倾听作者的叙述,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之进行情感的交流与碰撞,捧起《一碗阳春面》,感受母子三人逆境里团结、互助、坚强的精神和老板夫妇无声的爱心;走近《老王》,去向那善良淳朴而又平凡的小人物致敬;漫步于《荷塘月色》,于月色下的荷塘边品味淡淡的喜悦与哀愁,……自主地领悟作品内涵与情感,形成自己的阅读感悟,全面深刻地把握文本,而不再依赖于空洞的教参。
二、以教师视角进行借鉴阅读
回归教师的角色,把文本当作教材,从组织课堂教学的角度再次研读文本,对文本作“地毯式”的细究与深读,达到“知根知底”的程度。再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目标来思考、解读,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创造性的建构知识体系、确立解读目标、探寻解读文本的方法途径、挖掘其育人效能。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借鉴教学参考资料,合理、有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比如《林黛玉进贾府》,我们一直都是抓住环境描写、人物出场描写引领学生解读教材节选部分的内容。但一位老师引导学生在细致阅读中发现“忙”和“笑”这两个反复出现的词,比较不同人的“忙”和“笑”的不同内涵和表现人物的不同作用,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解读的途径、解读的方式可谓别出心裁。《雷雨》是一部经典戏剧,也是中学教材的保留篇目。长期以来,很多老师用心探索了解读作品节选部分的不同途径和方式。除了抓住剧情、抓住矛盾冲突、抓住人物性格、抓住潜台词等通常的途径之外,有的老师从洋火、衬衣、照片、钱等道具入手进行解读,有的老师抓住人物台词中“我们”、“他们”、“我”、“你”等称代的变化进行解读,有的老师抓住侍萍对周朴园称呼的变化进行解读,途经各不相同,但都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然而这些都必须是建立在全面深入的把握、驾驭教材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到的。如果教师只是蜻蜓点水般地碰一下教材,就根本发现不了文本中隐含着的机要点、关键处,又怎么能这样高屋建瓴、游刃有余地驾驭文本、组织教学呢?除了对文本着眼点的变化,还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一位老师教学《季氏将伐颛臾》,让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在表示孔子和学生对话的每个“曰”字前面加上修饰语,巧妙地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三、以学生视角进行预想解读
教师解读文本的对象——学生——也是文本解读的最终主体,因为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所以教师必须顾及学生的解读能力、认知心理、学习习惯等因素,以学生的角色走进文本。这是一种预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研读过程。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解读,这样才能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可能存在的障碍、面临的难题,对之进行分析,理出解决的途径,以便在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有效的帮助,使他们更好地从中获得感悟、陶冶性情、提升素养,从而更好的为学生解读文本导航。比如解读老舍的《想北平》,学生怎样才能感悟文中浓浓的乡土气息以及作品特有的抒情方式?怎样才能理解文章开头“我真爱北平”、结尾“真想念北平呀”、以及文章以“爱母亲”来写“爱北平”的真挚感情的深层含义?这些绝对不是教师直接把教参上的内容告诉学生所能解决的,而必须是在了解了学生知识结构、解读能力等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导后水到渠成的。如果不从学生的角度来读文本,又怎么能贴近学生的阅读过程和体验进行解读导航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上好一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语文课堂上我们希望能让学生在解读文本中学会解读,在欣赏作品中学会欣赏,在情感体悟中陶冶情操,这一切的一切如果离开了老师对文本的深入研读,都将是一句空话。所以研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是语文教师一生都必须修炼不止的看家功夫。我们需要认真地将其进行到底,才能当好学生遨游文学殿堂的的“导游”。
★作者简介:王艳,江苏省连云港开发区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