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学应该通过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培养、学生的自由作文、合作作文以及教师宽容的评价和及时的反馈,接轨学生写作的积极心理体验,克服学生写作的惰性心理,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 心理体验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现象:学生写的日记或随笔,要比我们的命题作文好。两种不同状态下的写作,出现了优劣悬殊的习作,令人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出了问题
作文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写话”,即“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照理说作文是件不难的事。但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都处于一种低效的状态,有调查显示:有60%的学生怕写作文,而普通中学怕写作文的学生竟高达85%以上。
当前我们作文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怎么写”作文,而对“写什么”顾及较少。刘芳扬先生说过:写作教学似乎要解决的是“如何写”,但对高中生来说,“写什么”是“如何写”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写”的每一过程,无不是“写什么”的具体体现,从“写什么”去解决“如何写”才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在实际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学生写在日记或随笔上的作文总要比交给老师的命题作文写得好,写得活。究其原因是学生有实在的内容可写,有感受、有感情,在自由状态下的写作,更符合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二、对学生的写作心理特征了解不深
作文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技能。作文能力是在作文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固的心理特征。心理体验的积极与否,往往决定着作文活动的成败。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心理是非常活跃、复杂的,在进行作文教学时绝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体验。在中学阶段,学生在写作心理上的特点表现为积极心理和惰性心理之间的矛盾。这样,让我们的作文教学和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接轨,就显得尤其重要。具体而言,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渴求表达。“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说我心”,这体现了学生作文心理的最基本的需求,那就是表达。这也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的前提条件。“独上高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也许高中学生未见得有成人的那许多愁,但处于过渡阶段的他们有自己的忧和喜,有他们自己的体验和困惑,他们为赋新词的愿望是那么强烈,甚至很多时候是不吐不快。
2.渴求自由写作。长期以来命题作文以及附加的种种规定,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自由。心理异常活跃的中学生,渴求作文上的自由,渴求无羁无绊、标新立异的表达。当这种自由的心理体验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便会对作文课和作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作文的热情之火、表达的渴求就会逐渐熄灭。创新和创造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高级的精神需要,它与生俱来,但也相当脆弱,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少让学生体会到创新和创作的乐趣。
3.渴求作文成就感的体验。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学生当然希望从自己的写作活动中获得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的获得,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评价,包括评语和分数。因此老师在作文评价时,应该多一份宽容。要认同学生的每一次认真的写作,都是一次精神创作活动,从本质上说,他们跟那些大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没有区别,一样应该得到我们应有的尊重和公正评价。
4.渴求自己的读者。现代文艺理论认为,一部没有读者的作品,是一部还没有完成的作品,是一部没有生命的作品。学生的每一次作文都是作品,他需要读者,也渴求读者,并且渴求读者的及时反馈。对于学生的作文而言,它的读者有老师和他的同学,但最主要最权威的读者当然是老师。而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少把学生这个潜在读者群调动起来,使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成了“没有生命的作品”。
三、如何让作文教学与学生积极心理体验接轨
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有许多老师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和尝试。比如南京师大附中的王栋生老师尝试着进行“自由状态下的写作”的作文教学;湖南的李真微老师则提出了“感悟作文”说。这些尝试和努力都提出了作文教学应该与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接轨的命题,那么究竟该如何接轨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重视培养、引导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通向成功的敲门砖。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是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课外写作、日常写作、生活写作的习惯,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克服“为文而文”的倾向。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源泉充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要写出好文章就应贴近生活、体会生活,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只有对大自然有真切的感知,对社会有理性而深刻的体验,才能积累写作素材,触发灵感,提高写作的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者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外活动如组织郊游、进行社会调查、开展故事会、辩论会、演讲赛等,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让他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激发他们的写作情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使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写作素材。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都会有较强的写作欲望和较高的写作兴趣。
2.实行开放式作文教学,展示学生个性,切合学生作文自由心理
实行开放式的作文教学,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自由写作的心理,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并完善自我的自由世界,并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和谐、创新的写作环境,让学生的写作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说我心”。
具体来说,就是要开放取材的渠道,拓宽认识的视野;开放作文的命题,拓展写作的空间,张扬学生的个性;开放写作的时间,给学生留下感悟的余地。比如,我们可以用“随笔”模式代替“作文”训练模式,即使是“命题”(参考题目),也应该“钻到学生心里命题”,把准当代中学生的思想脉搏,捕捉他们的喜怒哀乐,让他们产生不吐不快的感觉,或者干脆采取题目征集、师生共创的方式。如在进行高中第二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个性”的作文训练时,我们从学生那里征集以下题目:《我班的新新人类》、《“118”(高一18班)生活变奏曲》、《BadBoys》、《同桌的她》、《新三国演义》等。面对这些学生自己有感而发的题目,大家写作思维非常活跃。而从写作效果来看,真可以说是佳作迭出,精彩纷呈。
3.开展合作作文教学
合作作文教学,既是合作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写作心理的需要。合作作文,既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合作。一方面,学生渴望拥有读者,渴望获得一种成就感,渴望自己的计划构思得到赏识,同时,一个人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限的,通过合作,可以互相启发和激发,使学生可以不断地获得写作的灵感,从而进一步完善他们的写作质量。例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口头表达训练的方式,即每人用一句话叙说一个故事;作文立意大家谈,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后,同学间共同讨论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集思广益;还可以开展师生间的“同台竞技”,教师的下水作文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再有组织学生互改作文,修改别人的作文后,要说说有哪些优点值得你学习,还要说出有哪些不足,如果是你来写的话,你将怎么写。为了让每个学生拥有更多的“读者”,还可以在班级里每两周开展一次“读(作)文”活动,将优秀的习作投寄到相关的报刊杂志进行发表。学生(师生)之间的这种合作,这种构思对话,以及“成品”后的互相阅读,实质上就是实现和满足了学生作文心理的自由、成就感和反馈需求。
4.宽容评价,及时反馈
“宽容”不仅是语文老师的一种胸襟和心态,更是一种教育观念。作文教学的宽容,它理应包括评价的宽容。因此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和个人好恶作为评价学生作文的尺度。对我们教师来说,首先要多肯定学生,尊重他们的创造,多发现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有的老师在作文批阅中老是抓住遣词造句、构思立意不放,那样必定会大大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我看来,只要学生爱写、多写之后,遣词造句、构思立意等问题自然都可以得到解决。一个人只要会说话,照理是不用怕他不会“写话”的。其次,评语既要切中肯綮,力求新颖、热情,又要有的放矢。评语可以夸张、可以拔高、可以幽默、可以“商量”、可以抒情、可以“英雄所见略同”,但就是不能冷冰冰地、面目不清地来一句“语句尚通,立意歉佳”。另外,老师的反馈要及时。学生的每一次作文都是一次创作,他们交上作文,就像寄出一封信,充满期待,作为他们最重要的读者,老师的及时反馈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让作文教学和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接轨,不仅是写作规律和学生写作心理的需要,更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需要,它将有效地克服学生写作的恐惧心理,并有望在根本上扭转我们目前作文教学低效的局面。
★作者简介:刘党桦,江苏省淮安市复兴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