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变化与明清晋商的兴衰

2009-04-29 08:53张志文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机制晋商

张志文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明清晋商的兴衰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文化环境等外部环境相关。但是,从内部创新机制考察,创新动力与创新能力的变化是引起晋商兴衰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晋商的创新能力的变化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晋商的成功关键在于其创新精神,进行了包括区域文化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经营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改革创新实践,而其衰败也能从内部创新机制的停滞找到根源。

关键词:晋商 创新机制 兴衰

明清时代的晋商,以诚信为经营之本,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雄踞中国十大商帮之首,以雄财善贾而饮誉海内外。不可否认,明清晋商的兴衰与当时特定的政治军事背景、地理位置、文化环境等外部环境相关。但是,综合分析引起晋商的兴衰因素后可以发现,晋商的内部创新动力与创新能力的变化是引起晋商兴衰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晋商成功的关键在于富于创新精神,进行了包括区域文化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经营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改革创新实践,而其衰败也能从内部创新机制的停滞找到根源。

晋商对区域文化的创新

文化是反映了人类对于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全部认识,并通过人类的道德、价值、知识、信仰、风格、习惯、才能等多方面表现出来。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山西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文化名人辈出,但明清以后山西文化名人屈指可数,彪炳史册的反而是被传统文化认居于“末等”的商人。可以说,这与山西自明清以来形成的独特区域文化是分不开的。

(一)“学而优则商”的价值观念

创新的前提是解放思想,必须打破旧有的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创造另一种能为集体所接收的共同价值标准。价值观居于文化的核心。按照中国封建传统观念,“士、农、工、商”四业之中“商”居于末等。然而,山西人却能摆脱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肯定工商的重要性,把商与士、农、工同等看待,同样敬重,甚至提出“学而优则商”“以学保商”等观点,形成浓厚的重商文化。能够选择最优秀的青年才俊从事商业,不能不说是晋商价值观念的一个创新。

(二)“以义至利,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

任何管理活动都要有一个根本原则,围绕一个根本的核心思想来进行。这个核心思想就是经营理念。经营理念的不同直接导致经营效果迥异。自古以来商家无不惟利是图,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然而,晋商却成功地把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原则与社会生产经营观念上升为保证经济运行的商业规范。无论是经营商号还是钱庄、票号,都历来看重“财自道生,利缘义取”,讲道义,重诚信,把“诚信”和“道义”作为经商的道德规范,是晋商在经营理念上的一大历史性贡献。

(三)“以人为本,合作竞争”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以人为本,合作竞争”是晋商企业文化的核心。以人为本不仅体现在经营中顾客至上,也体现在企业本身对员工的重视上。如,为了多做买卖,旅蒙晋商精心研究蒙古人的生活习惯,尽力迎合消费者心理。蒙民不长于算账,他们就把衣料和绸缎裁成不同尺寸的蒙古袍料,任蒙人选购。蒙医治病习惯用72味、48味、36味、24味4种药包,大盛魁就将中药按此分包,药包上用蒙、汉、藏三种文字注明药名和效用。甚至每年冬至以后用白面和羊肉加工大量饺子,经过自然冷冻,运往蒙古包销售。建立在“学徒制”和“顶身股制”的“终身雇佣”式的组织管理制度,既注重了对人才经营,又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无论在商品经营,还是企业员工管理上都把儒家思想中“仁”理念贯穿始终。

晋商注重建立在“相与”关系基础上的商帮合作竞争。由兄弟、父子、朋友、乡邻等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相与”方式,组合成一个有分有合、互通有无、结队成帮的“联号”、“总号”和分散在全国各地“分号”的集团势力,构成一种左右逢源、呼应灵活的商业大气候。注重同业往来中既保持平等竞争,又保持相互支持和关照。

(四)“积极开拓,敢于冒险”的创新精神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企业家精神”的要义是:“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精明理智和敏捷、事业心”。摩根•威策尔在《管理的历史》一书中将“企业家精神”形容为“一种稀缺商品”。 他说 :“……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是冒险、动力和智慧的结合。”从晋商的成长史看,“积极开拓、敢于冒险”的创新精神,始终是晋商成功的关键要素。无论是抓住明政府“开中制”的机遇而崛起,北上蒙古、俄罗斯,东渡日本开拓新的商品市场;还是创立票号、开中国现代金融业之先河;还是各种具有现代企业性质雏形的经营制度与组织创新,都无不体现了晋商的创新与冒险精神。

晋商对管理制度的创新

制度创新是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制度创新较技术创新带给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更长远。晋商之所以能够在十大商帮中脱颖而出,其繁盛历经明清两代,持续数百年之久,与其在管理制度上进行的一系列系统、全面、深刻的探索创新是密不可分的。

(一)创新资本运营制度,因时应变的早期资本合作制度

任何一种制度的产生和变迁,都是由于市场的扩大和技术变化,形成制度需求而发生的。明中叶以后,晋商针对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和市场规模扩大而对制度的需求不断加大的情况,大胆创新,适时推出了贷金制、朋合制和伙计制,从而为股份制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由合伙制到股份制,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二)创新产权制度,最早运用“股份制”

晋商的股份制已经具备了现代企业股份制的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是股权多元化,大的商号一般都会有多个股东参股。第二是控股管理,商号有一个相对控股的大股东,即大东家。企业重大决策由大股东做出,其他小股东只分红,不参与决策。第三是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大股东是所有者,其实只决定两件事,一是选大掌柜,就是总经理,然后由大掌柜组成自己的经营班子;二是参加和决定分红。这种建立在完全信任机制上的股份制,在交通和通讯设施十分落后、经营信息严重不对称、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的背景下,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管理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其它约束制度来防范经理人的道德风险,比如类似于现在的企业年金的“顶身股”制,将经理人对企业的忠诚、企业的长远发展与经理人经营业绩的好坏紧密相连,通过使用“本地人战略”以“家族的信誉成本”来约束经理人的道德风险。

(三)创新经营制度,实行严格的“东掌制”

明清晋商实行严格的“东掌制”经营管理方式,有着明确的权责机制。财东是资产的所有者,对商号盈亏负无限责任。掌柜是商号的经营者,对商号经营负全责,平时在外代表商号的是掌柜而非东家。根据双方委托代理合同,财东不干涉商号日常事务和经理的业务决策,但财东有询察商号经营状况的监督权力,年底时静候经理年终报告。每到例定账期,财东通过办理决算,处置红利,把握票号全局发展和资本的宏观运用。东掌制给予了经理人最大的经营自主权,使得其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迅速做出决策。

(四)创新激励制度,首创员工“顶身股”分红制度

“顶身股”由晋商首创,明末清初已广为流行。在这一制度下,掌柜(经理人)及伙计(员工)依其智力或体力分别顶大小不等的“身股”。身股并不实缴股金,也不承担亏损责任,却能同“银股”(财东以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的形式投入商号的资本)一起参加会计年度企业利润的分红。尽管顶身股制与股票期权计划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运行机制不同,但二者却具有相似的激励与约束效能。顶身股制是现代企业股份合作制的雏形,是劳动者的劳动和资本家的资本联合创富、公平享利的一种形式。

(五)创新人才选拔制度,采用“用本地人战略”

晋商在人才选拔制度上采取“用本地人战略”,用“家族信誉成本”约束经营者的“经营道德风险”,把“用本地人战略”与 “选贤任能”结合起来。同时在选取经营者时实行“用乡不用亲”战略,以地域选才取代传统的以血缘取才。这样既能在沟通信息成本巨大的背景下使经营风险降低,又能保证企业经营的独立与优秀人才的获取。

(六)创新人才培训制度,实行严格的“学徒制”

晋商选用人才十分谨慎,对选拔对象、选拔过程控制的十分严格,录用后又投入巨资对新进员工进行培养,不仅在业务技术上进行严格培训,更注重员工在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驰名中外的旅蒙商——大盛魁,在外蒙古科布多就设有本企业的训练机构,对从晋中招来的15—16岁的青年男子进行专业知识训练。同时号规严格,违反号规不仅本人将被开除而且将永不叙用。通过严格的人才选拔,因材施教,量才使用,保证了商号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竞争力。

晋商对经营技术的创新

(一)经营业务、产品上的创新

晋商创新了经营行业,并结合时代需要开创了印子钱、账局、票号三个全新的金融行业。其中印子钱类似于现在的小额信贷,帐局是对商户、官员进行存贷业务的金融机构,票号又进一步改变了帐局只进行存贷款业务的局限,把存、放、汇业务放在一起,完善了银行业的三大业务。存放款业务在当时旧式金融机构很普遍,而把存放汇三大业务结合起来进行形成存汇和放汇两种业务形式的,为山西票号所独有。实现了中国商品流通由现运方式向汇兑方式的转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外,晋商垄断了几乎从平民日常借贷、官员上任费用、工商业资本借贷、远程汇兑等金融领域的大小业务。开展了初具现代意义的期货买卖、连锁经营、金融汇兑业务。经营业务、经营产品的创新增强了晋商在同业竞争中的优势。

(二)金融工具的创新

在现代金融发展史上晋商曾经做出许多开拓型的创新、探索了许多在当时比较先进的金融工具,有效的防范了金融风险,提高了经营效率。在清初,晋商把国内流传已久的“飞钱”创新出多种适合票号运作的票据形式,比如“会票”、“凭帖”、“兑帖”、“上帖”、“壶瓶帖”、“上票”、“期帖”等。在银票保密方面发明了秘压制、水印子、笔迹防假、纸张专用等技术。在票据和保密上的创新,使得山西票号一纸风行,款项便可达数万里之遥,安全便捷、成本低廉,山西票号遂成为中国传统金融机构中最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绝少发生因为票据技术问题而使款项被诈骗的事情。

(三)会计工具的创新

晋商称雄商界五百多年,在记账核算与财务管理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创新。一是用“龙门账”进行财务稽核、促进了单式记账向复试记账发展,明确了会计的基本职能;二是创立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制度、人身股与资本股平等分享投资红利,使晋商在集聚人力资本、人才资本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三是创设记账货币单位,票号的“本平制度”不仅促进了全国汇兑业务及存放款业务的展开,同时也为票号在承担汇兑存放款业务过程中获得“余平”提供了条件;四是创新票据流通及其转让制度;五是创造银行密押制度;六是创新财务管理制度,设立资本金管理制度,建立风险基金,用“逆汇”办法平衡现银;七是创新记账核算符号等等。晋商对近代中国的金融、会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的停滞导致晋商的衰败

晋商的衰败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国势的衰微、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和掠夺、官府的压榨等是导致晋商衰败的主要社会原因。然而,清朝末期的晋商因循守旧、不敢冒险、缺乏创新,创新机制的停滞是导致其丧失崛起良机乃至一蹶不振的直接内部原因。

(一)晋商的封建性阻碍了晋商的创新能力

明清晋商勇于开拓、积极创新,缔造了商界的奇迹。然而到了清末,一些晋商在经商致富之后,丧失了先辈的创业精神、创富精神、创新精神。受“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将在其全盛时期获得的大量商业利润用于营造华美的庭园宅院和购置良田。“日渐奢糜、比奢斗富”的没落风气,“东掌制”全权委托经理管理,使得股东后人成为“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直接影响了晋商的创新能力。可以说晋商后人创新能力、创新动力的缺失,加之晋商奉行“家天下”的儒家思想,不能顺应时世之变,把商号改组成现代意义的有限公司,选贤任能经营企业,导致了晋商在发展后期竞争能力的下降。

(二) “思想僵化,墨守陈规”削弱了晋商的创新动力

晋商后期“思想保守、不思进取”削弱了创新动力,直接导致其坐失良机。近代西方经济势力入侵中国后,科技含量高的相关产业随之涌入国门。这些先进的工具、设备未能引起晋商高层决策者的重视。对近代科技知识的学习和了解缺乏自觉和主动,思想僵化,墨守陈规,视前辈留下的规矩为“法宝”。丧失了用现代科技增强自己竞争力的时机。清末晋商票号有四次组建现代银行的机遇,然而由于高层决策者的守成求稳思想,均被错过。晋商商号实行掌柜全权经营的委托代理机制,使得企业改革方向受掌柜利益左右,不能顺应资本的发展需要。

(三)“守成求稳”的地域文化导致晋商创新精神不足

面对跌宕起伏的纷乱时局,晋商发展末期深受儒家文化传统影响,刻守“廉商诚贾、以义制利”的晋商文化,追求“守成求稳、知足长乐”甚至“小富即安”。缺乏竞争的文化,创新的氛围与独立的商业人格,导致晋商创新精神不足,不能开拓新的活动区域和经营项目。相形之下,在晋商抱残守缺的时候,宁波商帮顺应时代潮流,在发达的钱庄业和银行业的鼎力相助下,商业、金融业、工业、航运业紧密结合,相互为用,经济实力空前强盛,商界地位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张正明.晋商兴衰史[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3.梁四宝.试析早期晋商资本运营中的制度创新[J].生产力研究,2000

猜你喜欢
创新机制晋商
晋商票号的防伪密码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河北新发地的新生代晋商故事
荣欣堂:传承晋商饮食文化
传承晋商精神 再创时代品牌
晋商自主品牌|晋善晋美酒业
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创新机制研究
构建高校党管人才创新机制
我国信访制度缺陷与创新机制研究
社区党建教育平台如何搭建